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陜西省五部門15條措施確保疫情防控期就業有序

■ 春節期間開工生産、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新吸納人員就業享受一次性就業補貼

■ 支援社區(村)開發臨時性防疫公益性崗位

■ 對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比例由上年度實際繳費的50%提高到60%

2月19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健委于2月17日聯合印發通知,提出15條具體措施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有序開展。

通知明確,確保重點企業用工。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指定專人主動對接當地發改、工信等部門,幫扶企業滿足階段性用工需求;指導企業做好衛生防疫等工作。春節期間(截至2020年2月9日)開工生産、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新吸納人員就業且簽訂勞動合同的,按照就業人數享受每人最高不超過2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

通知指出,關心關愛重點地區勞動者。疫情防控期間,支援社區(村)開發臨時性防疫公益性崗位,優先招用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和無法返崗農村富餘勞動力。用人單位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絕招用相關人員。2020年1月1日起,對受疫情影響失業且繳費滿一年但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可按月發放失業保險金至疫情結束。

通知指出,支援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疫情防控期間,對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比例由上年度實際繳費的50%提高到60%;對30人及以下依法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且堅持不裁員或裁員率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的小微企業,參照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政策,給予3個月的失業保險金穩崗返還;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産經營困難的企業,可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最長6個月;使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支援中小微企業穩定崗位,優先支援縣級、鎮級創業中心按每個鎮級創業中心10萬元、每個縣級創業中心20萬元的標準進行專項補助;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優先享受創業擔保貸款。(記者 孟珂 見習記者 任莘鑫 通訊員 獨萍)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陜西省五部門15條措施確保疫情防控期就業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