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不忘戰貧,廣東一手開展疫情防控,一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3月7日,戰疫助農活動走進清遠連山,網紅縣長直播介紹特色農産品。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自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上下戰“疫”不忘戰貧,通過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多種形式,加快扶貧産業復工復産,擴大貧困地區農産品銷售,提高貧困戶收入水準,瞄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不鬆勁。
保春耕 保開課
不誤農事用心解決群眾難題
這幾天,珠海市人大駐陽江陽春市陂面鎮南河村第一書記練清文,與光伏産業基地的種植戶一起在“搶時間”,“這幾天下了雨,土地也松了,我們得抓緊時間松地。”
他們松了土後,就要抓緊時間種植蘆薈。蘆薈種植是南河村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中的一部分,這個項目將實現地面種植蘆薈、地上發電,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推動“收益疊加”。
蘆薈種植直接關係到貧困戶的收入。這個項目給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1戶390人帶來收益,2019年南河村貧困人口總分紅139.2萬元,平均每人約4000元。“現在我們的第一任務還是疫情防控,但農事也一刻都耽誤不起。”練清文説,駐村工作組每天安排8個人上班,分散作業,至今已經種植蘆薈13畝。
同樣是第一書記,廣州交投集團駐梅州市五華縣棉洋鎮竹坑村第一書記岑宇鏗操心的是,受疫情影響,自己一手“養”起來的扶貧項目如何落實管養工人和物資運輸的問題。原來此前廣州交投集團幫扶棉洋鎮竹坑村、綠水村、平安村規劃種植茶樹844.1畝,目前已完成種植561.6畝。
“我們提前跟合作的企業溝通,協調鎮農業復工復産監管部門,共同商量怎麼落實好工人、運輸車輛。”岑宇鏗介紹,從年初五開始,他和綠水村、平安村的第一書記廖永淵、藍智賢多方協調,協助企業儘量找回本地的十多名勞務工人,同時,做好運輸農資車輛的報備工作,最近已順利運進來10噸肥料,送到了茶場。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工作耽誤不得,孩子們上學的事情也迫在眉睫。
各地多措並舉,保證每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掉隊。“現在還有少數學生留在村委上課,其餘的都已經解決家裏網路難題,重新回歸家庭課堂。”在清遠連州市西岸鎮東江村村委會會議室,孩子們正在利用電腦上網課。廣州市荔灣區農水局派駐東江村第一書記岳睿透露,該村自2月下旬就忙活起來,摸情況、買設備、拉網線,並將村委會改造成教室。據了解,作為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清遠約有12%中小學生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截至3月6日,全市範圍內線上學習困難的學生人數已全部清零。
保就業 保工資
復工復産保障貧困戶“錢袋子”
“這個春節過得有點‘長’,復工了收入才能有保障。”當清遠英德市連樟村村民李彩均知道工廠準備復工後,第一時間報名。此前,李彩均僅靠耕作家裏的幾分田維持生活,如今在扶貧車間上班,一年收入近3萬元,生活水準明顯提高。
同步小康,一個不少。記者走訪時發現,即使是疫情期間,無論是第一書記、村幹部,還是幫扶企業,他們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既當好防疫“戰鬥員”,又做好扶貧“幫扶員”,竭力推進扶貧車間復工復産,讓貧困戶“錢袋子”有保障。
扎、撲、寫、裝……在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樓鎮村的福樓醒獅文化傳播公司裏,紅黃雙色的彩綢挂滿車間,四大流水線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為了減少疫情對脫貧攻堅成效的影響,該公司2月21日就向林寨鎮政府提交復工方案,2月28日正式復産。
