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治水 西安曲江新區打造生態“幸福河湖”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與氣候變化),我國紀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
作為西安唯一一個以“江”為名的地方,“曲江”二字凸顯了水系與這裡的淵源,而千年後的曲江新區也不負眾望,在親水、治水、理水的道路上銳意進取、奮勇爭先,積極尋求生態治水模式,打造美麗西安新樣本。
近年來,曲江新區深入貫徹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治水理念,打造“城市河湖型”功能定位,把保護水生態、創建水景觀、普及水文化全面融合,有機統一。同時,結合“全域旅遊”“文旅結合”發展機遇,深化水污染防治、水環境優化及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建設良性迴圈的水生態環境體系,使區域內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富有歷史厚重的護城河水景,貼近自然的渼陂湖水系……曲江新區水生態用一個“美”字征服了西安人的眼睛。今年,曲江新區水生態修復治理將以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為抓手,按照“治用保引管”思路,系統開展護城河水系提升和渼陂湖水生態修復工作。
西安護城河
清水繞城流,碧波映城垣
西安護城河積極探索水質提升與節水節能相結合的水生態修復治理機制。安裝涌浪式曝氣機、增加河面曝氣船,通過生物菌種擴培、馴養、投放及深層擾動增氧曝氣的治理方式,加速水體流動,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抑制水體藻類生物爆發,緩解水質不佳現象。大幅延長了景觀水在護城河的停留時間,有效減少景觀水補充水量,實現良好的治水節水成效。
同時,配合生態浮島及水生植物種植等方式,確保護城河水質穩定達標。目前護城河植物栽培面積為600平方米,其中植物種類為菖蒲、美人蕉及鳶尾,種植數量3萬餘株,在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的同時又起到了景觀美化的作用。
此外,護城河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實施河湖長制智慧平臺建設。該平臺實現了對護城河各項指標的線上監控,為水質管控提供科技支撐。水質提升、生態改善、科技支撐,多措並舉,以期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保護目標。
渼陂湖
關中山水最佳處
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工程遵循宜濕則濕、宜水則水的思路,按照少搬少遷、少佔農田的原則,通過恢復濕地、水田、草甸等水生態系統,形成生態水面面積2156畝。通過生態涵養及水生物凈化,目前萯陽湖及渼陽湖的水質已由原來的劣5類凈化至3類及以上,生態環境大幅提升,再現了“關中山水最佳處”的渼陂盛景。
為確保渼陂湖水域環境的持續提升,工程建設採取上游修建污水處理系統,下游實施凈化過濾手段,充分保護了水域的多種功能,滿足該水系湖池濕地的水質。渼陂湖旅遊區將充分發揮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保護好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這樣的城市美景從願景變為了現實。曲江新區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管理,對轄區曲江池、芙蓉湖、太液池等各景觀河湖,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通過強化水生態修復,河湖水質監測管理等日常工作,確保轄區水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提升。
曲江池遺址公園——曲江池:為了保證曲江池的水質,工作人員利用食藻蟲進行水下生態修復,吃掉水中的藍綠藻,增強湖水自凈能力;曲江池內增設了13處增氧設施,通過涌浪和噴霧的方式,增加水體的流動性,曲江池岸邊種植有品種繁多的水生植物,在增加湖岸景致的同時,還吸收湖水中多餘的營養物質,並與食藻蟲相配合,通過“蟲控藻,魚食蟲”,構建“食藻蟲水生植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統,保障水質優良。
大唐芙蓉園——芙蓉湖:為了保持芙蓉湖水生態,工作人員每月都會對水質進行監測,還採取了荷花返缸種植、清淤、清理水中石頭青苔、在水體中投放凈水寶及硫酸銅粉、添設26台增氧機、對湖面漂浮物進行巡迴打撈等措施,對水體進行清潔保護。
大明宮遺址公園——太液池:為了增加太液池水體供氧量,景區安裝了8台景觀噴泉。人工湖水多為靜水,為了讓水流動起來,景區還增加了四台涌浪機。太液池還設有泵房,由專人看管,24小時運作,通過泵房中的凈化沙缸實施水迴圈,進行反沖洗,以此凈化水質。
水清岸綠白鷺飛,生態宜居河湖美。碧波粼粼的護城河、曲江池、芙蓉湖、太液池、渼陂湖已成為市民群眾散步遛彎、休閒遊樂的好去處。曲江新區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全力構建水環境安全、水文化豐富、水生態優美的幸福河湖體系。
來源:西安曲江新區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全域治水 西安曲江新區打造生態“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