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秀美黃龍:農旅融合 群眾嘗到生態“甜頭”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近日,採訪團走進延安市採訪。延安段活動由延安市委網信辦、延安市農業農村局和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共同承辦。

在陜北黃土高原上,有一處林草覆蓋率達92%的“世外桃源”,被譽為“陜西的一葉肺”,這就是延安市黃龍縣。綠水青山是黃龍的名片,也是當地群眾的飯碗。近年來,“秀美黃龍”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鄉村振興路。

1

深山裏的村落,黃龍縣打造“一村一風景,各村有不同”的旅遊目的地。賀冬鵬/攝

青山碧嶺,灰瓦白墻,小橋流水的黃龍“小江南”——梁家河村,石磨碾盤、轆轤古井、幽清小巷,石頭院墻的田園風光——苜渠村,乾淨整潔、綠化全面、設施俱全的移民新村——黨安新村……在黃龍,記者們走訪了不少村落,一村一風景,各村有不同。

2

黃龍縣黨安新村鄉風文明建設。賀冬鵬/攝

來到黃龍縣黨安新村,村子裏每家每戶大門口都挂著一塊積分晾曬牌,“紅九條”、季度積分、管理辦法……各家在村子裏的“表現”一目了然。村民小組長李思鋒介紹,“紅九條”包括環境衛生、孝老愛親等九條管理辦法,村民們爭著上“紅榜”,上了“紅榜”,給予“愛心超市”積分獎勵,可兌換生活用品,上“黑榜”有懲戒。戶為抓手、村為基礎、鄉鎮為龍頭,黃龍全縣的鄉村貌煥然一新。

“夏天這麼熱,這裡卻是滿山碧綠,很清爽,真是個好地方。和家人一起漂漂流、喝喝茶、烤烤肉,順便吃吃這裡的陜北特色農家樂,風景好氣氛好,小長假我們哪也不去了,就是這裡了!”來到梁家河村旅遊的西安遊客馬女士對記者説,家人從西安開車來度假,既享受了清涼又感受到了身處田園的感覺。據了解,每到夏天就會有不少周邊的遊客選擇在黃龍度過小長假,黃龍山水美麗田園的鄉村環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3

黃龍“小江南”——梁家河村。齊帥旗/攝

“生態立縣、旅遊帶動、統籌城鄉、全面小康”是黃龍縣的發展戰略。梁家河村、黨安新村只是黃龍縣鄉村生態振興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縮影。據了解,近年來,黃龍縣立足生態做文章,採取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一系列行動,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鄉村振興、多彩黃龍、全域旅遊建設和全域文明創建相結合,鼓勵群眾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産業,打造出一批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

4

5

印象圪嶗村景。賀冬鵬/攝

走進黃龍縣白馬灘印象圪嶗,濃濃的原始村落氣息撲面而來,小橋、籬笆、瓦房、農耕雕塑、乾淨整潔的庭院,與周邊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映成趣,古樸自然而不失典雅。穿過鄉間石路,花園式蜂場藏在滿山樹木花草間,老式(土式)養蜂與現代養蜂結合,藤條筐、石板、樹洞等做成的各式形狀的蜂巢,將蜜蜂産蜜的過程直觀的呈現在大家眼前。

“我們以返璞歸真的理念建設美麗田園,村子在建設中沿著鄉村肌理,保留鄉村風貌,墻面繪畫全部以泥土作原料,體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同時展現農耕文明,並建有先民文化雕塑群及鄉村大舞臺等。”白馬灘鎮鎮長石玉龍介紹。

6

7

蜂蜜衍生産品很受遊客們歡迎。賀冬鵬/攝

山裏的“圪嶗”不再是往日偏僻落後的景象,村子“顏值”高了,遊客也多了起來,旅遊元素的進一步豐富,為鄉村産業轉型鋪好了路,村民開起農家樂吃上了旅遊飯。石玉龍説,目前僅圪嶗村一村就發展農家樂6家,商店1家,養蜂場1個,核桃、蜂蜜等農副産品也搖身一變成為旅遊産品,預計該村2019年旅遊産值高達200余萬元,鄉村整體環境提升的同時帶動鄉村産業,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來。

群眾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與受益者,在黃龍和圪嶗村一樣的村莊還有許多。圪嶗村的一位蜂農對記者説,“不僅是咱蜂蜜甜,在鄉村振興的過程裏,咱老百姓也嘗到了增收的‘甜頭’”。2018年黃龍縣完成生産總值17.03億元,增長8.6%;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8331元,增長7.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886元,增長8.6%。

8

黃龍縣是核桃天然優生區,産出核桃個大皮薄,仁飽色淺。陳榮/攝

據了解,黃龍縣近年來持續推進以蘋果産業為主的提質增效、以核桃産業為主的精深加工、以中蜂産業為主的多元化發展路線,目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28萬畝,蘋果種植面積15.5萬畝,中蜂養殖9萬箱,中藥材種植1萬畝,大閘蟹養殖430畝,香菇菌棒種植40萬棒,蔬菜面積7822畝,肉牛、湖羊、關中黑豬等優良畜牧種業年肉産量1456噸,年蛋産量1600噸……現代生産融入鄉村生活,多元化産業配合農旅融合不斷提升農民幸福指數,陜西的“天然氧吧”已經成為留得住鄉愁、引得來遊客的好地方。(姬文艷)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