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河北興隆:堅持綠色發展 厚植生態文明底色

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曾被劃為“清東陵後龍風水禁地”,封禁達254年。

這是一片綠色的土地,全縣森林覆蓋率71.25%,是京津周邊最大一塊綠地,是京津“涼島”和“天然氧吧”。

這是她的燙金名片:全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中國山楂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中國詩詞之鄉、中國避暑休閒百佳縣、全國深呼吸小城100佳……

2019年11月14日,國家生態環境部正式命名第三批84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興隆縣被授予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這也是河北省首個獲此榮譽稱號的市縣。

這是對興隆縣持之以恒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的最好褒獎。

立足生態優勢,堅定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興隆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最南端,是河北省22個環京津市縣之一,是環首都14個重點縣之一,也是承德市唯一一個既環北京又環天津的縣。縣域總面積3123平方公里,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質山區縣,全縣總人口33萬人,轄15鎮5鄉、289個行政村。

“興隆縣毗鄰京津,承擔著‘京津冀’水源涵養、生態支撐的重要任務和歷史使命”。談及興隆縣的發展定位,縣委書記薛青松説道。

近年來,興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三大攻堅戰”部署,以“生態立縣”為首要發展戰略,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環首都休閒養生微中心”創建為載體,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和“承德兩區定位”,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成果。2019年,全縣PM2.5平均濃度達33微克/立方米;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達到或好于考核標準,其中入京墻子路斷面達到Ⅰ類水質;森林覆蓋率達71.25%,位居華北縣區首位,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興隆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守“重商、崇文、厚道、誠信”的興隆精神,搶抓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機遇,立足全域旅遊主戰場,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高品質完成貧困縣脫貧摘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市前列。截至2018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3.3%;全部財政收入11.07億元。

在此基礎上,興隆縣主動抬升標準,確立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更高目標追求,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樹起生態文明建設新標桿。對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六大領域十項任務,34項考核指標均達到規定標準。

堅持生態優先,構建科學持續的發展體系

“興隆縣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全局性、戰略性的頭等大事,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有效投入力度,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障體系,努力構築綠色發展新優勢。”薛青松説,守護好生態環境,便是守住了興隆發展的根基。

興隆縣吹響建設生態之城的集結號,縣委、縣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環境保護責任扛在肩上。

興隆縣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特徵,科學編制了《興隆縣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規劃》和《興隆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實施方案》,以建成生態環境優美、城鄉結構合理、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富裕安康、社會全面進步的國家級生態縣為工作目標,深入落實規劃設計,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援。同時,堅持“資金整合,優先使用”的原則,通過財政投資、政府融資、爭取項目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等多種方式,近3年來,累計投入各類環境整治資金30多億元,重點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農村衛生改廁、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生態修復等一大批工程項目建設,改善了環境基礎設施,提升了環境承載能力,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該縣堅持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作為統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定位為各級的“一把手”工程,全面推進創建工作落實。創建以來,堅持換屆換人、不換機構,做到班子不散,工作不斷,勁頭不減,保證了創建組織領導工作的連續性,全縣上下形成了“分層管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有力推進創城工作有效落實。

強化督導考核。嚴格落實環保屬地主體責任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原則,逐一落實工業園區、鄉鎮街道、相關部門和單位環保工作職責。同時,堅持督查結果通報制,對有關單位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落實情況開展督查督辦,確保年初承諾不動搖,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結、年底交總賬不動搖,做到目標到人、任務到人、責任到人,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硬任務和工作考核的硬指標。

堅定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建設的産業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徑,在興隆縣正伴隨著生態文明的建設進一步明晰。

産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依託豐富礦産資源,一段時間,興隆以煤、金屬、非金屬礦山開採、加工作為主導産業,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縣委、縣政府果斷轉變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三産比重逐漸優化。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去産能、補短板、調結構”主導方向,堅決淘汰環保不達標礦山企業,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礦山企業改革升級,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三産比重由2016年的25.2:44.8:30調整到2018年的25:39.4:35.6,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雙贏結果初步顯現。産業效益大幅提升。堅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嚴格落實環境準入制度,從嚴審核項目,將環境有污染、單位能耗高、科技含量低的項目排除在外,瞄準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相繼引進安旭新能源汽車、北京思泰嘉業等一批效益高、環保好的優質項目。

旅遊産業蓬勃發展。對標承德市“一核、兩帶、五大板塊、六個旅遊度假區”旅遊産業佈局,借助舉辦承德市首屆旅遊産業發展大會契機,以生態觀光、山水體驗、休閒康養、民俗風情等業態為重點,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一批新業態、新景區相繼投入使用。2018年,接待遊客43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53億元,僅用兩年時間,主要指標就翻了一番,以生態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稅收佔比達到60%。

正如薛青松所説:“興隆憑藉良好的生態基礎和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生態環境體系不斷完善,生態優勢進一步凸顯,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域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堅決鐵腕治污,打贏生態保護攻堅戰

興隆縣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法規、條例,以“三大攻堅戰”為重要抓手,以打造生態宜居城鄉環境為目標,不斷強化治污舉措,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大氣環境好中向優,嚴格落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各項舉措,PM2.5濃度由2014年的81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8年的39微克/立方米,下降率為52%,位列環京津縣區之首。今年1-9月,大氣綜合指數為4.24,同比下降3.6%,PM2.5平均濃度達到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二級以上優良天數201天,佔比73%,同比增加26天。所有在建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和“兩個全覆蓋”要求,全部安裝PM10線上監控設施,工業企業料堆、城市裸露土地和露天礦山整治力度持續加大,揚塵得到有效治理;城區主要街道實現機械化清掃,國省主幹線及重點路段道路揚塵得到有效管控;集中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縣內“散亂污”企業實現動態清零,2017年以來,共整治“散亂污”企業209家;制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實行重點行業錯峰生産、錯峰運輸、加大重點區域清掃保潔力度等措施,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能力穩步提升,有效緩解了極端天氣造成的空氣污染。

水資源環境不斷改善。按照“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長短結合、系統治理”的工作思路,抓重點、找差距、補短板,堅持治水和保水相結合,全縣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出境水質穩定達標,整體水環境品質在全省位於最優行列。以大杖子、墻子路、平安堡等斷面以及柳河、泃河、灑河等河流為重點,治理小流域14平方公里,實施第二污水處理廠、柳河環境綜合治理等工程,有效確保了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拆除保護區範圍內4家經營性農家院和1處違建,對畜禽養殖、旅遊餐飲、居民生活污水實施分類管控,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針對霧靈山、上石洞、六道河、陡子峪、青松嶺5個臨京津生態環境敏感鄉鎮,開展臨京津區域環境編制,為京津水源保護,提供有力支撐。

土壤治理全面啟動。以固廢排查整治為起點,打響凈土保衛戰,持續加強固體廢物污染管控,制定實施了《興隆縣固廢綜合利用實施意見》,開展危廢風險隱患大排查專項行動,全縣醫療廢物、廢水實行法人代表責任制;投資1.82億元,實施了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工程,採取“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模式,年內實現全域垃圾無害化處理;在全縣範圍內推廣果園自然生草栽培模式,加大除草劑使用危害宣傳和整治力度。對禁養區、限養區畜禽養殖進行拉網式排查,加強限養區和沿河養殖戶的監管,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生態文明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永遠都是進行時。興隆縣將堅定不移走生態立縣、綠色發展之路,通過建設生態文明、打響生態品牌,實現環境指數更高、城鄉形態更美的生態現代化。”談及全縣生態文明發展前景,薛青松態度堅定。

(李小宇 趙震)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河北興隆:堅持綠色發展 厚植生態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