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北青報:“就診首選基層”是一個積極變化

12月18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半年來本市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實施情況:自今年6月15日實施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以來,全市3700所醫療機構診療服務秩序井然,已完成門急診量1億多人次,出院近250萬人次。目前,全市基層門診量已連續32個月增幅高於二級和三級醫院,呈現門診服務向基層機構分流的良好態勢。此外,根據相關調查,在就診醫療機構意願方面,42.4%的患者選基層醫療服務機構,39%的患者選三級醫療機構就診,這也是首次有多數患者將基層機構作為就診首選。(12月19日《北京青年報》)

醫療體系的倒金字塔結構,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鐘南山院士曾經講過,“來找我看專科的病人,有甘肅平涼來的,也有齊齊哈爾來的。如果基層醫療能夠做好,他們根本不用橫跨大半個中國來找我看病”。一般患者,未必有著橫跨大半個中國去看病的經歷,但橫跨大半個城市去看病,這樣的經歷可謂比比皆是。

這種情況,加劇了患者負擔,加重了大醫院壓力。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在整個醫療體系中,基層醫院處於基礎地位,基層醫院基層醫生也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等需要,如果長期無人問津,勢必動搖到基礎,很有可能造成地動山搖的結果。哪有問題,哪就要改革,分級診療改革破冰而來,很多地方都推出了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改革舉措,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也是應運而生。

改革剛剛啟動之際,很多人都不抱以樂觀。原因在於,相對於大醫院,基層醫院劣勢十分明顯。基層機構僅剩下的,包括就近就醫幾塊長板,有些微不足道。然而,北京市統計局調查的數據顯示,94.4%的居民支援醫耗聯動綜合改革,84.9%的人表示滿意,77.8%的人認為負擔減輕,78.2%的人感受到耗材檢查費用下降,88%的人表示醫療服務得到了改善,97.3%的人認為費用能夠承擔。

“就診首選基層”是一個好的變化,這從事實層面證明,群眾對基層衛生服務信任加強,強基層政策收到良好效果。事實上,不僅北京,放眼全國,只要堅定實施改革的,基層門診都出現了一定回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成績值得肯定,也不能盲目樂觀,一個問題是,在當前醫療體系中,基層醫院到底有多少吸引力?

患者評價一家醫院,主要是水準、價格、服務,最重要的是醫療水準。在很多人印象裏,基層醫院只能看普通門診,真有問題還得找大醫院。中國人有“掃地僧”情結,其實在過去,很多基層醫院都有像神一樣的名醫存在,靠著這些名醫,甚至從大醫院手中搶到了不少患者。現代醫療體系下,基層醫院能不能有“掃地僧”存在?最起碼,基層醫院要有雄心,不能自甘落後,連點想法都沒有。

由於有著一系列政策撐腰,基層醫院在價格上具有一定優勢,由於是就近就醫,也會節省其他成本。但這個優勢是相對有限的,很多時候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再看服務,基層醫院也存在一些問題。北京是一線城市,相對還好,但走出北京,走出城市,看看一些身在最基層的鄉鎮醫院,有很多甚至連移動支付都做不到。有的醫院為了節省一點所謂 “財務支出”,只接受現金支付,完全落後於時代。

“門診回基層”應有更多內涵,不能只剩下“就近就醫”這個看點。就目前來看,基層醫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有些方面也應該打造長板。最起碼在服務上,基層醫院就可以塑造特色。而在名醫培養上,基層醫院也應該有所追求,不妨培養幾個讓大醫院也佩服的“掃地僧”出來。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北青報:“就診首選基層”是一個積極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