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眉縣獼猴桃:鄉村振興的“維C”營養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世界獼猴桃的故鄉在中國,中國獼猴桃的原産地在陜西。今天的寶雞眉縣,基本實現村村有獼猴桃、戶戶産獼猴桃,一家一戶、一村一鎮的獼猴桃連在一起,交織出眉縣的鄉村振興平面圖,“一縣一業”格局業已形成。

自1988年,眉縣引進獼猴桃在文謝村試點栽種,經過30餘年的培育,僅是“中國獼猴桃第一村”文謝村的獼猴桃産業已經從河岸地的54.5畝發展到了3050畝(全村耕地面積為3500畝),2018年村內農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3917元。全縣種植獼猴桃面積達到30.2萬畝,佔全國獼猴桃種植面積的1/7,陜西的1/3。

1

國家級(眉縣)獼猴桃産業園區。賀冬鵬/攝

 鄉間小路走向國際大道

眉縣位於陜西省關中平原西部,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嶺——秦嶺的北麓,獨特的水、土、氣、光、溫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獼猴桃生長,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獼猴桃最佳優生區。

獼猴桃被譽為“VC之冠、水果之王”,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眉縣獼猴桃經過農業科技人員的長期選育和推廣,目前已形成海沃德、秦美、徐香、金香、紅陽、早金、楚紅、晚紅、華優等品種。在國家級(眉縣)獼猴桃産業園區內設有眉縣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保證果品安全追溯。

近年來,眉縣立足地緣、科技、外資三大優勢,加快推進獼猴桃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産業化發展,使獼猴桃産業迅速成長為縣域經濟的特色主導産業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眉縣將獼猴桃産業作為發展特色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堅持規劃先行,市場引導,政策扶持,板塊推進,不斷擴大種植面積。

2015年10月建成投運的國家級(眉縣)獼猴桃批發市場,規劃總面積2800畝,一期佔地面積 1098畝,建設科技研發與會展中心區、果品及果用物資交易區,鮮果冷藏處理區、綜合加工區、物流配送區、綜合管理服務區6大功能區和配套的基礎設施及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

據了解,僅在國家級(眉縣)獼猴桃産業園區,年獼猴桃進場交易將逐步達到35萬噸,交易額20億元;其他果品交易量5萬噸,交易額2億元;果用物資交易額5億元;電子商務平臺網上交易100萬噸,交易額90余億元,成為全國乃至國際型的獼猴桃物流集散中心、品質檢測中心、價格形成中心、資訊傳播中心、科技交流中心、會展貿易中心和標準化生産示範中心。

種的多又種得好  資訊化精細管理

眉縣全域推廣“優選品種、規範建園、配方施肥、科學修剪、病蟲防治、生態示範”等十項關鍵技術,“千百萬”獼猴桃人才培訓計劃鍛鍊出鄉土專家33名,高級果農和職業農民1350多人,每年輪訓果農10萬人次以上。

近年來,眉縣高度重視農業資訊化建設,以資訊化助推獼猴桃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分期建設並運作總面積5000平方米的陜西(眉縣)獼猴桃大數據示範中心,主要開展獼猴桃産業資訊發佈、價格指導、數據分析和電子交易等業務。

2

國家級(眉縣)獼猴桃産業園區資訊中心負責人翟社兵向記者展示一款名為“獼猴桃”的手機APP。

國家級(眉縣)獼猴桃産業園區資訊中心負責人翟社兵向記者介紹,資訊中心採集的數據,將在手機APP“獼猴桃”免費供用戶使用。記者了解到,該APP目前正在測試階段,預計今年7月20日上線。現已收集了以眉縣為主的産業基礎資訊15萬餘條,分類建立數據庫25個,累計發佈價格資訊6萬餘條。目前還缺少企業的動態資訊,即將開始大面積採集工作,果農和企業也可以在APP上操作自行採集。

據了解,陜西(眉縣)獼猴桃大數據示範中心一期投資近600萬,二期展示中心建設即將開始,預算投入400萬元。大數據示範中心的建設將為眉縣及全國範圍內果農作務銷售、政府科學決策、産業提質増效、拓展扶貧渠道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數據服務。

除此之外,紐西蘭獼猴桃花粉研究加工中心、西農大獼猴桃試驗站、陜西省獼猴桃研究所、寶雞市獼猴桃苗木繁育中心等一批科研推廣機構相繼在眉縣落戶,助推獼猴桃的核心技術研究應用走在了全國前列。

科研投入+資訊升級,眉縣主導農業獼猴桃從優品牌逐步發展成為“高站位、精研究、強品牌”。

3

田家寨村貧困戶駱金有通過種植獼猴桃實現了脫貧

獼猴桃帶動鄉村振興大産業

“我家改良了6畝獼猴桃,去年第一年挂果,純收入2萬多塊錢。”田家寨村貧困戶駱金有笑著對記者説,以前家裏日子並不好過,辛苦一年收入幾千元,女兒在上大學,還欠了一些外債,生活捉襟見肘。

2018年,嫁接的果樹開始挂果,産量約12400多斤,一斤可以賣3塊多錢。頭年挂果就有這樣的收入,讓駱金有十分開心,他説等過幾年到了盛果期,産量會翻幾倍。

“以前技術不行,種出的獼猴桃品質不好,現在通過技術培訓,産量一下就上去了,品質也好了。”駱金有説,近幾年村上組織技術培訓,教他們如何施肥、受粉、耕作,以及修剪果樹,不僅提高了果樹産量,也提升了果子的品質。

4

據了解,眉縣田家寨村有貧困戶25戶共78人,通過獼猴桃種植,其中23戶達標已經退出了貧困戶。金渠鎮田家寨村黨支部書記孫樂斌表示,田家寨村組建團隊按時按季進行種植培訓,並對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解決缺乏技術的實際困難,促進了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同時,也發展起了獼猴桃産業。

田家寨村通過種植獼猴桃脫貧致富、振興産業,是眉縣全域培植産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振興優勢的一個精彩縮影。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眉縣農業産業的發展,在助力脫貧、生態、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5

文謝村被稱為“中國獼猴桃第一村”

産業興,才能群眾富,更能人才聚、鄉風正。“果豐民富,振興鄉村”,獼猴桃各類相關産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逐步凸顯,獼猴桃等果品的科研、資訊、種植、冷藏、加工、物流、周邊産業等結為一體,使果品加工流通産業形成更加完整的産業鏈條,在便捷高效發展果業的同時,也推進了眉縣産業振興步伐,為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平臺,注入了活力。

眉縣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全力推動鄉村振興蓬勃發展,努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姬文艷 陳榮)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