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渭南合陽:“三變”改革壯大集體經濟 實現脫貧致富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我種了11棚紅提,去年純收入就有十六七萬,今年從市場反應來看,估計比去年還會強一些。”在合陽縣金峪鎮溝北村,41歲的村民王勇剛對記者説這句話時,內心的喜悅全寫在了臉上。誰能想到,這位皮膚黝黑、滿臉憨厚笑容的中年漢子,去年以前還是村裏的貧困戶。

1

王勇剛在溫室大棚向記者展示即將成熟的紅提。高崗/攝

合陽縣金峪鎮溝北村距離縣城有20多公里,處於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二級臺垣之上,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840米,全年光照充足,是全國水果優生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適合生長水果的溝北村就將水果作為主導産業發展了起來。

據溝北村委會主任李存才介紹,溝北村共有耕地3860畝,除了1100余畝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外,其餘耕地發展了紅提400畝、蘋果600畝、鮮桃400畝和雜果600余畝,2019年新發展高桿立架自根砧櫻桃400畝,大棚櫻桃8畝,引進新特優品種4個。

李存才説,溝北村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據了解,在“三變”改革方面,該村首先成立改革機構,入戶解讀、廣播宣傳;其次以“戶籍在村”為基本依據,認定成員身份,核定出社員340戶1253人;再次通過“以賬查物、以物對賬”的方式清産核資;最後股權設置、折股量化,將集體部分的經營性資産、資源、資金折股量化到社員。

2017年11月,溝北村被陜西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確定為“陜西省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示範村”。

2

溝北村産業服務中心。賀冬鵬/攝

據了解,在完成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後,在原有溝北村農産品交易中心基礎上,整合了村集體資産、國投資金、蘇陜扶貧協作等項目資金,投資600余萬元建成了1300平方米的集農業産業技術培訓、客商服務、電子商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産業服務中心。該中心建成後,依託溝北村農産品專業合作社、溝北村豐泰電子商務公司開展農業産業技術培訓、農産品展示、網上、線下銷售等工作。

3

溝北村委會主任李存才接受採訪。賀冬鵬/攝

記者在溝北村採訪時看到,在村委會牌子旁邊還挂著一塊兒牌子,為金峪鎮溝北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李存才同時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據介紹,該合作社是合陽縣首家以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由村黨組織、村委會發起,全體社員聯合組建,于2017年11月掛牌成立,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民主管理、風險共擔、按股分紅的模式。目前,該合作社發展良好,下設兩個專業合作社和兩家公司,對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2000多元,村民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項産業實現了脫貧致富。”李存才説。(高崗)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