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70年跑出加速度 陜西電網建成“高速路”

陜北至關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輸變電工程輸變電線路榆橫變電站。本報通訊員 畢國先攝

國網寶雞供電公司職工正在為電動汽車充電。

陜北至關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輸變電工程富縣開關站至西安北變電站線路放線。通訊員 高浪舟攝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提供

國網漢中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走訪客戶。

在榆濰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榆橫開關站,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高空組裝。

從農村“用上電”到“用好電”,再到今天手機充電寶隨身攜帶,新中國成立70年來,電壓等級不斷升高,網路規模不斷擴大,陜西電網從小到大,從薄弱到強大,從單一線路到全省聯網,從北電南送到跨省聯網,在陜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

惠民:獲得電力 城鄉共用

70年,陜西城鄉配電網不斷發展壯大,城鄉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農村電氣化進程不斷加速,實現了農村用電“盲區”到戶戶通電,陜西電網成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推進器。

20世紀70年代末我省農用35千伏電網線路僅2700千米。隨著改革開放的快速推進,電視機、電風扇、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進入百姓家中。然而,頻繁的停電或者電壓不穩,給農村群眾的生産生活帶來不便,加之農村用電品質差、線損大、電價貴,農村電網發展緩慢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

1998年,我省農村電網建設進入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先後實施了一期、二期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縣城電網改造工程、“戶戶通電”工程、農村電網完善工程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2.71億元。到2006年9月,該公司在我省實施“戶戶通電”工程累計投資2.133億元,工程通過大電網延伸,解決了1.6745萬戶5.2萬農村無電人口通電問題。

“十二五”期間,國網陜西電力共投資77億元實施農網升級改造工程,改造戶表127.33萬戶,治理農村“低電壓”28.2萬戶。截至2012年,該公司累計建成32個新農村電氣化縣、297個新農村電氣化鄉、4293個新農村電氣化村。

農村偏遠山區電網建設日新月異,逐步實現了偏遠地區電力客戶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歷史轉變。

國網陜西電力先後實施“戶戶通電”工程、農村電網完善工程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以及陜南移民搬遷電力配套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2.71億元。特別是2013年以來,該公司在農村地區已投入61.17億元,共新建、改造110千伏變電站31座、容量182.3萬千伏安、線路總長726千米,35千伏變電站46座、容量68.6萬千伏安、線路總長638千米,農網10千伏配變10210台、容量212.59萬千伏安、線路總長9078千米,農村低壓線路22375.4千米。

此外,國網陜西電力還承擔著供電區內漢中、安康、商洛3個市的10個縣(區)移民安置點電力配套通電任務。5年來,先後投入資金1.96億元,建成項目619個(子項目),解決了345個移民安置點、3.94萬戶13.79萬人的生産生活用電和山區脫貧攻堅用電需要,受到陜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全年動力電增容改造824個村,惠及43.26萬人,易地搬遷解決13個集中安置點及7870人用電。

方向:清潔替代 能源轉型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的能源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産和消費總量躍居世界首位。智慧電網不僅是連接電源和用戶的電力輸送載體,更是具有網路市場功能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載體。國家電網公司在能源領域大力推進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即“兩個替代”),這既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還是能源消費的必然趨勢,更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主要方式。

國網陜西電力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為根本,堅持市場導向、效益優先,堅持創新驅動、合作共贏,持續推進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居民區有序充電推廣,保障規模化電動乘用車充電需求,全面構建智慧車聯網生態圈,推動電動汽車戰略性新興業務高品質發展。

該公司不斷提升電動汽車能源服務業務發展品質,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電動汽車能源服務新生態,2019年計劃新建專用充電樁600個,年充電量力爭達到2億千瓦時,有力支撐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陜西處於西北地區電動汽車發展的前沿陣地,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國網電動汽車服務(陜西)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落戶陜西灃東自貿産業園,並建成全省第一座光儲充智慧充電站、電動汽車銷售體驗綜合展廳、陜西智慧車聯網平臺等示範項目。

國網陜西電力在今年3月建成陜西省智慧車聯網平臺,實現全省各類充電服務平臺統一接入,給各級政府及相關企業、用戶提供充電資訊服務。該公司下發《關於切實做好陜西智慧車聯網平臺接入工作的通知》,組織各市(區)公司主動宣傳、推廣社會運營商接入智慧車聯網平臺工作。該平臺應深化大數據應用,開展智慧運維和精準規劃,全面支撐專業管理。

國網陜西電力積極落實陜西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不斷提升公共充電網路運營效率效益。2019年試點建設居民區有序充電樁200個、公共充電樁400個,完善陜西省米字形高速公路快充網路。

