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廣州日報:滿足養老需求,量與質都得跟上

隨著我國加快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日前,“有事好商量——廣州市政協民生實事協商平臺”2019年第五期圍繞養老服務開展調研,並召開協商座談會。據悉,廣州將在床位緊缺的老城區試點家庭養老床位,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市醫保局也在會上透露,在廣州現有63家長護險定點護理機構的基礎上,預計8月底還會新增40家定點護理機構。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之一。一則老人的生活有沒有保障,于家庭而言是件操心的大事。二則養老服務水準如何,也是綜合社會保障的具體表現。這幾年,廣州在養老設施建設、養老服務供給上拿出了許多得力舉措。目前,已實現每千名老人床位數40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每人平均養老用地面積達到0.25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國家、省提出的各項目標。

然而,相比于廣州龐大的老年人口基數(截至2018年底,廣州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69.3萬人,佔戶籍人口比例超過18%),養老服務領域的一些軟硬體不足也十分明顯。硬體上,養老院公辦民辦“冷熱兩重天”現象仍然存在。一方面,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如市老人院本部、市老人院九龍院區、海珠區老人公寓,輪候人數都分別超過1800人。另一方面,民辦養老機構則“過半床位空置”,一些民辦機構的床位約54%處於空置狀態。軟體上,專業人才缺乏成為養老服務發展一大阻力,很多養老機構招不到專業醫護人員,養老護理員的缺口十分巨大。

解決好這些問題,要從哪些方面著手?首先,老年人口的基數擺在那裏,沒有一定數量的服務設施,便沒法滿足巨大的養老需求。在這方面,廣州對於存量和增量採取了不同辦法。存量上,力求把更多符合條件的社區護理站納入醫保範圍,並試點家庭養老床位,推動現有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向基層延伸。增量上,則進一步強化配套養老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移交和使用管理,確保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這些辦法的實施,都將為解決養老設施不足問題積累寶貴經驗。

其次,數量上去了,能不能實現合理分配、達到專業水準,還涉及品質問題,一些必要的政策調控應該儘快跟上。比如,通過理順收費調整機制,讓養老院公辦民辦“冷熱兩重天”現象得到緩解。再比如,通過提高對養老護理人員申請公租房、積分入戶、隨遷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傾斜力度,鼓勵更多專業人才投身養老事業。

當然,數量和品質並沒有絕對標準。能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養老服務水準,仍取決於二者與養老需求的關係。在覆蓋面上,滿足更多人就近養老、醫養結合的需要;在軟硬體上,補齊當前存在的服務短板。讓數量與品質都圍繞養老需求進行配置和調整,這篇“老有所養”的文章才能更加出新出彩。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廣州日報:滿足養老需求,量與質都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