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數説70年·陜西工業:從百業凋零到國民經濟主體和支柱

看實力

■ 1978年全省工業增加值36.52億元,2018年全省工業增加值9634.80億元。

■ 2018年,規上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12.2%,比1998年提高13.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53.9%,比1998年降低17.6個百分點。

■ 2018年,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為92.5%。

■ 2018年,原煤産量6.23億噸,比2000年增長30.4倍,天然原油3519.49萬噸,比2000年增長3.7倍,天然氣444.48億立方米,比2000年增長20.1倍。

■ 2018年,全省産值排名前50戶工業企業總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比重34.2%。

■ 2018年年底,延長油田、陜煤集團2戶工業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延長油田、陜煤集團、有色控股、東嶺工貿、陜建集團和陜汽集團6戶工業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 2018年,全省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達24戶,2003年時僅一戶企業收入過百億元。

看結構

■ 2018年,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4.2%、12.3%,增速快於規上工業5個和3.1個百分點,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0%和17.2%。

■ 能源化工産業向高端化、高值化邁進,煤制烯烴、煤制油産能分別達到300萬噸和400萬噸以上。

■ 榆林列為國家現代煤化工産業示範區。

■ “十三五”總投資2000多億元的7個高端能化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分階段

■ 1949年—1965年,陜西工業年均增速15.7%,躋身於共和國內地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到1965年,全省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固定資産原值達33.15億元,比1949年增長41.6倍;全部工業總産值29.65億元,增長10.6倍。

■ 1966年—1978年,陜西工業年均增速9.1%,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1978年,全省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固定資産原值達116.5億元,比1965年增長2.5倍;全部工業總産值96.48億元,增長2.1倍。

■ 1978年—2010年,其中1978年—2001年,陜西工業年均增速11%,2002年—2010年,年均增速16.4%,2010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4558.97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5.5倍。

■ 2011年—2015年,陜西工業年均增速12.4%,規上非能源工業産值年均增長18.1%。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工業企業241戶,比2010年凈增102戶。

■ 2016年至今,3年間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8%、8.1%、9.2%,增速比2015年分別加快0.9、2.2、3.3個百分點。

看區域

■ 關中:加快發展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産業,2018年地區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産值14311.57億元,比1995年增長23.5倍。

■ 陜北:1998年被確定為能源重工業基地,高端能源化工産業加快佈局,2018年地區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産值6056.74億元,比1995年增長119.8倍。

■ 陜南:突出綠色迴圈産業發展,綠色食品、飲用水、茶葉等産業發展迅速,2018年地區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産值4236.5億元,比1995年增長63.4倍。

法士特齒聯三車間變速箱二軸生産線上,工業機器人靈活的機械手臂精確順暢地完成了6道工序。漢中市南鄭區青樹鎮沙河村水稻田裏,無人機進行著飛防作業,10余畝水稻僅需10多分鐘。

70年,陜西工業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效益,也給其他領域帶來了變化與革新。省統計局報告顯示,經過70年的建設,陜西工業發展已形成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為全省綜合實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國防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規模實力不斷增強

在70年的發展中,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40年,陜西工業保持了高速增長。

1978年,陜西全部工業總産值僅為96.48億元,到了2018年,全省規上工業總産值25192.36億元,比1978年增長261.12倍,年均增長15%。

總量增加了,經濟效益也在穩步提高。2018年,陜西規上工業企業資産總計32432.5億元,比1998年增長14倍;主營業務收入23060.4億元,比1998年增長25.6倍。與此同時,70年間,我省工業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進裝備製造、食品、醫藥、航空航太、冶煉等為主的新體系。工業41個大類行業,我省已覆蓋除其他採礦業的40個行業,覆蓋率達97.6%。

工業結構持續優化

陜西堅持以産業結構調整與增強自主創新為抓手,改造提升能源、裝備製造等支柱産業,加快發展電子資訊、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培育龍頭企業,扶持中小企業,淘汰落後産能。

截至2018年年底,陜西非能源工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52%,能源工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由2011年的58%下降至2018年的48%。代表工業轉型升級方向的産品産量呈現較快增長趨勢。2018年,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70%,光纜增長22.1%,光纖增長51.3%,太陽能電池增長19.4%,3D列印設備增長17.9%,智慧電視增長13.6%,工業機器人增長36.9%。

創新能力日益增強

新中國成立時,陜西工業技術能力比較落後,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創新驅動戰略的指引下,工業創新能力日益增強。從創新項目和創新成果來看,2016年,規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項目數4487項,比2011年增長6.7%;規上工業企業自主智慧財産權專利申請數8142件,比2011年增長85.5%。

同時,全省加快軍民融合創新建設,“軍轉民”“民參軍”雙向融合,軍工民用産品已由原來的一般消費品轉變為充分體現軍工科技優勢和特色的高技術産品,民營科技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産,為軍工系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出了積極貢獻。

數據整理:汪曼莉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數説70年·陜西工業:從百業凋零到國民經濟主體和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