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黃龍:因生態而美 憑生態而立

近年來,黃龍縣確定了“生態立縣、旅遊帶動、統籌城鄉、全面小康”的發展戰略,堅持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並重、經濟收益與生態效應雙贏,將富集的生態資源,轉變成風電産業、中藥材産業、中蜂養殖産業……因生態而美,憑生態而立。黃龍縣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在初夏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黃龍縣連綿起伏的群山顯得更加鬱鬱蔥蔥。山上,一個個巨大的白色風車有序矗立;山間,黃色的連翹花正開得爛漫;林中,蜜蜂嗡嗡飛舞忙著採蜜。黃龍縣富集的生態資源,正在轉變成風電産業、中藥材産業、中蜂養殖産業……

堅持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並重、經濟收益與生態效應雙贏,黃龍縣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生態立縣

  守護綠水青山

走進黃龍縣界頭廟鎮,一望無際的綠意盡收眼底。界頭廟鎮是渭北平原與陜北黃土高原的過渡地段,有著5萬餘畝的高山草場。

“2011年以來,我們實施了荒山造林工程,栽植油松、側柏等苗木,目前已完成4000余畝。”界頭廟鎮黨委書記秦莉介紹,這些苗木長勢良好,鬱鬱蔥蔥,已成為界頭廟鎮的一道風景。

從界頭廟鎮放眼黃龍全縣,在實施了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資源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後,黃龍縣綠意倍增,目前林草覆蓋率達到92%,林業用地面積達372.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7%。

“我們縣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水土保持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然次生林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全國八大防護林區之一。”黃龍縣副縣長曹增俊説,擁有如此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對其加以保護好、利用好,對維護陜北、渭北和全省生態平衡和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黃龍縣確定了“生態立縣、旅遊帶動、統籌城鄉、全面小康”的發展戰略,從規劃開始,明確綠色發展方向,並在招商中堅持“零污染”和對污染“零容忍”的態度。同時,該縣建立財政投入逐年增長機制,加大環保工作資金投入。“2017年,我們投入的資金是4000多萬元,去年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億元,用於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曹增俊介紹,“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支出比例達到12.43%。”

同時,該縣建立了“街巷定界、無縫銜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縣鄉村網格監管體系,完善生態環保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巡查督查、資訊共用、聯合執法機制,定期通報重點領域環境保護治理、措施落實情況;探索建立了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相結合的聯合執法機制,組建生態環境保護聯動執法工作組,集中開展執法整治。“對違背綠色發展要求、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我們嚴肅執紀問責,舉全縣之力守護黃龍的綠水青山。”曹增俊説。

 共建共治

  提升生態環境

村口,石頭堆砌的褐馬雞造型生動有趣;村道邊,舊磨盤、舊瓦罐、舊水缸搭建的古城堡、迷宮等建築極具特色;不遠處,一個小型的兒童沙灘雛形已現;村裏古樹下,正在歇息的村民三五成群正拉著家常……這是黃龍縣圪臺鄉苜渠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的一番景象。

黃龍縣在全省率先實施國家衛生鄉鎮全覆蓋創建,23個生態鄉村、10個美麗宜居鄉村完成對標建設任務,7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提標建設成效顯著。

與此同時,黃龍縣大力做好水、氣、山、地的文章。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和第二水源等項目建設,改善城市面貌,實施“引水進城”項目,建成水景觀10余處;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持續做好鄉村綠化造林、城市擴面增綠,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7.83%;持續推進造林綠化,自2012年以來全縣綠化總投資4.4億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71.65萬畝,森林撫育34.8萬畝,道路綠化506公里,河流綠化57公里;建成撿垃圾—兌積分—換商品的“垃圾兌換銀行”和愛心超市,以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生態環境的提升,也改變著城鄉的發展軌跡。“我們在入口廣場、花池、城堡、迷宮、河道周邊種植連翹、百日草、太陽花、波斯菊等綠化樹種和花卉,將苜渠村變成一個充滿田園野趣的‘大花園’。環境提升的同時,我們計劃把苜渠村打造成集生態頤養、餐飲住宿、親子互動、農耕體驗為一體的康養度假旅遊觀光區。”圪臺鄉鄉長衛國賢介紹,下一步,苜渠鄉還將打造鄉村街景、河道景觀、民宿、抖音基地和QQ農場等,創建生態宜居鄉村。

綠水青山

  帶來“金山銀山”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初夏的圪臺鄉到處是一片繁忙景象,連翹産業園區裏,農民們忙著套種馬鈴薯;板藍根花海裏,村民們抓緊時間施肥;新翻的土地上,大家互相幫襯著卸下車上的農資……

依託獨特的地域環境,圪臺鄉引進龍頭企業在苜渠村大面積種植連翹、板藍根等中藥材,建立了200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産業,同時結合鄉村環境提升,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推動産業互動互融。“我們鼓勵引導有能力的農戶經營民宿、農家樂、QQ農場等住宿和娛樂項目,輻射帶動周邊農戶自主創業,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衛國賢説。

在白馬灘鎮圪嶗蜂谷,目前已是豐收的季節。一排排整齊的蜂箱擺放在綠草叢中,成群的蜜蜂從蜂箱口不斷飛進飛出,蜂農們正忙著割蜜、搖蜜。山清水秀,氣候溫和,天然野花競相開放,花粉豐富且無工業污染,這些獨特的優勢讓黃龍縣的蜂蜜成為市場上的佳品。“一箱蜂産蜜20—30斤,每斤可賣到50元。”黃龍縣中蜂産業園副站長方衝偉説,黃龍縣發展中蜂養殖的條件得天獨厚,縣上採取了“園區+公司+農戶”的模式,使養蜂向規模化、産業化轉變,目前全縣養殖中蜂9萬箱,預計可産蜂蜜1350噸,實現産值7300萬元,依靠這個“甜蜜”産業,農民年每人平均增收2200元。

在界頭廟鎮,白色的風車、無邊的草場,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觀賞。由於海拔落差大、風力對流強,界頭廟鎮成為陜北最佳的風力發電資源地。“依託風力資源和光照資源,我們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預計到‘十三五’末,産值可達10.41億元。”曹增俊介紹,在發展新能源産業的同時,目前全縣正在重點打造的風車小鎮項目,將成為黃龍縣發展旅遊産業的一個亮點。據介紹,風車小鎮項目結合高原草場山野特色和黃龍本地文化,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將建設房車帳篷酒店、山巔風洞、風車樂園等旅遊項目。

目前,黃龍縣構建了以核桃、蘋果等林果經濟為主導,中蜂、大閘蟹、食用菌、中藥材等林下經濟為補充的生態農業體系;用生態能源和生態食品加工業補齊工業發展短板;依託生態資源稟賦打造生態旅遊這一戰略支柱産業,走出一條以綠色生態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之路。(記者 汪曼莉)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黃龍:因生態而美 憑生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