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尺度”規劃航線
——大學之大,重在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形態
又到一年開學季。2019年9月7日,西安交大2019級研究生開學典禮舉行。
“歡迎同學們來到創新港這片神奇的土地!我們期待來自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和同學們一起,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誕生新的學術方向、瞄準學術前沿、産出優秀的學術成果,服務於社會。”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給7266名研究生上了“開學第一課”。
這裡顛覆了同學們對校園的傳統印象。這是一個“校區、社區、園區”三位一體的全新模式,既是大學,又是社區。它既著眼於世界科技前沿,又滿足國家重大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它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一個開放的具有國際視野和發展理念的、並與社會交流互動的21世紀大學新形態。
“我們應做一個‘硬核’的研究生生涯規劃。”校研究生會主席、航太學院博士研究生賈鵬鍇對未來充滿期待。
創新港科創基地一期工程交付點亮 李一鳴/攝
創新港不是交大的“自留地”
作為新校區,創新港夠大——48個單體,佔地1750畝,總建築面積159萬平方米,4個科研巨構建築。
不過,創新港與傳統意義的“新校區”有本質區別。它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騰挪擴張,也並非西安交大的“自留地”,更像是西部甚至全國高校的一種新的組織模式的嘗試。
創新港沒有“圍墻”——不僅是形態上,更體現在理念、資源和思想上。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各個學科被不斷細分成各個專業,專業又進一步細分為方向。由此帶來的是學科的科層化、碎片化趨勢愈發明顯,嚴重制約著學科間的有效交流,學科的實質性交叉與深層次融合比較困難。
“很多科研問題,用單一學科的傳統知識很難解決,必須突破傳統學科之間的‘圍墻’。”西安交大科研院常務副院長黃忠德舉了個交叉學科的例子,“目前3D列印方法有基於細胞的、樹脂的、金屬的等30余種,這屬於材料學科。此外,3D列印還需成型,又涉及到電腦的控制、軟體編程等。”
基於這種交叉、共用、開放的理念,創新港設立了以交叉融合為特點的理、工、醫、社科四大方向26個研究院,每個研究院下面有若干學科交叉支撐,如智慧製造、資訊技術、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
高端裝備研究院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國家大劇院。在這裡上演的,是前所未有的科創“大戲”: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形成的新型交叉融合科研機構,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為智慧製造提供源頭支撐。
可以用意念指揮的輪椅、拐杖,靠眼睛控制的拼寫設備……2018年“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中,智慧檢測與儀器研究所徐光華教授團隊的“腦控人機交互及康復訓練系統”,一舉斬獲全國總冠軍。這种醫工交叉研發的“腦控人機交互設備”通過主動捕捉大腦意識即可指揮機械運作,臨床應用於腦卒中患者康復訓練。未來的研究方向是,利用腦機交互提高正常人群的學習能力和效果。
“創新港的標準是世界一流,進駐的研究院也必須在大平臺、大團隊上堅持一流標準,而平臺建設思路就是學科的交叉融合拓展。”黃忠德打趣道,“以前是‘211’, 2個學生圍著1名教授,攻關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單兵作戰。現在是‘雙一流’,一流的團隊在一流平臺上開展有組織的科學研究。”
2015年,西安交大口腔醫院李昂教授與生命學院徐峰教授的課題組,從“211”進階到“雙一流”,在口腔醫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領域開展研究。最初,他們主要依託組織工程、細胞列印等前沿生物技術,設計、優化臨床治療方案。
研究逐漸深入,“小交叉”也一步步變成了“大交叉”,涉及力學、生物、醫學、材料、機械學、傳熱學、物理學等近10個學科。在不斷地碰撞、跨界、吸收新觀點中,培養出一支跨學科知識結構互補、多技能交叉融合的一流人才團隊。
“這恰是西安交大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改革方向之一:依託綜合型大學多學科優勢,對接國家複合型人才培養需求,打通學科培養人才。”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宏春介紹。
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這件事上,李昂與徐峰繼續“吃螃蟹”,共同招收了2名博士生。2位來自不同學科門類的導師,圍繞學科交叉前沿課題,結合交叉項目研究需要及學生自身情況,聯合培養指導1名博士研究生。這樣“量身打造”培養博士生,不僅實現知識、能力互補,也打破了學術視野局限。
一個跨學科的産、學、研良性迴圈逐漸形成。李昂團隊在牙周炎即時檢測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在國際頂級期刊上連續發表了3篇IF10分以上的論文。
吳宏春告訴記者,2016年開始交叉學科博士生培養計劃以來,已累計錄取66名交叉培養博士生。
創新港學子 莊稼/攝
做“頂天立地”的社會引領者
作為“社會之光”,大學自誕生以來,始終在引領社會發展,但到了21世紀,社會卻突然走在了大學前面。
“現在很多顛覆性的技術,以及新的觀念、理念,都不是出自大學。”這讓王樹國倍感擔憂,“如果大學還不解放思想主動變革,就要被社會邊緣化。”
種種跡象表明,大學對社會獨有的推動力減弱了。這無疑偏離了人們對大學的期許——扮演“頂天立地”的引領者,提供先進思想和發展理念,成為社會前進的發動機。這也是成立創新港的初衷,“我們期待它不是一個孤島,而是深度融入社會,在整個西部地區,乃至在全球高等教育發展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如何“頂天”,又怎樣“立地”?這恰是創新港的重要使命。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打造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品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等跨領域、國家級的“科研大平臺”,建設“Z箍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前沿性、戰略級的“大科學裝置”。
瞄準國家戰略“頂天”,西安交大建設了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百餘個基地平臺,創造了3萬項科研成果,貢獻了數千億的經濟社會效益。1978年以來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30余項,居全國高校先列。
“立地”則意味著,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和行業一起“摸爬滾打往前衝”。
順應時代步伐,西安交大網路化系統工程團隊解決了網路化系統工程諸多“卡脖子”技術難題,為推動我國能源電力系統的安全優化以及網路資訊安全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化、獨立化、國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陜西省第五批“三秦楷模”稱號。
