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告別“垃圾圍城”進入焚燒發電“新時代”

根據日填埋量和現存庫容量計算,預計到今年10月,西安生活垃圾的唯一去處——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將徹底被填滿。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封場之後,西安生活垃圾處理將告別填埋,進入焚燒發電時代。

“後江村溝”時代,面對每天要“燒掉”的上萬噸生活垃圾,沒有任何垃圾焚燒發電經驗的西安,做了哪些準備?垃圾強制分類政策的執行,又將給垃圾焚燒發電帶來哪些變化?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本報記者深入西安市相關管理部門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現場進行了走訪,聽聽他們怎麼説。

焚燒發電待“開張”

“現在,我們已經倒排工期,確保今年10月底前,高陵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按時投入運營。”西安涇渭康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翰林信心滿滿地説。

8月13日上午10時,儘管西安的室外溫度已經達到35攝氏度,但位於高陵區耿鎮街道十里村的高陵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現場,依然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段翰林告訴記者,按照工程建設進度節點要求,目前,項目已完成總體建設的90%左右。其中,1號爐已成功實現點火烘爐;中水管道安裝已完成,正在進行打壓回填;垃圾運輸通道正在進行雨污水管道溝槽開挖及管道安裝;電力系統接入工程進入基坑開挖階段。

“為確保項目10月底全面運營,我們採取了‘人休機不停’的方式,一天三班倒作業。為給工人防暑降溫,項目部專門煮了綠豆湯,還給我們發放了毛巾、花露水等防暑物品。”正在進行溝槽開挖工作的張師傅説。

據了解,作為西安市目前在建的五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之一,高陵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將建設3條日處理量75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線。服務範圍包括高陵區、閻良區、臨潼區、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航空基地、浐灞生態區長樂路以北片區、新城區東二環以東以及長樂路以北片區。項目建成運營後,年均發電量2.92億千瓦時,年均上網電量2.29億千瓦時。

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管理處副處長劉建斌告訴記者,藍田縣、鄠邑區和西鹹新區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也將於今年10月底正式投産運作。未來,西安生活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為9750噸,基本可滿足當前西安市垃圾處理的需求。“2020年10月底,灞橋區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也將建成投産。屆時,西安市5個無害化處理項目的日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2750噸。”

垃圾分類有助焚燒發電

在確保項目有序推進的同時,段翰林近期特別關注西安垃圾分類的進展情況。段翰林告訴記者,垃圾“前端”分類是否準確到位,直接關係到“末端”垃圾焚燒廠能否高效運轉。

“如果垃圾分類做到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等就不會混在一起被運至垃圾焚燒廠焚燒。這將大大提升垃圾焚燒廠的運作品質、減少運作成本,並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浪費。”段翰林説。

以垃圾滲濾液為例,段翰林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生活垃圾中餐廚垃圾佔比接近60%。其中,30%以上將轉換為垃圾滲濾液。如果對餐廚垃圾準確分類,僅高陵區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每天就可減少垃圾滲濾液産生量500噸左右。以1噸垃圾滲濾液處理成本100元計算,每天可減少運作成本5萬元。

“康恒環保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其中很多已經投入運作。由於垃圾分類不到位,一些項目在運轉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進入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中,會混入大量的金屬物體、陶瓷等。這些垃圾不僅不可燃燒,還會降低垃圾燃燒的熱值,影響發電。” 段翰林説。

為進一步消除人們對垃圾焚燒發電的認識誤區,幫助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高陵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在做好垃圾焚燒發電的同時,還將利用聲光電技術,建設一座1500平方米的固體廢棄物處理科普教育基地。“屆時,人們來到這裡,不僅能直觀了解垃圾焚燒發電運作原理,還將學習到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 段翰林説。

廚余垃圾處理成燃眉之急

“在建設藍田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的同時,我們準備在藍田周邊地區建設一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讓這兩個項目在物流、能流、人流等方面實現充分的交換和共用。”光大環保能源(藍田)有限公司項目總指揮助理張厚勤説。

張厚勤進一步解釋,兩個項目毗鄰而建,不僅可以減少土地佔用面積、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投資及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比如,焚燒發電産生的多餘熱源可供餐廚項目使用,而餐廚垃圾産生的臭氣則可通過焚燒項目進一步利用,垃圾焚燒和餐廚垃圾産生的滲濾液可以共同處理,産生的沼氣可以共同發電。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只有形成封閉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完整系統,才能彰顯垃圾分類的意義。按照《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西安市的生活垃圾共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類,並將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在四種垃圾中,由於廚余垃圾含水量大,不利於燃燒,在垃圾焚燒發電之外,應儘快建立起專門的廚余垃圾處理廠進行專業處理。” 張厚勤説。

據了解,2018年12月6日,西安首座日處理能力2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已建成並投入運營,該餐廚垃圾處理廠日處理能力200噸的擴建工作正在籌劃之中。同時,西安市第二、第三、第四餐廚垃圾處理廠也已啟動建設。建成後,3個新建餐廚垃圾處理廠的日餐廚垃圾總處理能力將達到900噸。

“在建好生活垃圾焚燒廠和餐廚垃圾處理廠的同時,西安市今年還將投入2500萬元財政資金,用於生活垃圾分類桶及有害垃圾運輸車的採購。西安生活垃圾處理將徹底告別粗放式管理模式,走向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劉建斌説。(記者 康傳義)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告別“垃圾圍城”進入焚燒發電“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