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專訪陜北礦業董事長吳群英:打造“二優三商”新煤企

編者按:為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國資國企砥礪奮進、改革創新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貫徹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於國有企業穩增長和高品質發展決策部署,中共陜西省國資委委員會、陜西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決定聯合開展“改革創新 對話國企——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講述陜西國企故事,傳遞陜西國企聲音。

近日,“改革創新 對話國企——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採訪組專訪了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群英,就該公司發展戰略、科技創新、企業文化及高品質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吳群英稱,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緊緊圍繞“二優三商三打造”總定位,以高端一流為發展方向,全面建設行業領先、世界一流的新型煤炭企業。

1

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群英接受採訪組專訪。賀冬鵬/攝 

記者:請先簡要介紹一下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

吳群英陜北礦業公司是陜煤集團在陜北國家能源基地規劃建設的大型煤炭生産企業。公司下屬八個煤礦,一個生産服務公司,一個科技孵化公司。公司現有7600多名職工,140多個黨支部,2117名黨員,這是我們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力量。我們公司的煤炭産能7000萬噸,煤礦生産服務能力2億噸。2015年—2018年每人平均年産原煤1.1萬噸,居中國首位,世界第二。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煤炭行業的特性,確立了一個“二優三商三打造”的核心業務。我們不但經營煤炭産品,還經營煤礦生産服務産品,同時還經營煤炭的知識、科技産品,由此形成了一個全“煤”字的經營鏈,就不是簡單的“挖煤、賣煤、數錢”這麼一種單一的生産經營模式。公司2017年獲得了“陜西省品質獎”,2018年獲得了“中國工業大獎”,2019年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記者:您剛才提到公司確立了“二優三商三打造”的核心業務,具體指什麼?

吳群英黨的十九大以後,進入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我們企業從2014年就開始轉型升級,也經過了多次探索。在推行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必須聚焦自己的核心業務,所以就確定了一個“二優三商三打造”的發展戰略。

“二優”的第一個“優”,是資源稟賦發揮優,陜北地區的資源和條件很好,這麼好的資源和條件,如何讓它能夠給社會提供好的産品,這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個“優”,是全要素生産率優,作為一家企業,它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從人力資源、技術資源,或是地質資源等,每個生産要素讓它發揮出最好的、最高的生産效率,就是我們所説的全要素生産率“優”。

“三商”的第一個“商”,是聚焦煤炭潔凈産品定制化的供應商,就是煤炭生産出來以後,我們根據不同的用戶、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品類、種類的煤炭産品;第二個“商”,是煤礦生産綜合服務方案的解決商,我們著力解決煤礦的生産服務問題,所以我們有63種服務産品實現功能表化,你點菜,我們可以所有打包服務;第三個“商”,就是煤炭科技孵化轉化的平臺商,我們搭建了煤炭科技專業孵化器公司,專門做煤炭行業科技創新的孵化轉化。

再來説“三打造”,一個就是打造中國礦工的創先隊;二是打造煤炭“三個經濟”示範礦區;三是打造煤炭工業現代版的中國“魯爾”,打造中國未來礦區的“雄安”,打造煤炭産業經濟的“達沃斯”。這就是我們“二優三商三打造”的核心業務,也是我們的總定位。

2

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

記者:在今年9月26日召開的全省市委書記穩增長工作會上,胡和平書記強調,要千方百計穩定工業增長,加快釋放煤炭等優質産能。陜北礦業公司作為大型煤炭生産企業,如何落實省委、省政府相關指示精神,確保産能和産值穩定增長?

吳群英省委召開會議後,陜煤集團在第一時間召開了專題會進行了安排部署,有二十多項內容。作為陜北礦業公司來説,要解決好兩個層面、三個方向的問題。

第一個,我們通過組織管理和技術進步來實現當前經營單元的高效經營,充分釋放優質産能,為穩增長作出努力;第二個,我們還有兩個新建的礦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儘快釋放優質産能;第三個,我們還在籌劃,未來在“十四五”期間,成為陜西煤炭的一個重要增長基地。

那麼穩增長,應該是“穩定+增長”。穩定的核心是安全、環保,我們嚴格執行安全規程、生産標準化,全面加強安全和環保的管理。為此我們有二十余項具體措施來推進,確保既要穩定又要增長,既考慮當前發揮出最佳效益,也要考慮以後的可持續增長。

3

記者:我們了解到,2015年-2018年,陜北礦業公司每人平均年産原煤1.1萬噸,居中國首位,世界第二。這樣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

吳群英“每人平均年産1.1萬噸”指的是我們陜北整體礦區,包括八個單位的平均水準。當然在咱們國家個別礦井也能達到,但是作為整體礦區,我們是第一家。這個是如何實現的呢?具體來説,我們主要以三個方面為抓手。

