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難”到“三贏” 安塞南溝村打了一場翻身仗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過去,我們南溝村是延安最窮的地方。老百姓説南溝村有三難:出行難、娶媳婦難、村幹部幹事難。”高橋鎮南溝村駐村幹部張光紅説。
南溝村毗鄰延安市區,北接棗園、南連萬花,因村內自然植被覆蓋率高,被確定為發展鄉村旅遊的試點村。2015年,村裏想辦法引進本村外出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張維斌回村投資,全面啟動集現代農業、生態觀光、鄉村旅遊為一體的南溝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建設。
航拍南溝村。杜旭濤/攝
從2015年開始,南溝村將村集體收回的全村除村民的宅基地、果樹地之外的2.25萬畝撂荒地、溝洼地、灘塗地、山林地等閒置低效土地統一流轉,平整流轉後,3000多畝土地用於産業建設,並於2016年新建矮化密植蘋果園1500畝。村裏通過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方式,分別與惠民公司和兩個子公司共同建設南溝生態園區和旅遊扶貧停車場、矮化密植園項目,建立起了村集體、企業、群眾之間緊密的利益連結機制,實現了三方共贏的局面。
南溝村駐村幹部張光紅向記者介紹該村“三變”改革。賀冬鵬/攝
張光紅説,為了擴大蘋果銷路,增加安塞蘋果知名度,村裏推出新型行銷手段,即“我在南溝種棵樹,我為扶貧做貢獻”活動,遊客一年花300元就能認領一棵樹,除了保底40顆蘋果外,還送300元的門票和沙地摩托車票,包裝箱免費,吃不完的果子還能免費存在果庫。目前認領的客戶有青海、寧夏、江西、廣西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有些外地人不要門票,我們就免費全國包郵。這些地裏一共有六萬多棵樹,目前只有一萬棵挂果,其中有13戶貧困戶入了股。活動開展兩周,3000多棵樹已經被認領。”張光紅説,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産業建設,村民土地佔股49%,前期不需要村民一分錢的投資,見效後扣除當年成本按股分紅。
南溝村山地有機蘋果認養牌。賀東鵬/攝
另外,為了切實保障貧困戶的短期收入,村上成立了務工隊,每年公司給每戶貧困戶安排不低於200個工日,每人每天100元,僅此一項貧困戶年收入可達到2萬元。
今年60歲的劉潤喜是南溝村村民,在村上種蘋果。他説:“我以前是貧困戶,家裏種地沒有多少收入,種蘋果後一年比一年強,去年蘋果賣了十幾萬塊錢,村上還給分紅,家裏光景好多了。”
南溝村村民劉潤喜。賀東鵬/攝
通過“三變”改革,由原來的“三難”到現在的“三贏”,南溝村由一個貧困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375元的貧困村,發展成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萬元的富裕村,鄉村振興效果初顯。(米彩虹 實習生袁琳娜)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