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無私的愛”和“感恩的心”(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醫護與患者往往素不相識,因為這場疫情,他們的生活有了交集。醫生救治患者,患者感恩醫生。於是,一封封感謝信寄出。這些信大多來自患者和家屬,也有的是醫生寫給患者,字裏行間寫滿了愛與感動的故事。

醫生寫給患者——

“感謝你們與我們並肩作戰”

“你們選擇來院隔離和治療,克服了諸多困難,你們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更是對他人生命的承諾,本身就是英雄的行為。我們感謝你們的積極配合,感謝你們的支援理解,也感謝你們與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打敗共同的病毒敵人!”

——醫生孫雙濤

這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醫生孫雙濤寫給患者的一封感謝信。

對於這封信,孫雙濤有自己的考慮。他認為,醫生和患者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戰友關係”,必須彼此信任。就像他在信中説的這段話:“在你們眼裏,我們是醫生,你們是病人;而在我們心中,我們就是同一個戰壕裏的戰友,新冠病毒就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現在一下班,孫雙濤就不時在患者群裏發資訊叮囑“戰友”:“一天下來很辛苦,大家早點休息。以良好的作息早日戰勝病毒!”患者很快就有回應,有的發個“好的”表情包,有的説“等會兒睡”,還有的發一張很萌的“睡覺啦”的表情包。在孫雙濤看來,這更像是一個相互關心的“戰友群”。

線上“鍵對鍵”,線下也要“面對面”。作為心理學研究生,孫雙濤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也經常“察言觀色”。一次值夜班時,孫雙濤發現一位60多歲的老人唉聲嘆氣。老人身體很弱,家人又不在身邊,心裏怕挺不過這一關。

孫雙濤就特意留心,一有空就找老人聊天,“我們是解放軍,都是您的親人,來這就是照顧您的,您肯定沒事。”聊著聊著,老人眉頭就舒展了。在老人眼裏,“這些人真好,跑來跑去的,自己孩子也未必做得到……”

一來二去的交流,讓患者找到了家的感覺,彼此間相互照應幫襯。有的主動打掃衛生,有的幫忙拿東西,還有的提出要捐一些口罩。病房裏時不時還能傳出一些笑聲。

年齡最小患者的家屬寫給醫護——

“守得雲開見月明”

“感謝楊帆醫生對我家寶寶無微不至的照料,感謝您的全身心投入……感謝兒童醫院各位白衣天使的辛苦付出!你們挽救的不僅是一條小生命,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向你們致敬!”

——患者父親周先生

2月21日,出生僅17天的女嬰笑笑從武漢兒童醫院康復出院,周先生兩口子激動地寫下一封長信,感謝醫院醫護人員的付出,“從一開始的擔心、焦慮,到現在滿足、高興,一家人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我家笑笑出生時七斤六兩,現在不到滿月就十來斤了。”3月1日,周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笑笑是新冠肺炎患者裏年齡最小的,確診時出生僅5天。

由於母親産前CT顯示雙肺有磨玻璃樣陰影,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武漢兒童醫院為笑笑做了兩次核酸檢測和CT檢查,結果呈陽性、雙肺紋理增粗,確診罹患新冠肺炎。周先生和妻子得知孩子的檢測結果,“我們倆都很崩潰,痛哭了好幾天。”

讓他們稍稍放鬆的,是兒童醫院醫護人員用電話、微信告訴他們孩子的身體狀況和治療過程。“醫生很負責,也很耐心,一直很體諒我們家長的心情,經常安慰我們。”周先生説。

“住院期間,我們給予密切監護和對症治療。”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曾淩空介紹,笑笑感染指標不高,所以沒有使用抗生素;但是因為存在心肌受損,使用了一些營養心肌藥物。另據了解,笑笑是足月兒,未出現其他合併症,康復過程比較順利。

曾淩空表示,醫護人員24小時監護笑笑的生命體徵。因為孩子太小沒有表達能力,所有臨床表現的發現,全部依賴醫護人員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持續細心的關注。

住院10多天后,笑笑核酸復查結果(間隔24小時)均為陰性,症狀、體徵和復查胸片均正常,符合出院標準。住院期間,笑笑還長胖了,“一頓可以吃80到100毫升奶,是個胃口很好的小朋友。”曾淩空説。

周先生説,現在笑笑“吃得香睡得好,很愛笑,睡著了有時候也會笑幾聲”,“等疫情過去了,我們要帶著孩子再去感謝醫生!”

重症患者家屬寫給醫護——

“危難顯大愛,風雨見真情”

“危難顯大愛,風雨見真情,正是你們的真情關愛與無私付出,給了患者希望與勇氣。作為一名新冠肺炎感染病人的家屬,我懷著感謝之情、感恩的心向你們深深地鞠上一躬!説聲:謝謝!”

——患者家屬張紅燕

1月10日,患者陶先生因發燒住進了協和東西湖醫院感染科,住院3天后,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院方決定緊急轉入ICU病房。

1月14日,武漢風雨交加,從傳染科轉移到重症監護室只有短短600米,但患者因呼吸困難、掙扎躁動,行進困難。科室主任袁海濤不得不用力按著他,雨水混雜著汗水流進了他的護目鏡,打濕了他的防護服,第二天,袁海濤開始發燒,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此後的20多天裏,儘管自己病情加重呼吸困難,袁海濤仍不忘跟患者的主治醫生保持電話溝通、遠端看病。“他説不出話了就用手機打字,研究我老公的病情治療方案。”張紅燕回憶。

在昏迷的20多天裏,陶先生因合併了罕見的多重耐藥菌感染,需要使用比較稀缺的抗生素,當時醫院沒有,市面上也買不到,副院長周靜便想盡一切辦法調藥,又組織3次專家會診,診療藥物多管齊下,患者終於甦醒。

最近幾天,陶先生開始日漸康復,照護他的護士長和護士們又給他擦洗、剪頭、刮鬍須。“她們把自己喝的牛奶讓給我老公,甚至下班回家親手熬米湯送給他喝。”張紅燕説,是醫護們的無私真情,才讓她和家人能重新團聚。

(孫國強、吳浩宇參與采寫)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無私的愛”和“感恩的心”(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