第一,聚焦主責,黨建引領發展。我們通過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引領,確保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非常明確的,所以在方向上不能出現偏失,這是主責問題。

第二,聚焦主業,堅定高品質發展道路。在高品質發展道路這一塊,我們有一個“六化”的發展路徑。其一是開採“三無”化。就是無煤柱,無掘進工作面,無人化。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有效地將煤炭開採出來,而且非常安全,投入人員和設備也少,降低了成本。其二是生態立體化。為什麼叫立體化?以前企業生産一般都講究環保達標排放,那麼我們就跳出達標排放這個概念。我們的生態工作,就是將井下生産、地表沉陷、水資源保護,以及空氣品質、地面植被恢復結合起來,從地表到開採層再到地下生産及廢物利用,實現了一個全鏈條的生態立體化。其三是産品功能表化。客戶有什麼需求,我們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産品,以最有效的産品供給服務最需要的用戶。其四是全員創客化,解決內生動力問題。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所以我們實施全員創客化管理,也就是“人人都是創客,事事皆可創新”。我們每年設置8000萬元的創客創新薪酬,誰創造得多,誰獲取的收益就多。其五是運營數字化。現在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非常快,那麼我們一個礦區九個單位如何作為一個整體來經營?我們就走數字經濟道路。各部門之間的墻要推倒,企業之間的墻要推倒,作為一個整體經營單元,這樣使各個資訊渠道是暢通的,各個鏈條是智慧化和綠色的。其六是黨建標準化。我們大力推進黨的全面建設,構建了一個“一軸五驅”的黨建體系,把它連起來、串起來。這是我們高品質發展的優化路徑,以此推動企業管理水準不斷提升。

第三,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在經營實踐中發現,必須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想高品質發展,不是靠一項技術或者一個管理模式就能實現的。我們實施了“六五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六”是六大結構,“五”是五力修煉,“四”是四類價值,六大結構調整抓升級,五力修煉抓轉型,四類價值管理抓常態。具體來講,“六大結構調整”包括市場結構、産品結構、工藝技術結構、勞動及用工結構、管理運作結構和成本結構,就是通過結構性改革,把以前低端化的模式打掉。“五力修煉”是新技術力、新方式力、新要素力、新模式力、新供給力,就是用新的思路把管理、技術都武裝起來。“四類價值管理”就是做實價值增長點、止住價值流失點、激活價值僵屍點、消除價值無效點。

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工作,整體按照高品質發展的方向,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動力,來聚焦內生動力、聚焦世界一流目標,以此來推動發展,實現“每人平均1.1萬噸”的成績。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潛力,正在朝著每人平均産煤2萬噸/年的目標努力。

4

陜北礦業職工在生産一線探討研究創新項目

記者:剛才陜北礦業實施全員創客化管理,“人人都是創客,事事皆可創新”具體是怎麼做的效果如何?

吳群英我們認為,沒有創新,企業的GDP增長就是零;沒有創新,總有一款危機適合你。所以,我們用創新來解決內生動力的問題。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個叫做“創新樹”的生態體系,分別由“根、主幹、枝幹、葉和果、土壤、陽光雨露”六部分組成。作為高層管理者,抓重大項目的創新,部門、科室層面抓分管業務的創新,每位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也要創新,共同構成了一個創新體系。

我們用機制來保障創新,構建全員創客體系。首先我們給職工提供創新的硬體條件支援;第二是通過薪酬體制設計來推動;第三我們也設置了一個目標任務,每一家單位,三年之內打造一名千萬級創客,十名百萬級創客,一百名十萬級創客,剩下的人人都是能夠創造一萬元效益的創客。這個是指一年內通過創新帶來的效益能達到千萬元、百萬元、十萬元或一萬元。通過機制保障、硬體支援、目標設置等,來推動整個公司、全體職工進行科技創新。

通過這幾年的實踐,首先我們創新的檔次提高了,不再局限於以前的小改革、小創造、小發明瞭。2016年以來,我們累計完成創新項目8100余項,完成科研項目116項,核心智慧財産權20余項,技術成果鑒定獲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國內先進技術共有70多項,打造了15項煤炭行業第一。其次也增強了全員的創新熱情和自信,大家越來越相信自己會創新,能創新,願意創新了。以檸條塔煤礦為例,去年有7位同志通過創新這一項就獲得了10萬元以上收入,有70多位同志收入增加了5萬-10萬元不等。2017年、2018年,我們礦區創造的利潤均達到了110億元,今年因受外部環境影響,預計能夠實現利潤90億元。

我認為通過創新體系的實施,既培育了人才成長,推動了創新型企業建設,也為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我們煤炭人應有的努力,不能讓煤炭人拖了國家高品質發展的後腿。(高崗 陳榮 陳穎)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