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洛川移民搬遷村走上“回遷”路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在洛川縣南部一條深溝裏,坐落著洛河峽谷村莊黃連河村,曾經是廣種薄收的窮村,搭上“鄉村振興”這列快車後,走出了一條以産權制度改革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的新路子。

1

航拍黃連河村 齊帥旗/攝

以食用菌為主産業拔窮根

“黃連河村位於大溝內,是個移民搬遷村,要改變貧窮的面貌,首先從産權制度改革入手,在全村口糧地和機動地上想辦法。”黃連河村第一書記王曙輝説,按照這個思路,村裏成立了黃連河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實現了土地資源的“三權分置”,通過土地流轉入股、資金入股、房産入股等形式參與企業生産經營,實行保底分紅、共用收益。

“村上實行土地入股‘541’模式,1畝土地農戶每年獲得的承包費500元,分紅400元,村集體經濟每年獲得分紅100元。另有資金入股‘721’模式,全鎮132戶貧困戶與企業建立了緊密型脫貧聯盟,入股資金150萬元,貧困戶佔股70%,企業佔股20%,村集體佔股10%。”王曙輝介紹,村裏閒置的8孔窯洞使用權流轉村集體,興辦旅遊接待餐飲業,每年平均收入1.2萬元,今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計29.4萬元。

過去的黃連河村雖然貧窮,卻擁有綠水青山的天然資源,這在塵土飛揚的陜北地區並不多見。

按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路,黃連河村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利用起來,引進公司做大食用菌主産業,在村裏建起生産廠,修建了90座大棚,種植香菇、蘑菇、木耳、靈芝等;建有17座果蔬大棚,種植草莓、櫻桃、葡萄、油桃、聖女果等;同時養殖雞、黑山羊、魚等等;另有2家公司來村上發展大田櫻桃採摘及生態果蔬。

從前破落地如今宜居村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2

黃連河村第一書記王曙輝講述村裏的發展舉措與變化 賀冬鵬/攝

“我們把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親身感受得到的人居環境作為突破口,大膽嘗試,按照既要有新功能,又要有原風貌的要求。”王曙輝説,村裏硬化道路、綠化村莊,建成村委會辦公室、文化廣場、生態停車場和水景觀、旅遊廁所等,對村民的院落門墻、門樓等改造,配套垃圾桶70多個。

在村裏住了一輩子的牛中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他説:“從前村裏路不通暢,出入很不方便,除了務農也沒啥收入。這幾年村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裏旱廁改造成衛生廁所,門頭也變了,可以説出門腳不沾泥,人的精神面貌也跟以前大不一樣了。”

隨著村容村貌變化的還有鄉村文化,村裏開展文娛演出及“十星級文明戶”評選,開展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鄰居活動,為村莊上了一層“底色”。

“村裏的爛地多,平整地少,過去種糧食只夠一家7口人吃飽,略有結余。現在我把10畝地流轉出去,簽了15年的合同,每年能增收9千元。加上我在村裏企業打工掙錢,既當‘股民’又是工人,現在的收入好多了。我娃上完大專在西安工作,以後村裏發展好了也準備回村,開個農家樂。”牛中源説。

3

黃連河村原本破舊的民居經過改造煥然一新。賀冬鵬/攝

外出青年人返鄉做生意

和大部分鄉村青年外出打工不一樣,隨著黃連河村整體面貌發生改變,村裏出現了外出人員回遷的現象,在村頭開商店的青年張瑞浡就是其中之一。

30歲的張瑞浡從2006年起就在西安工作,做過影樓攝影師,賣過推拉門,2017年結婚以後,就留在了村裏。如今,他將“移動小賣部”開在了村頭河道邊,煙、飲料、小吃……趁著大柳樹的陰涼一字擺開,背後是清澈的河水。

4

村裏景觀 賀冬鵬/攝

“現在我也不會回城裏去了,開商店一天進賬大約有一千元,除去成本,比打工強的多了。家裏有一部分地流轉出去可以增收,我還養了200隻兔子,搞養殖業。”張瑞浡一邊談話一邊招呼著顧客。

留在村裏做生意,收入的高低取決於村莊的人氣。“黃連河村有了發展旅遊的基礎,今年從‘觀光采摘,發展民宿,紅色旅遊’三個方面打造3A景區,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採摘蘑菇、品嘗草莓、吃農家飯,欣賞田園美景。每天平均大約有1千多人的散客,隨著王世泰故居維修建成,來參觀的人會更多。”王曙輝的介紹,為村裏做生意的人吃了定心丸。(劉彬 實習生袁琳娜)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