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四卜樹村:一個貧困鄉村的振興範本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今年82歲的呼二則,在搬進新家之前,已在黃土溝壑之間的窯洞和土坯房中生活了近80年。2015年,四卜樹村整村移民搬遷,呼二則一家六口搬進了水暖電氣齊全的二層“小洋樓”。説起生活條件的巨大變化,呼二則顯得很激動。
“以前在老村住窯洞,住土坯房,條件艱苦得很,現在日子跟以前比是天上到地下。”呼二則坐在自家沙發上笑著跟記者説道,這套300平米的大房子是由村裏免費分配,而這得益於近幾年該村的新農村建設。
呼二則激動地講述搬遷帶來的生活變化。賀冬鵬/攝
氣派的裝修、整潔的房間、明亮的窗戶下柳樹隨著秋風搖曳,眺望遠處是成排連片的房屋,生活廣場上村民坐在椅子上聊天……四卜樹村一副美麗宜居的新農村新氣象展現在採訪團眼前,拉開了神木市鄉村振興的精彩帷幕。
“四卜樹曾是挂了號的貧困村”
獲得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稱號的四卜樹村,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但在2011年之前,三鎮交界的四卜樹村以種植業為生的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五溝八叉”的山溝裏,地勢崎嶇、信號不暢、地廣人稀的發展條件成為進一步發展的桎梏。
“四卜樹曾是挂了號的貧困村,村內基礎設施差,村民出行困難,農副産品也沒有銷路。”搬進移民新村的村民説,當時的四卜樹存在包括村集體有大片荒沙地,各小組界限不清導致土地利用率極低,以及與四道溝、中咀峁村存在多年土地糾紛等各種問題。
四卜樹村黨支部書記杜卡田正在介紹四卜樹村基本情況。賀冬鵬/攝
“發展先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四卜樹村黨支部書記杜卡田説,當時四卜樹村發展條件很差,村兩委班子經多次協調先解決了土地糾紛問題,後整合土地歸村集體所有,打牢村莊發展基礎後,開始了四卜樹村大刀闊斧的鄉村振興改革探索。
“産業興旺是重點”
為解決矛盾不斷的土地問題,四卜樹村決定將各小組200米內的土地劃歸各小組所有,200米以外的土地全部收歸集體,共計3萬多畝的荒沙地歸村集體所有,徹底理清村集體土地使用許可權,為村莊以後發展奠定了基礎。
“村子要發展,必須把行路難問題解決好。”杜卡田表示,土地糾紛解決的下一步就是修路。2012年開始,四卜樹村新修水泥路2.7公里,解決了150多人出行難的問題。除此之外,受煤礦開發影響,四組村民的老舊式土窯洞逐漸成為危房,2013年10月該村四組92人整組率先搬入劉家窯新村。
如今的新村共建設了320套氣派的二層小洋樓。賀冬鵬/攝
土地糾紛解決了,路通了,許多村民的生活來源卻無法保障。為解決這一問題,2012年流轉土地2860多畝,西溝近郊農業示範園和農民實用技術學校雙雙落戶,招商引資天兆畜牧養殖公司和富源通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八家民營企業,建設日光溫室蔬菜大棚60畝、李海剛苗木培育和蔬菜大棚80畝,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時也讓四卜樹村逐漸“聲名鵲起”。
“引鳳而棲”的四卜樹村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重要是要解決全村人的住房問題。2013年,四卜樹村構思出一幅美麗鄉村建設的藍圖——由村集體出資,建設新農村,開啟了四卜樹村的“美麗鄉村”創建之路。
“村民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
“現在不一樣了,村民們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住上了大別墅,我們不用離開農村老家,就能過上城裏人的生活!”在四卜樹移民新村,村民樂呵呵地説。村民居住分散、人居環境差的現實情況下,四卜樹村“兩委”將全村1056人整村集中搬遷到“四卜樹和諧新村”。
俯瞰新村,全村新房屋整齊劃一。杜旭濤/攝
據了解,新村總投資8290萬元,建設別墅138套、單元房144套、商鋪38套,紅白理事大廳、文化活動廣場、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天然氣、光纖、村集體供暖等設施一應俱全,村民享受社區化服務。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建設,如今興旺的産業,為四卜樹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城鄉融合的村容村貌,讓四卜樹村更加生態宜居。新農村建設之路也是一條美麗鄉村振興之路,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在四卜樹村一步步變為現實。
“我希望過幾年人們再來四卜樹,能看到漂亮的新農村晚上燈火輝煌,白天在藍天下孩子圍著老人嬉戲玩耍,現代農牧旅遊觀光農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不是四卜樹村人,也會想在這裡生根發芽……”杜卡田笑著向記者描繪未來的四卜樹村景象。(陳榮)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