今年6月15日,“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綠色萬里行暨第六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在西安圓滿落幕。本次電動汽車挑戰賽歷時6天,從北京出發,途經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5個省,最終抵達青海湖畔,行程超2000公里。

為了提升居民區充電保障能力,國網陜西電力立足當前居民區充電樁建設難題,著眼未來家庭電動乘用車規模化充電需求,研究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推動政府出臺有序充電峰谷分時電價和激勵措施。國網陜西電力配合各市(區)公司編制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典型設計,創新業務模式。西安、渭南、西鹹公司積極推進試點項目,做好評估與經驗總結,主動爭取地方政府支援,加快有序充電應用。持續開展充電樁低電量治理,通過站址遷改、服務延伸、充電服務費優惠、提供增值服務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充電網路運營效益。

建設:從弱到強 與時代同步

陜北高原煤炭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初,採煤都是用火藥炸、人工挖,現在全都是機械化開採。人力被電力解放了出來。

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榆林只有1座電廠、3條110千伏輸電線路,主要為煤礦生産及部分居民生活供電,部分電力來自黃河東岸的山西省。

1991年,神華電廠在榆林建成,煤礦開啟用電力生産的時代。電廠的建成也帶動碎煤的銷量,節省了資源,提高了煤礦收益。以前煤礦礦洞內運煤都是人力推車,效率不高,後來換成了電動皮帶輸送機,輸送煤炭量大,速度還快;在礦井上面,原來都由人工搬運、裝卸煤,現在換成了裝載機。如今煤礦生産全部實現機械化,工作現場看不到堆成山的煤,從抽水、換氣、採煤、運煤、煤分類、裝煤,全部是現代化的機械生産線,煤炭開採量成倍增長。

陜北革命老區貧瘠的土地下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擁有著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可謂“烏金遍地、油浪翻滾”。近年來,“陜電外送”作為陜北能源基地轉型發展重要方式被提到了顯著位置,國網陜西電力充分利用陜北地區建設大規模煤電基地的有利條件,正在積極採取措施轉變陜北地區能源發展方式,促進陜西電力外送大發展。

要送電,先修“路”。沒有特高壓這條“電力高速路”,陜北電力外送只能是紙上談兵。特高壓電網具有大範圍、大規模、大容量、高效率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功能,能夠顯著提高電力輸送容量,增加經濟輸電距離。建設特高壓電網,已成為陜西實現能源發展戰略轉型的關鍵之舉。榆林地區將由賣煤轉向賣電,由開採煤炭的“黑色”經濟轉向風光火電打捆外送的綠色發展。

今年6月12日21時6分,隨著陜北至關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輸變電工程71819夏道I線等新設備啟動完畢,陜北清潔能源集中向關中輸送的電力大通道全部建成投運。

該工程北起榆林橫山,南至西安高陵,線路總長1269千米,途經榆林、延安、銅川、渭南、咸陽、西安6市23區縣。工程新建750千伏線路11回,新建3座、擴建4座750千伏變電站,新增變電容量8400兆伏安,配套330千伏線路15回101千米,是陜西電網建設史上投資最高、建設規模最大、輸電距離最長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

工程自2016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歷時22個月,跨越鐵路11處,高速公路20處;跨越330千伏及以上電力線路41處,110千伏及以下電力線路186處。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公司建設部強化工程建設周協調、月推進、季考核。各參建單位全面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基建改革配套措施”,各項目部深化基建管控APP應用、構建安全監控指揮中心、設置4G布控球等措施,實現了施工過程監、控、管一體化融合。

該工程建成投運後,陜北能源基地向關中地區電力送出能力將由230萬千瓦提高到610萬千瓦,對促進陜北地區清潔能源開發、能源産業升級,實現陜北精準扶貧具有重大意義。

70年間,陜西電網結構發展到今天的跨省輸電、跨區聯網,此外,根據規劃,到2020年陜西將建設7項特高壓工程(其中過境5項),換流容量2000萬千伏安、線路總長2300千米,特高壓電網規模呈現爆髮式增長。其中,特高壓交流線路1條,即已建成的1000千伏榆橫—濰坊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特高壓直流線路6條,包括±800千伏靈州—紹興、酒泉—湖南、上海廟—山東、陜北—武漢、昌吉—古泉、青海—河南等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陜西電網將擁有“兩交四直”對外互聯互通通道。屆時,陜西電網將通過特高壓電網,以更高水準融入全國大電網,為融入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創造條件。通訊員 惠悅 栗莎 記者 郭軍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70年跑出加速度 陜西電網建成“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