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疫情時期消費觀察:科技賦能助力企業“自救突圍”

商超、餐廳顧客冷清;旅行社暫停團隊遊;電影集體撤出春節檔;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讓日常消費模式在幾天之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越來越多的人“宅”在家中減少外出時,餐飲、旅遊、酒店、商超等受衝擊最大的那些行業一方面在盡力解決消費者退訂、改單的同時,也在努力自助自救,利用科技、物流賦能,打造升級線上産品服務,共克時艱。

與平臺抱團取暖 眾多餐飲企業發力外送業務

餐廳暫停營業、消費者擔心用餐安全,此次疫情發生後,餐飲行業成為了受衝擊最大的市場之一。在現金流緊缺的影響下,如何迅速自救成為了擺在餐飲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前幾日是立春(2月4日),往年這是一個外出聚餐、全家吃春餅的日子,但受到疫情影響,餐廳裏難覓幾桌食客。“今年不敢出門,不過沒想到有幾家老字號居然能把春餅送到府來,這讓家裏老人特別高興。”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立春足不出戶居然也吃到了地道的春餅大餐。記者了解到,今年立春,同和居、同春園飯店、地安門馬凱餐廳、二友居等北京老字號早早就備好了立春套餐,其中,同和居準備了烙餅卷肘子立春套餐,惠豐餃子樓推出了烙餅卷肘子,烙餅卷帶魚,炒合菜三款立春套餐,考慮到消費者少出門的需求,這些老字號還推出了送餐到家服務。

為了應對門店關閉、堂食減少的影響,不光是這些老字號餐廳,眾多餐飲企業都開始發力外賣服務。據旺順閣方面介紹,旺順閣部分有條件的門店“關門不閉店”,保留外賣外送服務,原先只供堂食的部分菜品也加入外賣功能表。西貝餐飲方面則表示,在做好防控疫情的情況下,會進一步加大外賣業務。必勝客則推出了“無接觸式外帶”服務,消費者通過手機點單並付款,店員將餐品放置取餐臺並後退3米安全距離方便消費者提取餐品。而作為外賣平臺,美團外賣更是在全國範圍率先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

此外,一些餐飲企業還選擇跨界合作的模式,利用大平臺的數據、物流優勢緩解危機。近日,盒馬宣佈聯合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雲海肴、新世紀青年飲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廳),合作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和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挑戰。盒馬北京總經理李衛平表示,特殊時期,大家要共同面對,共同更好的服務民生需求。同時,成都餐飲同業公會也已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發出共同倡議,號召企業將堂食運營轉為線上運營,將菜場“面對面”轉為線上“輕鬆購”,將傳統堂食需求、生鮮採購需求引入線上餐飲、線上零售新服務區域,彌補歇業期間、營業時間管控等帶來的成本損耗。

便利蜂相關負責人指出,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為減少顧客外出,便利蜂加大了線上配送業務比例,目前便利蜂全部門店堅持24小時服務,並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APP、小程式等入口主推外送服務,將開通外送服務的門店比例緊急提升到80%,夜間也有超過60%的門店提供外送服務。“這次疫情對零售企業在非常時期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自動化、資訊化則是應對此次疫情的有效工具。”

對此,北京烹飪協會秘書長宗志偉也表示:“餐飲企業在防控疫情戰役中,表現出了強烈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同時,我們也呼籲,餐飲業與外賣平臺唇齒相依,希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戰勝困難,迎接未來更加繁榮的市場。”

跨界合作提供增值服務 文旅行業線上自救

暫停發團的通知、海量的退改需求,這個春節假期,文旅行業從業者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一個“春節黃金周”。而為了有效應對疫情,眾多文旅企業則通過跨界合作、提供增值服務、發力線上新業務等方式,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近日,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統一部署,文化和旅遊部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部網站政務服務門戶上推出了“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出行提示”兩項專題公共服務。據了解,“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匯聚四項熱點線上文化服務,公眾可以線上觀看全國博物館線上展覽,參觀國家博物館30多個虛擬展廳,查詢故宮博物院文物資訊,參加國家圖書館線上線下結合的公開課。近期還將匯聚更多線上公共文化資源。“出行提示”服務則及時發佈疫情防控期間各國旅行提示,為遊客出行提供權威的資訊。為方便公眾使用手機訪問,以上服務在“文旅政務”APP同步推出。

不光是政府部門發力線上服務,不少企業也線上上“做功課”。“我們現在靠直播間來告訴大家,人工客服電話非常繁忙,不需要操作類的問題,比如説像航班起飛退款還沒有收到,我們在直播間就能解答。”飛豬客服主播藍安卿在一場機票答疑中説道。由於大量用戶集中改變行程,各大旅行平臺的客服部門受到嚴峻挑戰。為了縮短客人的等待時間,飛豬開啟了直播答疑,實時回應消費者提問,目前已播放十余場,累積觀看量超50萬人次。去哪兒網方面則表示,隨著節後返程高峰的到來,去哪兒網已經上線了民航鐵路疫情自動通知系統,該系統與官方媒體披露的數據保持實時更新,一旦行程中有患者確診,去哪兒網將實時推送提示資訊,確保用戶第一時間知曉,防止疫情的進一步傳播。華住集團董事長季琦表示,基於華住的技術積累,前臺員工會鼓勵、引導住客使用自助機和0秒退房,並使用網上支付,公安驗證系統也在許多城市推廣了,完全可以做到全過程自助辦理,這樣即保護了客人,也保護了員工。健康安全無疑是目前遊客最擔心的事情,因此部分旅遊企業也通過跨界合作的形式為遊客提供相關增值服務。近日,同程藝龍攜手好大夫開通免費線上義診,7*24小時線上免費答疑,幫助公眾初步判斷病情,避免恐慌帶來的盲目就醫。眾信旅遊也聯手平安好醫生推出免費24h線上義診服務,助力抗擊疫情。

對於未來文旅企業的新機遇,巔峰智業創始人劉鋒博士表示,旅遊企業大多是勞動力密集型,人力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差,因此一方面應該用科技的方法降低人力成本、運營成本和運營風險,同時,當前數字文旅的體驗和創新尚欠佳,文旅線上休閒娛樂還有很大空間,文旅+線上應該有更多玩法和創新模式,從內容創造,從虛擬運營,從智慧服務,從體驗互動中都可以“殺出”新路。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疫情時期消費觀察:科技賦能助力企業“自救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