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華陰市曉鵬村首創“四社一站”模式促鄉村“蝶變”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農興社、民安社、科技社……這可不是民間社團,而是陜西華陰市孟垣鎮曉鵬村在鄉村治理中探索出的新方法,該村首創“四社一站”模式,從産業到民風,從留守人員到調解村民矛盾,全方位治理農村問題,創出了一條華陰特色鄉村治理新模式。

農興社 讓鄉村美形成長效機制

曉鵬村地處華陰市東部臺垣地帶,是個缺水的村子。村裏第一書記延建華説,以前賣菜的都不進村,吃水要打300米深的井,生活條件很艱苦。

在2018年,曉鵬村卻獲得了“2018年度陜西省十佳最美鄉村”的稱號。這些年來,曉鵬村建設美麗鄉村的成果頗豐。走在曉鵬村的巷道裏,路面硬化,路邊栽有景觀樹,家家戶戶門口還有景觀圍欄,村子外觀變美了。

圖片1

曉鵬村內水泥路四通八達,村民家門口建起景觀圍欄。

但如何維持公共設施,保持美麗鄉村的面貌成了新問題。2018年8月份,該村在全市率先成立群眾組織的“農興社”,村民與“農興社”簽訂承諾書,共同維護公共設施和日常保潔,以此治理農戶門前“三堆”、私搭亂建、秸桿禁燒、亂貼亂畫等問題,衛生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農興社就是把過去的‘官治’變成了‘民治’,這套管理模式已入選《陜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案例選編》,周邊縣市多次來觀摩學習,我們的經驗和做法被全面推廣。”延建華説。

科技社 讓農業産業“一條龍”輸出

曉鵬村57歲的閆建榮,家裏有8畝地,近年來全部種起了菜籽。這些菜籽油剛榨出來,就被村上公司收走,作為“老菜油”品牌外銷,2018年閆建榮家裏賣出菜籽油700多斤,收入7000多元;春季油菜花開的時候,站在村裏的觀景長廊,能看到他家的油菜花。

普普通通的油菜,能在家門口變現,還能以“花海”的身份吸引遊客觀看,這歸功於村裏成立的“科技社”。

圖片2

曉鵬村生産的土雞蛋、獼猴桃等農特産品,均由公司統一收集深加工。

延建華介紹,科技社重點發展獼猴桃産業、核桃産業、油菜産業、大棚産業,同時打造油菜花海景區,如今已成功舉辦兩屆油菜花海節,吸引遊客20萬人左右。“最終我們要實現以産業發展促進鄉村旅遊發展,讓鄉村旅遊互補村民增收的夢想。”

據了解,村上招商引資的申農公司、恒定公司,對村民種植的農作物統一收集進行深加工及銷售,年均為每戶增收6000余元。這兩家公司與光伏發電公司、大棚果菜園一起,對全村57戶貧困群眾的産業和務工進行全覆蓋式幫扶。

民安社 村民監管村委會民心安穩

“給他低保了,為啥我沒有?我當了兵,沒拿到補貼,怎麼處理……在農村,這樣的問題太多啦,為了化解此類矛盾,我們就成立了‘民安社’。”延建華介紹,“民安社”也是民間化運營,由村裏能人、賢人、德高望重的人及協調溝通能力強的人組成,調節村民和村民、村民和村委會之間的矛盾。

圖片3

曉鵬村第一書記延建華向採訪團記者展示“民安社”調解糾紛的記錄。

“‘民安社’是群眾自發組織的,由村黨支部搭臺子,代表村民的意願,當村委會侵了村民的權,就由‘民安社’化解,要是再胡來,就要到紀委去。”,延建華説,糾紛經過妥善協調之後,給予“民安社”200元至500元費用,如果造成越級陳情,則處罰500元,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就能化解矛盾。

此外,村上留守婦女組成了紅色娘子軍巡邏隊,每到冬季,在全村巷道巡邏,以群防群治的方式震懾違法犯罪分子,維護曉鵬村治安穩定。

村風社 迷胡戲唱“醒”一村人

曉鵬村有一個迷胡劇團,全村老少都會唱幾句迷胡戲。61歲的苗改明擔任團長十來年了,最遠帶著劇團到山西去唱戲。

“迷胡戲是村裏老一輩人傳下來的,團裏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20來歲,三四人就能出去演出,老百姓婚喪嫁娶,都唱迷胡戲。”苗改明説,傳統的迷胡戲能一直唱下來,是因為過去村裏賭博嚴重,組織起來唱唱戲,在一起排練戲就不上桌打牌了。

圖片4

村民在巷道裏唱起迷胡戲,唱戲已融入曉鵬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村風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曉鵬村組織村上德高望重的村民、支部委員、赴鎮人大代表、黨小組組長組成的“村風社”,每家每戶擬家風家訓,再把各戶擬好的家風家訓製成銘牌,懸挂到大門口,促使每個家庭接受監督。

“村風社”每年舉辦評選一批文明村民、大孝子、好媳婦活動,起到公德示範引領作用,改善村裏風氣。同時,村黨支部投資修建的農民大舞臺,迷胡劇團,讓群眾的精神文化提升了,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黨員“急助站” 關心留守人員解群眾之急

近年來,由於曉鵬村外出務工年輕村民多,造成村上留守老人、兒童增多,一旦突發疾病,缺少急用現金。為解決這個問題,該村黨支部號召全村44名黨員捐贈了2萬元急助基金,成立了黨員急助站。

圖片5

曉鵬村“急助站”的急用資金申請單。

“老人或小孩晚上突發疾病,急需到醫院救治卻無現金,就可打救助站電話申請資金和救護車。急助基金管理為;從申請之日起一個月歸還,確實困難的群眾除去合療、大病保險報銷完後,剩餘基金不能歸還的可免,黨員可再次補充。”延建華説,黨員就是為民服務,把小事做實了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這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

在曉鵬村“急助站”,延建華打開備用藥箱,有酒精、紗布等常用藥,甚至還有速效救心丸,他説:“這個藥老人用得著。”

“四社一站”成為鄉村振興的組織保障

在曉鵬村“四社一站”,延建華一一拿出詳細分類的登記冊,急救借款單,調節矛盾處理單,環境衛生治理承諾書、合同書……通過“四社一站”,村級綜合治理一目了然。

早前,華陰市委書記李軍政曾在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上要求全市各鎮辦至少30%的村,推行曉鵬村“四社一站”管理模式,其中城中村要實現全覆蓋,逐步實現村級管理由傳統“官治”向“自治、法治、德治、民治”相結合轉變。

目前,孟垣鎮黨委、政府已在全鎮16個行政村全面推行“四社一站”管理模式,提升村級綜合治理成效,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村子是一個小社會,解決好每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讓每一個村民受益,就幹好了鄉村振興這件大事。(劉彬 圖/賀冬鵬)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