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殘助殘 “靈芝大王”程文彪的別樣人生
5年時間,累計有1160戶殘疾人貧困家庭在程文彪的幫扶助力下,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堅定,其中,不少家庭已在程文彪的幫助下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從獺兔養殖,到生産食用菌,多年來,程文彪事業的每一步,都給了周邊殘疾人脫貧致富工作以極大聚焦,用他自己的話來解釋,“尤其是當我自己也受傷後的那段時間,我就更加體會到了殘疾人生活的各種艱辛以及不容易。我有手藝,他們沒有,所以,我應該為他們做點啥。”
“程文彪將扶殘助殘當成事業的一部分,將帶領殘疾人貧困戶脫貧致富當成職責,精神實在可嘉。”對於程文彪,很多人這麼評價。
深知殘疾人艱辛 程文彪將帶他們脫貧致富當成職責
今年63歲的程文彪,是禮泉縣史德鎮程家村一位普通村民,不過,他領辦的禮泉縣金地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卻在整個禮泉都有著不小的名氣。這也讓當地人一直將他歸列為“有本事的人”。
程文彪很有生意頭腦,早在周圍村民們大多還只知種地務農的2001年,他就開始從事蔬菜販賣生意,他將附近村子裏的蔬菜、水果收購後轉手銷售到湖北、廣州、上海等地。因為程文彪為人重信義、不貪利,多年經商下來,他在同行中積累了較好的口碑,一個佐證是,當時生意好時,他每天僅蔬菜的運輸費用就有數萬元之多,周圍群眾送其外號“蔬菜大王”。
不過,在2005年一場發生於湖北沙市的車禍中,程文彪右腿骨折,至今,每到天陰下雨,他的右腿都使不上勁。
不能出遠門,程文彪就開始在西安、寶雞、咸陽等近周城市考察商機,並很快發現,獺兔有著不錯的經濟價值。於是,不久後,他一次性投入25萬元、引進500隻兔種,在村子裏辦起了獺兔養殖場。
與以往經商時不同,經歷過了人生大難,尤其是曾經的那場車禍後遭遇過了各種艱辛及不易,讓程文彪從辦這個養殖場起,就把周邊殘疾人家庭的脫貧致富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我有一技之長都需要經歷這麼多不便,更何況那些沒有任何生存技能的殘疾人。”程文彪決定,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4年4月,程文彪和禮泉縣殘聯合作成立了“禮泉縣史德鎮程家村殘疾人實驗兔繁育扶貧基地”,不但免費為100戶殘疾人每戶發放兔種20隻,還免費幫他們建兔舍、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等。仔兔繁殖育成後,貧困戶只需歸還20隻仔兔,其餘育成兔基地按照高於市場價統一回收、銷售。
困難之處在於,這100戶殘疾人養殖戶分佈在3個鎮40多個行政村,從篩選到飼養工作步入正軌,程文彪每戶至少跑了6次以上。不過,這項對於正常人而言都甚是難以堅持的工作,卻被程文彪做得精細,有時殘疾人飼養戶家中的兔子生病了來請教,他總會立即放下手裏的事趕去為其診治。
此後,程文彪又創新扶持形式,採取“項目出資金、精準到戶、基地代養、年底分紅”的模式,與每戶殘疾人貧困家庭簽訂扶貧協議,每年年底為其保底分紅1000元。
“多虧程文彪 讓殘疾人貧困戶脫貧致富信心十足”
兔子行情逐漸走低後,食用菌生産又進入了程文彪的視野。為此,身體已恢復很多的他又專門去東北等地考察,並很快掌握了菌包生産技術和生産方法。
在發展食用菌的過程中,程文彪依舊沒有忘了他的“殘疾人兄弟們”。他的食用菌生産基地自形成之日起就主要採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帶貧益貧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殘疾人脫貧攻堅。
2016年以來,在禮泉縣殘聯的支援下,基地繼續採用“項目出資金、精準到戶、基地代養、年底分紅”的扶貧模式,先後免費培訓殘疾人520人次。在禮泉藥王洞社區、駿馬鎮、石潭鎮、烽火鎮等全縣多個鄉鎮共扶持600戶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發展食用菌種植項目,與每戶簽訂扶貧協議,為他們免費發放平菇菌包200包,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生産出來的産品採取保護價回收,這種模式幫助貧困殘疾人年增加産業收入2000元左右。同時,程文彪先後扶持300戶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貧困戶進行三年入股分紅,每戶三年股金和利潤分紅7000元左右。
2018年,程文彪的基地積極嘗試發展露地黑木耳種植,並帶動周邊7個村260戶貧困戶先後建成3個黑木耳生産基地,佔地50畝,年生産黑木耳1200斤,産值240萬元。今年的前不久,基地又和全鎮70戶貧困戶簽訂了託管協議,種植大棚吊袋黑木耳10萬包,並保證最低分紅1000元。
2017年,程文彪剛投産不久的食用菌大棚曾不慎在一場火災中化為灰燼。但他沒有被擊倒,第二年,他又執著地舉全力投入600萬元,新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食用菌基地,如今,每座大棚利潤可扶持10個殘疾人家庭。對程文彪所做的這一切,史德鎮鎮長王備戰又佩服又感激,他説:“多虧了程文彪這個‘帶路人’,才讓這些殘疾人在産業脫貧的道路上越走越帶勁兒。”
讓殘疾人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程文彪事業藍圖中排位靠前
2018年4月,程文彪在濟南出差時,恰好與住隔壁的房客、東北的“靈芝大王”柳先生相識。二人相談甚歡,這一聊,聊出了禮泉縣的靈芝生産基地。
返回後,柳先生為程文彪發來1000多包靈芝菌包,並親自來基地為他作技術指導。程文彪也一連幾個星期悶在靈芝大棚裏,研究靈芝生長,精確控制大棚溫度和地面溫度等。靈芝長成後,在柳先生指導下,程文彪又學會了靈芝嫁接技術,將靈芝做成盆景,成為搶手貨。
據程文彪介紹,他了解到,這項技術目前在陜西省內都非常稀有,市面上常見的靈芝盆景,大多是人工後期拿膠體粘合而成的,後期一般無法繼續生長,但經嫁接而來的靈芝盆景,卻有非常強的生長活力,只要養護得當,可繼續繁殖、長高。獨特的技術,也讓程文彪在去年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有10萬餘元的純收入。此後,程文彪“靈芝大王”的外號便被當地人頻頻提及。
不久前,愛鑽研的程文彪又掌握了靈芝生産的核心技術——菌包生産。這樣,便可大大降低靈芝的生産成本。
“計劃在本地大面積種植推廣靈芝種植,加上深加工,相信會有不菲的經濟效益,也相信會給殘疾人貧困戶帶來更多更廣的增收渠道。”在程文彪關於未來的設計藍圖裏,殘疾人貧困戶的脫貧致富工作仍舊排位靠前。(記者 黃香梅)
來源:陜西傳媒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扶殘助殘 “靈芝大王”程文彪的別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