> 要聞

創新案例370個 自貿區讓陜西經濟更加開放

——寫在陜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三週年之際

■ 3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基本完成了國家賦予的165項試點任務;目前累計形成創新案例370個,其中16項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或得到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通報表揚。

■ 截至2019年年底,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57853家,其中新增企業38588家(含外資企業491家),新增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717家。

■ 陜西自貿試驗區將大力發展電子資訊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高端製造産業、醫藥健康産業、現代農業産業、臨港産業、臨空産業、文化旅遊産業、會展業九大産業,加快産業聚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春天來了,三秦大地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企業加快復工復産,生産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在這個不一樣的春天,陜西自貿試驗區迎來了3周歲生日。

從內陸改革開放試驗田到西部乃至全國吸引外資的熱土,從古絲綢之路起點到向西開放新高地,從市場活力不足到全球資源配置重要支點……3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憑藉獨特的區位和産業優勢,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積極探索差異化改革,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引領陜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和高品質發展。

圖為首趟中歐班列沃爾沃汽車整車進口專列抵達西安新築車站。 資料照片

“陜西經驗”不斷推陳出新

西安市企業環保聯合會會長馬宏周的目標是通過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讓更多環保企業落地西安,形成産業聚集效應。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自貿試驗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落戶,馬宏周愈發堅定了在此發展的信心。

“在這裡註冊企業太方便了。”馬宏周説,“從核名到註冊不超過兩天,還給我們免費刻製了銅章。”一系列暖心高效的服務讓馬宏周印象深刻:工作人員熱情細心,企業有不明白的問題手把手地教;服務效率高,許多事情一個電話就能得到解決;企業辦事不出樓,自有“樓小二”幫你辦妥……

“辦事有人管,有問題能解決。這種保姆式服務在西安國際港務區不是口號,而是切切實實落實在行動上。”馬宏周説。

從精心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設立“24小時自助信包箱”服務點,到推出全省首個政務服務“樓小二”服務點,企業足不出樓即可辦理60%的高頻政務事項,再到在全國首創“全城通港”政務服務新模式,西安國際港務區不斷升級“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將政務服務由傳統的5×8小時延伸至7×24小時,實現政務辦理7×24小時隨時辦和全程審批不見面。

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3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不僅基本完成了國家賦予的165項試點任務,還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目前已累計形成創新案例370個,其中“全城通港”政務服務新模式等16項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或得到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通報表揚,5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

3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不斷拓展“制度創新”外延,涌現出多領域創新成果。除涉及政府職能轉變領域、投資管理領域、貿易便利化領域、金融領域等常規性改革創新領域外,陜西自貿試驗區注重結合自身稟賦與優勢,積極探索在現代農業與人文交流、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差異化制度創新,不斷推動自貿試驗區改革向深向實發展。

打造陜西營商環境“標桿”

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是國家賦予陜西自貿試驗區的主要任務。3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以“放管服”改革為重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通過制度創新成果與綜合平臺機制提升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特別是通過不斷出臺投資貿易便利化舉措,大力吸引外資企業,有力推動“三個經濟”發展。

3月7日,位於西安高新功能區的施耐德電氣設備工程(西安)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已恢復往日的繁忙,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正忙著裝配各種型號的低壓配電設備。這裡是知名跨國企業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最大的工廠,其生産的低壓配電設備年銷量在施耐德電氣全球排名第一。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陜西投資的幾年間,西安分公司的産品種類和業務增長迅猛,連續4年年銷售收入增幅在20%以上,這與西安市和陜西省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和産業發展政策密不可分。“公司在經營和運轉中有任何問題都可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且得到及時反饋。”該負責人説。

3年來,陜西將229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託)自貿試驗區辦理;100項“證照分離”改革任務在自貿試驗區全面落實;企業登記註冊實現“一口受理、並聯審批”“多證合一、多項聯辦”和全程電子化,在全國率先推出微信辦照……

為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19年12月1日,陜西在自貿試驗區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對中央層面設定的523項、本省設定的1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4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

3年來,隨著陜西自貿試驗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全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截至2019年年底,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57853家,其中新增企業38588家(含外資企業491家),新增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717家。今年前兩月,陜西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2.11億美元,佔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14%。

九大産業蓄力高品質發展

2月22日,在西安高新區舉辦的西安市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系列項目網路簽約儀式上,共有30個生物醫藥産業項目簽約,總投資286億元,涉及中成藥、化學藥、生物藥、醫療器械、康養旅遊、金融等多個領域。同日,西安高新區發佈《西安市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發展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將大力提速生物醫藥産業發展。

作為西安高新區重點發展的産業之一,目前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成效顯著,已形成以創新研發、醫藥製造、醫療服務業、醫藥流通為主的區域産業鏈格局。在此基礎上,西安高新區將通過實施系列重點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

3年來,在陜西自貿試驗區近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圍繞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高端産業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內陸轉机樞紐港、開放型金融産業創新高地,以及“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三大片區、九個功能區紛紛立足自身優勢,推動産業多元化發展。

西安高新功能區以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為龍頭,形成電子資訊産業、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西安經開功能區以出口加工區、中歐合作産業園等專業園區為載體,打造先進製造業、跨境貿易、新金融等産業集群。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依託“西安港”,建設中歐班列長安號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形成了以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面向“一帶一路”為特色的産業鏈集群。在現代農業領域,楊淩示範區片區的“一帶一路”跨國農業産能合作新模式、職業農民培訓新模式、農産品品質安全保障新機制等制度創新模式,有效助力我國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發展。

陜西省商務廳廳長、省自貿辦主任趙潤民表示,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將繼續堅持各片區錯位發展,大力發展電子資訊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高端製造産業、醫藥健康産業、現代農業産業、臨港産業、臨空産業、文化旅遊産業、會展業九大産業,加快産業聚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3周歲的陜西自貿試驗區將繼續秉承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和定位,不斷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和政策疊加優勢,盤活核心發展要素,帶動區域平衡協調發展,以“三個經濟”引領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更高更深發展。(記者 崔春華)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創新案例370個 自貿區讓陜西經濟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