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北青報:推進區塊鏈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

在一起網路侵權糾紛案件中,對於被告未如約履行調解協議的行為,原告10月28日通過點擊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電子訴訟服務平臺的“未履行完畢”按鍵,使該案一鍵進入了執行系統。此案也是全國法院系統首例採用區塊鏈智慧合約技術實現的執行“一鍵立案”。(10月29日《法制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10月24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用模式,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法院系統,傳統執行立案步驟包括:確認是否按期履行,核對申請執行期限,申請執行,填寫、上傳當事人資訊、執行申請書、執行依據等資訊材料。這裡,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首開先河,“一鍵點擊”直接完成執行立案,使“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落到實處,為群眾帶來了更高效的司法服務體驗,值得點讚期待。

區塊鏈作為一項能夠創建分佈式加密賬簿的技術,不僅改變了網際網路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借力區塊鏈技術實現執行“一鍵立案”,為“執行攻堅戰”送出了一記漂亮“助攻”,標誌著司法區塊鏈智慧合約應用的切實落地,意味著鏈上數據與鏈下司法資訊系統的深度融合利用。目前,雖然“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已經如期實現,但是各地法院的執行案件數量巨大,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存在,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不僅需要法院系統付出不懈努力,還需依靠現代科技提供強有力的助攻。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的第11條認可區塊鏈作為收集、固定和防篡改數據的技術手段。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最核心的問題是數據在不同機構、不同部門之間共用的問題。利用區塊鏈技術,取證方式豐富且便捷,當事人可通過超連結存入電子證據,在訴訟中可隨時調用,而且存證公開透明、證據穩定性高,能夠有效解決取證難、認定難等問題,減少法官在證據真實性上判斷的時間,節約庭審舉證、質證的時間和成本,提升審判、執行效果。

當然,區塊鏈技術不止是用於為“執行攻堅戰”提供助攻。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法院貫徹落實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精神專題會議提出:要以強化資訊技術深度應用為支撐,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現代科技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用區塊鏈技術為司法業務賦能是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的必然選擇,勢在必行。但實踐中仍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比如,取證技術、取證環境影響證據採信度;私鏈節點數據過少帶來不可信風險。怎樣保障電子證據的真實可靠以及不同區塊鏈生態之間的跨鏈連接、安全、隱私保護、標準的制定等難題。期待各地各級法院都能像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這樣,發揚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勇於第一個“吃螃蟹”,積極探索新舉措,破解司法區塊鏈建設中的各項難題,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為其他地方提供借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區塊鏈技術的整合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産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推進區塊鏈等現代科技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既是一種大勢所趨的行動,更是一場觀念上的革命。相信各地各級法院一定會進一步增強司法區塊鏈建設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完善制度設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司法區塊鏈建設進程,讓科學技術繁榮發展的機遇和成果更好地為司法的文明進步提供助攻,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北青報:推進區塊鏈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