中國西部先進核能技術研究院,是中核集團第一次與高校合作共建研究院。促成這次合作的,除了西安交大的實力——在核電、核軍工、核技術應用等領域的相關優勢學科;也有誠意——創新港劃撥專門巨構,用於建設核能研究院大型試驗裝置。而對西安交大而言,與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合作,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一方是知名高校,一方是業內翹楚,“強強聯合”的目標是,建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産學研用和科技創新體系。
這個3.16億元的項目,是“跑5”跑出來的。
“跑5”,是西安交大又一個“拆墻”之舉。“校、院領導和領軍帶頭跑5個省、5個大企業、5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當然,5隻是概數。”西安交大人力資源部部長雷利利解釋道,“一個重要目的是讓大家走出象牙塔,內強實力、以團結求發展,外拓空間,以貢獻求支援。向上是尋求從跟跑到並跑,從追趕到超越,力爭耀眼全球,國際領先,對下則以服務居先,主動對標,主動作為,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爭取更多社會支援。”
大學“放下身段”主動融入社會,和最前沿的學術研究、最前端的産業發展同頻共振,站在潮頭培養人才、開展研究。收穫的除了大項目,還有與江蘇省、天津市等地區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與此同時,各種創新主體共同參與,也促進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銜接。
西安交大聯合世界500強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圍繞全球前沿科技發展方向和中國戰略産業發展需要,在創新港共建了一批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産學研合作基地和産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一頭連著科技和創新,一頭連著産業和市場。
高算中心、分析測試共用中心、應用技術推廣中心、全球健康研究院……創新港正圍繞電子核心器件、新材料、大數據、智慧製造、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佈局建設一批全要素、開放式的産學研合作平臺。到“十三五”末,包括28個國家級科研基地在內的130余個省部級以上重點科研基地將落戶創新港。
西安交大要成為21世紀一所“偉大”的大學,不僅需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方面,培養的人才也必須站在世界各行各業的前端。
創新平臺的搭建為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便利:創新港整合台灣新竹工研院定向支援大企業、重點行業的經驗,汲取美國矽谷自由創新的經驗,讓學生較早地進入到需求牽引的科技創新模式中。
它有點像矽谷,但比矽谷更重視人才培養;它有點像牛津康橋,但更現代化。這裡有國際一流的校企聯合實驗室,學生能看到目前這個領域最好的企業在做什麼,了解到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
創新港巨構群 邢鵬/攝
提升中國高校國際“話語權”
2019年4月2日,創新港迎來了首個入駐機構——中國西部海外博士後創新示範中心。這個由人社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博士後創新平臺,把人才合作交流的大門毫無保留地向世界開放。
當前,一方面國家迫切需要高水準人才,另一方面,大批的海歸博士和博士後卻找不到工作,原因何在?
“對於用人單位而言,海歸人才缺乏工作經驗。但問題是,當這些年輕人有了‘經驗’後,很多都不再選擇回國工作。”王樹國坦言,“這些海外學子能帶來大量新思想,但高校有些急功近利了,甚至有時有些‘短視’。”
在西安交大,每年申請來校工作的博士畢業生能達到幾千人,但受限於以往的體制,學校只能接納一二百人,“中簽率”只有幾十分之一。對於一向“求賢若渴”的西安交大,這無疑是一個巨大損失。
創新港既可以規避體制上的障礙,又有足夠多的合作企業和兄弟院校聯盟,正是培育人才的沃土。這些博士後“苗子”一經“種”下,只需澆點水、施點肥,很快便能成長為具有世界眼光、國際意識的創新型人才。
目前,西安交大已經與全國14個地區和137家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推進博士後聯合招收培養、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
“大學的發展需要放置到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宏闊的背景下去考量。”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表示,作為承擔“雙一流”大學建設重任的大學,西安交大必須將自身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發展大格局中,用“世界尺度”規劃航線,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提升“中國話語權”。
在他看來,大學的培養目標不只是讓學生找到一個工作,而是應在國際化氛圍下,讓學生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被接納,“這就需要人才培養標準與世界接軌,甚至要引領世界標準”。
然而,在一些國內高校,“國際化”常常只表現為有多少外教、多少留學生、多少海外合作夥伴,照搬國際上先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而非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完全融入並最終能夠影響世界高等教育。
事實上,高校國際化建設,在更大層面上是軟實力的較量。換句話説,有多少思想影響國際同行,多少規則和制度被同行借鑒和接受,多少專家活躍在國際學術一線?
相對於東部發達地區,似乎對西部高校來説,開展國際合作會有一些區位上的劣勢。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恰恰給了西部高校面向世界發展的寶貴機遇。
這一機遇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誕生。這個是由西安交大倡導,海內外高水準大學共同發起成立的聯盟,總部就設在創新港。
作為“總盟主”,西安交大實施“一帶一路”高校合作計劃、高層次留學生計劃、國際化渠道拓展計劃等,推動“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度融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所大學入盟,簽署40余項校際合作協議,建立了若干聯合實驗室。先進製造、管理科學、全球健康等若干領域的子聯盟也相繼成立。
“中美混血”的“熱流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西安交大—米蘭理工聯合設計學院,西安交大利物浦創新研究院,牛津大學—西安交大聯合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西安交大與國際知名高校“聯姻”,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平臺正不斷擴展。
來源:陜西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用“世界尺度”規劃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