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神木:企業扶貧助力鄉村高品質脫貧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神木市欄杆堡鎮的張家坬村、西寨村是兩個貧困村,因地理位置、人口資源和交通條件等原因,脫貧難度很大。為確保貧困村按時退出,神木市委、市政府動員企業積極參與扶貧工作,承擔社會責任,有力加快了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西寨村牛圈梁養殖場,現存欄西蒙特爾種牛57頭,設計養殖規模200頭。杜旭濤/攝
西寨村壯大集體經濟跨過“貧困坎”
欄杆堡鎮西寨村是神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耕地面積達9880畝,産業以傳統耕作和飼養牲畜為主,現在村內居住人口還不到200人,地廣人稀。如今,該村利用當地地理、産業優勢,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解決貧困戶就業等措施,實現高品質脫貧。
“去年三月份這個地方還是不毛之地,我們駐村工作隊利用七個月的時間,建成規模化的養殖場,開始發展養牛産業。”據西寨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永勝介紹,西寨村註冊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劃分人頭股、資金股、土地股、公益扶貧股等形式讓農民變成“股民”,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也填補了該村村集體經濟的空白。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神木市廣泛動員企業積極參與扶貧,承擔社會責任。為確保貧困村按時退出,神木市委、市政府綜合研判,決定由神木市創威煤業結對幫扶“欠賬”較大的西寨村。
王永勝説,2018年牛圈梁養殖場建成後,在神木市創威煤礦的幫扶下,合作社引進53頭西蒙特爾種牛,為村民創收奠定基礎。現經過繁殖存欄57頭牛,其中有54頭母牛,養殖場主要依靠母牛繁殖來盈利。
西寨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永勝介紹該村産業建設情況。賀冬鵬/攝
“今年,牛圈梁養殖場計劃用創威煤礦兌現的60萬元幫扶資金,繼續引進西蒙特爾牛,擴大養殖規模,爭取存欄達200頭以上,到時候預計年收入有60多萬元。”説起養殖場的規劃,駐村幹部王永勝言語間充滿信心。
西寨村有大片土地,大多種植雜糧或成為荒地,養殖場收購農戶的玉米秸稈、青貯草、高粱等農作物作為牛的飼料,增加村民的收入。此外,合作社在農技、用工等方面優先照顧貧困戶和困難家庭,解決一部分有勞能力村民及貧困戶就業,實現工資收入。
2018年,黃土地上的西寨村建成800平米魚塘,投入魚苗5000余斤,預計明年可出塘銷售。今年,合作社成立了西瓜種植基地,種植西瓜約90余畝,通過幫扶銷售賣出17萬斤西瓜,實現經濟收入15萬元。通過企業幫扶精準助力脫貧,西寨村集體經濟逐漸壯大,群眾後續生産生活有了盼頭。
張家坬村發展農業産業找準“致富路”
神木市企業幫扶脫貧工作開展以來,由楊夥盤煤礦、隆德煤礦結對幫扶的欄杆堡鎮張家坬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張家坬村駐村第一書記葉勝軍介紹,張家坬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合作社定位發展有機農業和鄉村旅遊兩大主導産業。圍繞著兩大主導産業,利用幫扶企業榆林市楊夥盤煤礦和華電隆德煤礦幫扶的優勢,累計投資近2000萬元,初步建成570畝山地蘋果園和張家坬村農業産業園。
張家坬村第一書記葉勝軍(左一)介紹村裏産業發展情況。賀冬鵬/攝
“按三年挂果五年豐産,預計到2022年,蘋果産量達300萬斤,預期年收入將會達到600余萬元,目前為止共實現經營性收入219.292萬元,實現利潤107.8383萬元。”葉勝軍説。
為持續發揮村集體經濟的“領頭羊”作用,提高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合作社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在山地蘋果園內套種西瓜、黑豆、綠豆、小米等有機農作物,種植1000畝有機苜蓿。
張家坬村山地蘋果基地預計明年可挂果。賀冬鵬/攝
在發展山地蘋果園的同時,張家坬村對官道峁小組原有280畝雜果園進行升級改良,發展林下散養雞、豬項目,聯合神木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寫生基地,發展觀光、採摘、旅遊等項目。
該村合作社以“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運作,解決了村裏20余人剩餘勞動力及12名貧困戶的務工問題。2018年,合作社為全村1593人發放了股權紅利,每人平均分紅495元。此外,該村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截至目前共為60戶貧困戶分紅11.04萬元。
産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神木市企業結對幫扶,讓黃土高原的山溝裏飛去“金鳳凰”,西寨村與張家坬村蒸蒸日上的産業,為黃土地脫貧致富奏響和諧樂章。(劉彬)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