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

拓寬致富路 打開脫貧門 寧陜縣發展産業促增收

“我今年種植了魔芋6畝多,除了留下魔芋種外,賣了2千多元。天麻栽了5000多斤種子,能翻2萬多斤,目前翻了1千多斤,賣了1萬多元,光天麻一年下來可以賣20多萬元。”10月27日下午,當記者問到産業發展情況時,梅子鎮生鳳村青龍組51歲的杜孝德高興地説,他還栽了700多斤豬苓種子,靠著這幾項農業産業,前幾年脫了貧。

2019年以來,圍繞整縣脫貧目標,寧陜縣全縣上下樹立抓産業穩脫貧理念,出臺産業扶持政策,到府開展技術服務,建立帶貧益貧機制,依託經濟主體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突出林果、藥菌、特色養殖、有機農産品種植發展特色産業,農業産業成為打開脫貧門的金鑰匙。

到府技術指導增信心

“多虧了你們到府指導,我今年新養蜂40箱,收蜜近300斤,價值1萬5千元。養牛5頭還沒賣。”皇冠鎮興隆村貧困戶左安貴,在談到養蜂業時,説開始不敢養,怕養不好賠錢,後來在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幹部的到府指導下,增加了發展信心,養蜂有了好收入。還有皇冠鎮興隆村貧困戶葉連國,今年養蜂150箱,本人介紹純收入2萬多元,像這樣靠技術服務發展産業贏得收入的貧困戶還有很多。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對於山區農業縣來説,農村群眾小康除了外出務工,農業産業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寧陜縣農業部門深知,産業好不好,技術是根本。

今年以來,寧陜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針對群眾技術水準參差不齊的現狀,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人才資源,結合農業産業“110”技術服務體系,聘請5名省市專家為首席專家,組建了魔芋、特色養殖、水産、食用菌、中藥材五個産業技術專家組和四支特色農業精準扶貧技術服務團隊,結合農技推廣體系項目,在職業農民中聘請了9名特聘農技員,在四支隊伍和鄉土專家中聘請了163名産業發展指導員,建立了産業指導員管理臺賬,充實了技術服務專業隊伍,採取科級領導包片、技術幹部包村、産業指導員包戶的方式,結合群眾需求,逐村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各類培訓。

2019年開年伊始,縣農業部門就舉辦了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提高職業農民科技素質,以職業農民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産業。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批分片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實現了到府技術服務全覆蓋。上半年,全縣累計開展産業脫貧技術服務培訓220場次,累計覆蓋群眾2105戶,3218人次,共發放産業脫貧技術服務110明白卡3000余份,發放種植、養殖實用技術讀本2800本,發放草地貪夜蛾蟲害防治宣傳畫1200余份。技術服務培訓涵蓋中蜂、中藥材、食用菌、畜牧養殖、魔芋等多項主導産業技術。

經營主體帶貧益貧全覆蓋利益聯結促雙贏

“我參加了肖成波的合作社,種植有機大米7畝,收入17000余元,養豬五頭,收入2萬元,養蜂6箱,收入1000余元。”筒車灣鎮海棠園村廖柏成,今年60多歲,因嚴重結核病致貧,在農業部門和筒車灣鎮、海棠園村的關心下,他加入了合作社,産業發展情勢不錯。

為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早日脫貧,寧陜縣建立了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縣政府出臺了規定,新通過初級職業農民認定的一次性獎補1000元;新通過家庭農場、林場認定且帶動貧困戶5戶以上的,一次性獎補5000元;新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縣級示範社認定,且帶動貧困戶10戶以上的,一次性獎補2萬元;新通過市級示範社認定且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一次性獎補5萬元。對通過省市龍頭企業、園區認定且帶動規定貧困戶數的給予相應的獎補。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的標準,是簽訂有固定用工和土地林地流轉,或訂單,或入股、合作等協議,並且貧困戶從經營主體獲得的家庭綜合收入,每年不低於1.2萬元,或長期流轉資源收入每年不低於4000元,或務工收入每年不低於1萬元、入股分紅每年不少於2000元,或回收訂單産品産值每年不低於6000元,或合作純收入每年不低於4000元。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捆綁,讓貧困戶抱團取暖,實現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雙贏。

2019年,寧陜縣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採取流轉資源、入股分紅、訂單回收、勞務合作等方式帶動貧困戶2838戶8507人,大大促進了産業脫貧。

政策扶持添助力

“為了抓好農業産業發展,我們縣堅持實行‘一套規劃方案、一套班子人馬、一套獎補辦法、一套産業臺帳、一支技術隊伍、一批經營主體’的‘六個一’工作機制,打好産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寧陜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主要負責人張志清説。

脫貧攻堅戰以來,寧陜縣編制了《寧陜縣特色産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18)》,出臺了《寧陜縣2017-2020産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寧陜縣2017—2020年貧困村産業園區建設規劃方案》《寧陜縣農業産業振興“十百千”工程實施方案》,各鎮村也編制了産業脫貧規劃。

圍繞“果、藥、菌、畜”四大主導産業,分別成立了以縣級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産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 由主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産業脫貧辦設在縣農水局,由局長任主任,扶貧、旅遊等重點單位分管副局長任副主任,抽調4名幹部專職辦公。全縣所有貧困戶都有幹部包幫,具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每戶都制定了産業精準幫扶措施。針對貧困戶制定了《寧陜縣産業脫貧扶持獎補辦法》,針對脫貧産業印發了《2017年農業特色産業獎補辦法》《2017年食用菌産業發展獎補辦法》《寧陜縣林果産業獎勵扶持辦法》,針對縣級經營主體制訂了《寧陜縣農業園區認定辦法》《寧陜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評選辦法》等,為進一步推動全縣産業發展,2018年對獎補辦法作了修訂,制定出臺了《寧陜縣産業脫貧獎扶辦法(暫行)》《寧陜縣食用菌産業提質增效獎扶政策規定》等激勵性政策。對所有發展産業的貧困戶建立到戶産業發展臺賬、中長線産業發展臺賬、當年退出戶産業臺賬,非貧困村建立到村産業發展臺賬,並建立了經營主體和帶動貧困戶産業發展臺賬。整合系統技術力量,吸收實踐經驗豐富的職業農民組建了一支特色農業精準扶貧綜合技術服務隊,逐村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各類培訓。

“六個一”機制有力推動了産業發展,截至目前,新建或擴建農民新型經營主體82個,全縣累計農業各類市場經營主體336個,其中龍頭企業12個,縣級以上農業園區40個,合作社259個,家庭農場45個。2019年培訓認定初級職業農民200人,培育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6個,市級龍頭企業3個。全縣有産業的貧困戶6093戶19007人,佔總貧困戶戶數的84.2%;有中長線産業的貧困戶5627戶16971人,佔比77.2%;2019年全縣完成脫貧2458戶4780人,通過發展産業脫貧837戶2514人,兌付到戶産業獎補2376戶8676人805萬元,涉農整合資金3648萬元為全縣6080戶貧困戶配股並實現分紅,投資5638.5萬元建設産業園區60個。

“2019年已經賣出80余頭生豬,毛收入20萬元,凈利潤8萬元。現存欄能繁育母豬23頭,肥豬3頭,小豬6頭。爭取明年收入更高!”梅子鎮安坪村四口之家的馮傳友,通過在家發展養豬産業,2018年已經實現了脫貧。(通訊員 王文紅)

來源:西部網-陜西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拓寬致富路 打開脫貧門 寧陜縣發展産業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