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

寧陜:“生態+”扶貧新模式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寧陜縣位於秦嶺腹地,集貧困地區、重點林區、主體生態功能區、引漢濟渭庫區、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于一身。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寧陜縣踐行“兩山”理論,探索出“生態+”扶貧新模式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目前,寧陜縣生態扶貧已覆蓋5800戶貧困戶,佔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81.05%,“生態+”扶貧新模式成為寧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

“生態+林業産業+護林員”

讓農戶在綠水青山中增收

近年來,寧陜縣積極打造乾果産業、森林旅遊、林下藥材、特種養殖、花卉苗木五大林業産業基地。其中核桃園15.49萬畝、板栗園21萬畝,發展天麻、豬苓等林下藥材3.45萬畝。按照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思路,寧陜縣建成核桃油加工生産線、板栗初加工生産線,進一步延長産業鏈,夯實群眾産業增收基礎。

寧陜縣按照“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等方式,精心培育5家龍頭企業、24個市縣級林業園區、158個生態扶貧(涉林)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依託“三變”改革把貧困戶鑲嵌在産業鏈上,使他們通過入社生産、入股分紅、林地流轉、訂單生産、聘用打工等實現穩定增收。寧陜縣林業産業實現40個貧困村全覆蓋,帶動貧困戶2423戶,涉及貧困人口4717人,每人平均增收520元。

同時,寧陜縣增加貧困人口就業崗位,制定印發《寧陜縣落實“五個一批”開放助力生態脫貧行動方案》,相繼開放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和旬河源國家濕地公園,梳理可提供的公益性崗位。

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每年聘用40名以上貧困群眾在公園務工,貧困人口年均收入9024元;旬河源國家濕地公園每年聘用旬河流域周邊村貧困人口60人擔任旬河流域護河員,負責旬河流域巡護工作,每人每年工資5000元,貧困家庭年每人平均增收1470元。

另外,寧陜縣率先在全省探索貧困戶轉化為生態護林員的扶貧路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有就業機會。從2016年10月起,寧陜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擇優吸納有勞動能力的812名貧困群眾擔任生態護林員,每人平均管護面積500畝以上,每人每年工資7000元。

2016年以來,含動態調整的生態護林員,寧陜縣累計聘用生態護林員2753人次,覆蓋全縣40個貧困村和28個非貧困村,覆蓋全縣38.47%的貧困戶,累計發放生態護林員工資1758.4萬元,有護林員的家庭每人平均增收2300元,取得了“一人護山水、全家能脫貧”的成效。

“生態+林權改革+移民搬遷”

讓農戶在紅利中宜居雙贏

寧陜縣在深入推進林業綜合改革中,圍繞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財政扶持制度建設、推進公益林管理經營機制建設、推進林權流轉機制和制度建設四個方面大膽探索,開創了一條“生態環境得保護、農民能脫貧致富”的林業生態改革新路子。

寧陜縣依託生態資源變資産增收,率先將306.2萬畝集體林地落實到戶,頒發1.73萬本林權證,林權發證率達到99%。截至2019年12月,全縣林權抵押面積達5.5萬畝,發放林權抵押貸款8872萬元;累計流轉林地73.11萬畝,總交易額達7億余元。

同時,寧陜縣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公益林預收益抵押貸款,讓貧困戶通過林業資産入股、融資等方式增加資産性收入,試點覆蓋貧困戶742戶1626人,年每人平均增收510元,並且探索建立“林權抵押貸款直通車”機制,對全縣所有農戶的林權、公益林預收益權、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權益統一評估、一次授信,使群眾辦理林權貸款時只需到金融部門一個窗口辦理。

在移民搬遷中,針對農戶居住較為分散的實際,寧陜縣按照科學精準、業房並重、生態宜居的原則,有序實施易地搬遷,實現搬遷與脫貧同步,生態與宜居雙提升。寧陜縣現已累計實施民居改造1678戶,配備生活垃圾桶3289個,修建文化活動廣場25個,安裝路燈775盞,建設村生活污水處理站6處、村級公廁40個。

“生態+林業工程+鄉村旅遊”

讓農戶在旅遊業中就業脫貧

寧陜縣在各項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建設中,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覆蓋、優先聘用貧困勞動力。創新公益林管理投入機制,出臺《寧陜縣扶持組建森林經營管理專業合作社實施方案》,新組建森林經營管理專業合作社9家。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寧陜縣實施造林綠化12.02萬畝、森林撫育4.1萬畝、開展林下綜合經營1.5萬畝,造林綠化、森林撫育等林業工程累計帶動733戶貧困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

以移民搬遷為抓手,對從山上搬到山下的群眾實施宅基地騰退和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為每個符合退耕還林條件的貧困戶規劃落實退耕還林每人平均1.5畝以上。近三年享受新一輪退耕還林補助的貧困戶累計達2851戶,累計補助達596.57萬元,實現戶均增收2092元。

在旅遊資源規劃開發上,寧陜縣堅持從實際出發,打造全域發展的“蒿溝模式”、 社區性開發的“皇冠模式”、 協會+農戶的“元潭模式”、 股份制開發的“漫溝模式”、 景區帶動型的“八畝模式”五種特色旅遊模式,建成了筒車灣國家4A級休閒景區、上壩河省級旅遊度假區、秦嶺峽谷樂園國家3A級景區、悠然山高山濕地景區和秦嶺朝陽溝景區等五大核心産品,圍繞五大景區輻射和帶動周邊村鎮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建設核心景區帶動就業脫貧,在景區勞務用工方面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景區運營帶動周邊14個村的鄉村旅遊發展。寧陜縣農民每年通過景區可銷售農産品3600多萬元,其中貧困群眾的農産品達1100多萬元;在景區務工就業的貧困戶910人,年每人平均收入6000元;發展農家樂380戶,解決就業2008人,其中貧困人口327人。358戶、1074名貧困人口通過生態旅遊業直接脫貧。

2019年,寧陜縣林業産值預計可突破15億元,農民通過林下經濟每人平均增收達6000元以上,林下經濟(含森林旅遊)收入佔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75%,實現了“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的目標。(記者 師念 通訊員 趙俠 安恪祺)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寧陜:“生態+”扶貧新模式助力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