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陜西華陰:做強特色産業 助推鄉村振興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一走進位於華陰市孟垣鎮馮池村的菊花茶生産車間,一股撲面而來的清香讓人沉醉。從基地采收回來的菊花被製作成菊花茶,不久後就會成為人們的桌上飲品。菊花茶是馮池村的主導産業,也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所在。

1

菊花茶生産車間散發著清香的菊花茶。賀冬鵬/攝

馮池村距離華陰市區8公里,東出潼關、西望華山、南依秦嶺、北觀黃河,是一個“四季皆風景、處處可觀光”的美麗鄉村。

“鄉村再美,美在外表。要想內外皆美,則必鬚髮展産業,讓老百姓能掙到錢。”馮池村黨總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馮勇軍説。

馮池村因其自然條件適宜,歷來有種植茶菊、花椒、核桃等農作物的傳統。近年來,馮池村黨總支結合本村實際,提出了“一引雙帶三促”的發展思路,大力推行“黨支部+公司(基地)+貧困戶+股份”的發展模式,實現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促扶貧向縱深開展。

2

馮池村黨總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馮勇軍介紹該村産業發展情況。賀冬鵬/攝

2016年3月,馮池村引進社會資本,聯合本村70戶村民入股(其中貧困戶20戶),共同成立了華陰市大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要發展華山香菊、花椒、核桃的種植、加工、銷售及旅遊觀光産業。

據大豐公司總經理王戰明介紹,公司現有菊花實驗示範種植基地500余畝,已培育出“華山黃菊”、“華山白菊”、“華山金絲菊”等品種。公司還輻射帶動周邊11個村種植菊花1000余畝,使鄉村産業得到進一步壯大。

3

華陰市大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戰明介紹公司生産的菊花茶。賀冬鵬/攝

産業發展帶來就業機會,目前,該公司的種植、採摘、産品分揀、包裝等崗位已吸納貧困戶52戶110余人次。農民變成了産業工人,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就業。

馮勇軍告訴記者,大豐公司以每畝每年500元流轉了村民土地,村民可以得到土地收益;入股公司,可以得到利潤分紅;在公司務工,可以得到工資性收入。通過“流轉土地收益+入股分紅+工資性收入”相結合的模式,使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5000元。

去年底實現脫貧摘帽的村民劉秋俠證實了馮勇軍的説法。“我家7畝土地全部流轉了,一年收入3500塊錢,我自己也在大豐公司打零工。”劉秋俠今年已經64歲了,她説,自己種地收入少,外出打工又沒人要,把土地流轉出去,然後在大豐公司打零工(季節性用工),土地流轉費加上工資,一年能收入一萬元左右。

4

脫貧戶劉秋俠講述脫貧過程。賀冬鵬/攝

此外,為了壯大集體經濟,馮池村于2016年1月註冊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菊花、蒲公英等種植和加工。這是一家完全集體所有的企業,今年在原有合作社基礎上,規劃建立集種植、加工、儲藏為一體的村級集體經濟菊花産業園區項目,一期投資300余萬元建成生産車間一座,完成土地流轉1000余畝,生産、加工、銷售已初具規模,預計全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

據了解,華陰市産業發展初顯成效。該市按照“一鎮一業、一鎮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以孟垣香菊、華西甜柿、岳廟蓮藕、華山羅敷香椿、太華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産業格局;實施區域品牌創建工程,“華山香菊”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同時,積極創建渭南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截至目前,累計建成渭南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6個,龍頭企業4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322家。(高崗)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