工廠沒開工,工資要不要發?揭陽普寧市山後村的扶貧車間的負責人的答案是,發!“今年春節過後,扶貧車間受到疫情影響,比原定復工時間推遲了10天。考慮到工廠有幫扶對象打工,我和工廠老闆商量,停工期間,爭取繼續給幫扶對象發放基本工資。每天基本工資雖然不多,但對於受幫扶家庭來説,則是有力保障。”
據該村第一書記李勇輝介紹,去年10月起,東莞一家服裝加工企業與山後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結成對子,以“企業+村集體+貧困戶”的模式,成立了“扶貧車間”。車間不僅能為村集體和全村貧困戶帶來每年7.5萬元增收,還給打工的幫扶對象帶來年平均5萬元左右的工資收入。3月2日,工人回到崗位。
而在雲浮市,疫情期間正在進行針對貧困戶的技術培訓。“滑鼠點一點,在家就能接受技術培訓。”雲浮市雲安區都楊鎮降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成洪,去年對養雞産生了興趣。而隨著飼養數量逐步增多,規模養殖技術缺乏成了問題。這時候,雲浮市人社局開展的線上技能培訓給他雪中送炭。貧困戶只需登錄“廣東遠端職業培訓網”,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根據自身所需,選取培訓內容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春節期間不能出門,我正好在家上網學習學習。”陳成洪告訴記者,待疫情過後,他就著手搭建養雞棚,將養雞規模擴大至1000隻左右。
保銷售 促增收
農産品插“電”走上大灣區餐桌
“感謝駐村工作隊,感謝謝書記。如果不是你們,我的辣椒就要爛地裏,今年的日子都不知道要怎麼過了。”3月2日早上,陽西縣塘口鎮橫山村辣椒種植戶劉某通過電商平臺賣出地裏的近1000斤辣椒。
橫山村有十幾戶農戶(包括部分貧困戶)種植辣椒,種植面積150多畝,年産量超過15萬斤,銷量甚好。然而受疫情影響,眼下正是辣椒大量上市的旺季,但售價每斤幾角都無人問津,成熟的辣椒爛在地裏,椒農心裏焦急但也無可奈何。
這情景急壞了橫山村駐村書記謝仲健。此前,謝書記曾利用微信朋友圈幫助村裏貧困戶王杏多一家銷售滯銷的聖女果1000多斤。但滯銷辣椒數量大,無法完全複製這個模式。在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尋求下,功夫不負有心人,2月20日,該隊通過南方日報的線上平臺留下了滯銷産品和聯繫人資訊,次日便與京東商城廣東館對接。雙方溝通産品售價、包裝、快遞等問題,並在2天的協調後達成線上銷售協議。截至2月29日,累計發貨近300件,銷售辣椒近千斤。“目前,我們還在與更多的電商平臺接洽,下一步我們將批量發貨到廣州等大城市,為農戶銷售更多的農産品。”
一頭連著貧困村、貧困人口,一頭連著廣闊的大灣區消費市場,各地扶貧工作隊和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兩端的優勢,各顯神通,花式助農,實現了扶貧特色農産品供給與需求的有效對接。
“‘縣’裏有好貨,走起!”3月8日下午兩點半,一場“女縣長們來了”的“微愛助農”直播帶貨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陽西縣副縣長陳以霜、德慶縣副縣長安一寧、徐聞副縣長許彩娟……10位女縣長走進直播間,變身“網紅”,為自己的家鄉帶起貨來。
“連山大米為什麼好?我們是一年一季的單季稻,而且是共生的綠色種植模式,與鴨為鄰,與魚為伴……”在燒起“縣長直播帶貨”第一把火的連山,“網紅經濟”的力量為當地脫貧致富按下了加速鍵。
“連山大米向來是不愁賣的,但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庫存量還有1萬噸左右。”連山縣縣長馮紅雲表示,好米也需要好的銷售渠道。於是,她開始探索網路直播來帶貨。3月7日,一場一個小時的直播,7噸連山大米就被搶購一空。
據了解,目前覆蓋全省的為期一個月的“廣東消費扶貧月網上行”活動正在進行。除了活動正式上線官方網站,後續將上線微信小程式、APP客戶端等多種渠道,開展扶貧網紅直播推薦系列活動,邀請行業大咖舉辦線上消費扶貧論壇,啟動“快手基層創作者培養計劃”等。
南方日報記者 趙文君 魏金鋒 紀金娜 李嘉怡 馬吉池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戰“疫”不忘戰貧,廣東一手開展疫情防控,一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