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復工復産陜西進行時】榆林靖邊:疫情防控續力,生産建設提速

編者按:按照中央部署和陜西省委、省政府要求,陜西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積極行動,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有序推動復工復産。為助力陜西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策劃開展“合力穩增長 齊心共戰‘疫’——復工復産陜西進行時”線上主題宣傳活動,重點關注陜西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抗擊疫情與復工復産相關行動、舉措與成果,加強正面宣傳引導,營造陜西戰疫情、穩增長的良好氛圍。

塞北初春,榆林市靖邊縣重點工程陸續開復工,各施工現場爭分奪秒、如火如荼;防控不誤農時,“人勤春早”,田間地頭農民春耕備耕忙;街市再現繁華,沿街店舖開張營業、公交出租恢復運營……復工復産進行時,疫情防控不放鬆。靖邊縣各級各部門多措並舉,奮戰在一線,堅決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産“雙到位”。

重點企業開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位於靖邊縣工業園區的榆能化公司先後轉産用於製造口罩、防護服的不織布專用料和用於製造消毒液、洗護用品及藥品等容器的專用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國企力量”。按照中省市縣有關部署要求,近期榆能化公司復工復産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1復工復産進行時的榆能化

復工復産進行時的榆能化。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有千余名返崗人員進入項目施工現場進行作業,填平補齊工程DMTO裝置、甲醇聯合裝置13個主項陸續復工。

“為確保返崗復工有序推進,公司按照‘集中醫學觀察並兩次核酸檢測’模式要求,設立集中醫學觀察點,對抵靖的非陜西籍建設人員進行兩次核酸檢測。檢測無異常的參建人員可直接返崗,並繼續進行為期14天的跟蹤觀察。”榆能化項目防控組相關人員説。

2榆能化對返崗復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榆能化對返崗復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近日,榆能化公司的行政辦公樓和廠區1號大門啟用全自動紅外測溫系統,該系統主要採用快速熱成像技術結合神經網路演算法,在3米有效範圍內能夠快速預警體溫超過警戒線的異常人員並自動拍照,實現快速精準體溫篩查,減少了人工測溫交叉感染的幾率。

全自動紅外測溫系統的投入使用使門崗疫情防控工作變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了員工通過監測點的速度,進一步增強了員工自我安全防護意識,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

防控不誤農時

犁地耙田,打藥施肥,架設拱棚……近日,靖邊縣東坑鎮伊當灣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一幅 “人勤春早”的田間美景圖在廣袤大地鋪展開來。

3東坑鎮伊當灣村搭建大棚

東坑鎮伊當灣村搭建大棚。

伊當灣村作為蔬菜産業的重要生産基地,春耕事關全村老百姓的“錢袋子”。為保證群眾的收入不受損、腰包越來越鼓,伊當灣村“兩委”成員在嚴格疫情防控的同時,為全村新一年的農業生産規劃出謀獻策,奔走忙碌。“自復工復産以來,伊當灣村黨支部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組織引導村民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勸導村民避免聚眾聊天,為我鎮春季農業生産順利推進作出了榜樣。”東坑鎮人大主席、伊當灣村駐村負責人武常平表示。

與此同時,靖邊縣龍洲鎮舉辦“萬畝水果種植示範基地”田間管理培訓講座,將栽植技術送進田間地頭。“手把手教學讓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果農聽得懂、學得會,也知道今後該怎麼運用更科學的方法來種植果樹,提升水果品質和産量。”龍洲鎮龍二村的一戶果農滿臉笑容地説。

4龍洲鎮將果樹栽植技術送進田間地頭

龍洲鎮將果樹栽植技術送進田間地頭。

龍洲鎮水果基地共有7000余畝,目前正在計劃創建“萬畝水果種植示範基地”,主要以果樹種植為主。此次通過正逢時節的果樹修剪和管護進行培訓,為果農們送上來一場“增收”及時雨,讓果農們對今年的蘋果豐收更添信心,對品質和産量更充滿期待。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推廣‘理論+實踐’的培訓方式,有效提高廣大果農、貧困戶發展種植果樹的思想認識和果園管理水準,為促進果農增收、貧困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點對點”返崗復工

3月11日,由靖邊縣人社局牽頭,縣衛健、交通等部門配合,將12名西安務工人員送上了返崗復工的旅途,從而拉開了靖邊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的序幕。

5“點對點”服務輸送務工人員返崗復工。

“點對點”服務輸送務工人員返崗復工。

為做好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增強農民工有序出行的安全性,靖邊縣人社局會同有關單位對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縣交運局負責提供“點對點”服務專車保障,縣衛健局負責返崗復工人員健康檢測,縣農民工工作服務中心與各鎮(便民服務中心)、張家畔街道辦、新橋農場建立了農民工務工資訊統計日報制度,按照鄉內、鄉外縣內、縣外市內、市外省內、跨省情況分類統計農民工務工資訊,動員引導時間段相近、務工目的地相近的農民工集中時間出行。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疫情防控期間,靖邊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過硬、兩不誤、兩促進,堅持發展目標不變,任務不減,主動作為、科學作為,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分類施策推進企業復工復産。截至目前,全縣已有100多家企業復工復産,涉及農業、油氣、金融保險、快遞等多個行業。這座“放緩腳步”一月有餘的塞上小城,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與繁華。(李承林 白淩燕)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