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合作

“抗擊疫情,中國展現了非同尋常的行動力”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2月11日至12日,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論壇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傳染病防控研究合作組織”聯合舉辦,目標之一是達成一份“科研路線圖”,以協調全球科研力量,確定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重點,討論診療方案和推動開發疫苗。

400余位專家學者及相關機構代表以現場或線上形式參加論壇。全球科研人員認為,短期研究重點應集中在研發更簡易的確診手段、為住院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有關流行病學研究等方面,而將研發疫苗和治療藥物作為中期研究的主要目標。與會人士高度讚賞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措施和展現出的大國擔當,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共同攜手,早日遏制和消除疫情。

“分享資訊就是團結的一部分”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開幕致辭中特別向通過網際網路參會的中國科學家表示問候。他説,世衛組織將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希望抗擊疫情一線的中國醫護人員保持勇氣和耐心,做好防護,取得成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和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別介紹了中國有關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流行病學情況。

世衛組織全球傳染性危害管理司司長茜爾維·布裏安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科學家和醫護人員收集數據,同世衛組織分享資訊。在困難時刻,分享資訊就是團結的一部分。”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高度評價中國科研人員的貢獻。她説:“大多數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集中在中國,中國科研人員掌握一手經驗。世衛組織的幾個工作組都有中國科研人員參加。本次論壇的舉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科學家的貢獻。”

布裏安德表示,這次論壇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召開的一個緊急會議,目的是加強國際科學界的合作,加快構建知識體系,對疫情的每一個領域進行梳理,以便更好應對疫情。

此次論壇上達成多項共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命名為“COVID—19”。譚德塞表示,為該疾病命名,可以避免使用其他不準確或是污名化的名稱,同時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冠狀病毒疫情提供一個標準格式。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科學家瓦桑教授的團隊正在全力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瓦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當前很多國家面臨疫情挑戰,這時候需要國際科學界團結協作。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診斷、治療、疫苗開發等問題達成初步共識,以更好幫助奮戰在一線的醫生,早日戰勝疫情。”

“疾病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面對疫情挑戰,世衛組織和與會各界人士呼籲,國際社會應該團結協作,把重點放在科研攻關和應對疫情上。

譚德塞認為,當前,中國以外的病例數量仍然很少,國際社會要嚴肅對待當前疫情控制的“窗口期”,盡一切力量遏制疫情。公眾要做好衛生防護工作。他同時強調不要過度反應。

“科學就是科學,將科學政治化沒有幫助。疾病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譚德塞説,這場疫情考驗了國際社會的團結程度。他讚賞科學家們分享病毒樣本和基因測序結果的做法,同時強調,現階段重要的是消除疫情,拯救生命。

就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譚德塞日前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報了相關情況。2月11日,聯合國啟動由世衛組織領導的危機管理小組,世衛組織將重點開展衛生應對,其他機構將利用其專業知識應對疫情對社會、經濟和發展的更廣泛影響。

團結應對疫情是與會代表的共識。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説:“世衛組織不建議限制人員往來和貿易的措施。世界上風險無處不在,關鍵是應對策略要同風險程度相匹配。”

西班牙防疫專家奧斯汀·波特拉説,政府和科學界要向公眾傳達準確的資訊,出臺的政策要尊重世衛組織的權威意見,以科學和事實為依據。

據悉,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首批成員已經抵達中國。專家組成員涵蓋臨床管理、病毒學、疫苗、藥物開發、生態調查、流行病學、公共衛生、風險傳播等多個領域,他們將與中國同行一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為國際社會爭取了寶貴‘窗口期’”

此次論壇上,世衛組織肯定中國所採取的果斷有力行動,避免了疫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大規模蔓延,認為正是因為中國在第一時間識別出病原體並分享了病毒基因序列,才避免了疫情更大範圍的擴散。同時,世衛組織呼籲各國領導人在公共衛生挑戰面前,展現足夠的領導力和政治意願,強調“中國在這方面的表現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瓦桑説,中國1月10日公佈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兩周內就宣佈資助3項疫苗研究,這是非常快的速度。一切得益於中國科學家的貢獻。

巴西衛生部健康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卡洛斯·莫雷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和貢獻。中國為國際社會爭取了寶貴‘窗口期’。如果中國沒有果斷採取措施,國際社會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斯瓦米納坦對早日戰勝疫情充滿信心:“現在各國採取有力措施,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阻斷病毒的傳播仍然是可能的。世界各國應該攜手合作,共同努力,利用當前‘窗口期’,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談到中國抗擊疫情行動,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病毒科學系主任瑪麗昂·庫普曼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快速”:“中國科學家兩周內分離病毒,進行基因測序,並同世界分享。中國政府在武漢快速建設兩所超千張床位的醫院,這個速度不可思議。抗擊疫情,中國展現了非同尋常的行動力。”記者  張朋輝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14日 16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抗擊疫情,中國展現了非同尋常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