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打造文旅精品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廣西發揮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文旅特色産品體系,加快傳統旅遊度假地轉型升級,建成一批文化旅遊精品景區,提升了文化旅遊産業競爭力。
一大早,家住桂林市靈川縣大圩古鎮的陽秀娟打開臨街兩個店舖,開始了一天的生意。大圩古鎮被譽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優美的自然風景與歷史建築相結合,成為古鎮特色。陽秀娟説,遊客欣賞漓江風景的同時,還可以觀看“彩調劇”“桂劇”等文化表演,民俗文化的融入讓古鎮煥發勃勃生機。
“我對巴馬長壽文化非常感興趣,特意過來探尋長壽‘秘訣’。”來自天津的遊客王桂珍説。據了解,巴馬全縣人口約30萬,目前仍健在的百歲老人有88位,高於“世界長壽之鄉”認定的每10萬人口中有7位的標準。巴馬瑤族自治縣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夏益發説,近年來,巴馬注重康養長壽文化培育,依託長壽資源發展健康旅遊産業,讓遊客感受長壽文化,體驗康養生活。
近年來,廣西多地打造文化旅遊相結合的新業態,加強文旅項目統籌推進,文旅融合新理念受到遊客歡迎。據了解,2013年至2018年,廣西旅遊接待總人數從2.47億人次增長到6.83億人次,旅遊總消費從2057.14億元增長到7619.90億元,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桂林是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桂林市文物局局長張明道表示,近年來,桂林以加快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為契機,不斷豐富旅遊內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靈川縣江頭村有“百年清官村”的美譽。近年來,江頭村以廉政文化為主題發展文化旅遊,如今已經成為當地廉政教育基地,每天遊客絡繹不絕。當地村民周智華説,他常用業餘時間無償為遊客講解當地的歷史文化。
南寧在推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中,強化規劃引領和産業聚集。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南寧利用自身優勢舉辦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孔子文化周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間的旅遊合作。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南寧旅遊總人數同比增長14.34%,旅遊消費同比增長23.58%。
廣西還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與文旅發展有機銜接,持續推動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與百姓共用發展成果。
桂林陽朔縣陽朔鎮雞窩渡村,一些村民在村中碼頭工作,有的還經營起民宿,村民莫龍珍説,“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把錢賺。”當地政府鼓勵村民參與旅遊開發,培育精品農業、養生度假等旅遊新業態。如今,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從事旅遊業,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1.8萬元以上。
中越邊境的靖西市新靖鎮舊州街,以傳統工藝品繡球聞名。靖西旅遊業轉型升級前,這項傳統手工藝並未給當地群眾帶來太多收益。如今,當地不斷加大對民族特色手工藝品開發,家家戶戶製作繡球成為舊州街一景。“現在我家繡球都是客戶主動來訂制,供不應求。”繡球製作者趙愛培説,自家繡球不僅賣到國內各地,還遠銷歐美。(記者林凡詩、黃慶剛)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廣西打造文旅精品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