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定邊土雞蛋脫貧記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我們的土雞蛋現在一斤賣到了20塊錢,市場上還供不應求。”在定邊縣石洞溝鎮鄭寨子村林下散養基地,被稱為“養雞書記”的高瑞鴻手捧著一籃子土雞蛋向記者“炫耀”。

不遠處,用鐵絲網圍起來的400畝林子內,兩萬多只不同種類的雞正在咕咕咕地覓食,顯得很悠閒。這些雞,是鄭寨子村全體村民的致富希望。

1

村民正在養殖場內喂雞。賀冬鵬/攝

村裏辦起了集體經濟合作社

鄭寨子村地勢平坦、交通便捷,但土地貧瘠,曾經是一個貧困村。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77戶1402人,建檔立卡貧戶34戶128人。

榆林市稅務局是鄭寨子村的對口幫扶單位。2018年初,32歲的稅務幹部高瑞鴻主動提出要去基層扶貧的要求,經過該局黨委考察,其被正式任命為鄭寨子村第一書記,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扶貧必須要有産業,只有産業扶貧才能實現‘造血’功能。”高瑞鴻説,鄭寨子村歷來有養殖傳統,經過市場調研、入戶走訪、徵求村民意見後,大家一致決定養雞。養雞先辦合作社,搞集體經濟,戶戶有股份,人人要參與。

這一決定得到了幫扶單位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幫扶單位代34戶貧困戶每戶入股5000元,代全村農戶集體入股17萬元,共計34萬元;32位職業農民和村民入股40萬元;石洞溝鎮人民政府為合作社爭取精準扶貧扶持資金15萬元。由此,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啟動資金達到了89萬元。

2018年11月,鄭寨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正式成立。

2

“養雞書記”高瑞鴻向記者介紹養殖場的發展情況。賀冬鵬/攝

把林子圍起來生態散養土雞

養雞怎麼養?如何做出特色産品?合作社管理者們給出的答案是:生態散養,做有機産品。

陜北地區普遍地廣人稀,鄭寨子村也不例外。該村擁有總土地面積66919畝,其中林地面積佔到28692畝。把這大片的林子利用起來,既節省了雞舍建設費用,又發揮了林地價值,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態散養方式有利於雞的生長和産出優質産品。

記者在養殖基地看到,在一片佔地400畝的雞場內,散養著多個品種的雞。據高瑞鴻介紹,目前雞場內共養殖五黑一綠烏雞、貴妃雞、珍珠雞、青腳麻、良鳳、海蘭灰、京粉、京紅等各類雞種近3萬隻。

今年48歲的村民吳敏是一名中級職業農民,她與另外兩名村民一起餵養著這群雞。她説,散養雞運動量大,飼養密度低,生長環境好,食用青草、玉米、昆蟲等食物,能夠保證雞蛋和雞肉無藥物殘留、無污染、無激素,産品安全放心。

據了解,該養殖場目前産出白、紅、綠三個顏色為主的生態土雞蛋,預計年産蛋120萬顆,年收入150萬元。

3

在這片400畝的林子裏,散養著2萬多只不同種類的雞。賀冬鵬/攝

創建自有品牌 讓村民富裕起來

“我們現在已經註冊了‘沙林源’商標,提交了有機認證,我們要做土雞蛋的高端品牌。”高瑞鴻説,由於“沙林源”土雞蛋的品質好,市場反饋很好,雖然售價比普通雞蛋高了不少,但也供不應求。土雞蛋成為了鄭寨子村脫貧致富的金雞蛋。

高瑞鴻告訴記者,合作社還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養雞數量,預計2019年底達到3萬隻,並且將雞蛋銷往全國各地,徹底改變鄭寨子村的經濟發展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讓全村農民真正富裕起來。

據了解,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鄭寨子村先後成立了村互助資金協會、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全村每人平均收入從4800元提升到8300元。現已成功脫貧32戶126人,未脫貧2戶2人,因其無勞動能力,擬進行兜底保障。

記者了解到,定邊縣創新産業扶貧格局,堅持把培育壯大富民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扶持貧困戶建設塑膠大棚、發展馬鈴薯産業、購買農機具、代繳種植保險、補貼畜牧養殖和種植畜草等,切實做到産業項目覆蓋到村、受益到戶。(高崗)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