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陳倉區賈村鎮:“一帶一,10+2”扶貧模式讓貧困戶有幹勁兒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7月2日,“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採訪團走進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杜家凹村旺全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現場了解當地水蜜桃種植産業發展情況和賈村鎮探索推行“一帶一,10+2”産業扶貧模式實施情況。

1

據了解,賈村鎮在旺全果蔬專業合作社帶動下,全鎮發展水蜜桃1500余畝,挂果500余畝,畝産值8000元左右,主要銷往銀川、西寧、包頭等西北地區,經濟效益可觀,成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樹”。鎮內旺全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佔地面積200畝,吸收周邊村貧困戶24戶,48人。

3

據園區工作人員介紹,園內所栽水蜜桃品種可實現“一年給苗、來年放條、三年豐産。”目前已建成180畝果蔬套種示範田,20畝育苗基地,年産值達140萬元。

5

旺全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全勳為大家講解“一帶一,10+2”合作模式、帶貧模式。

旺全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總負責人羅全勳介紹,合作社發展實行“愛心園+創新園”模式,精準幫扶,産業帶動,與24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建有愛心園26畝,合作社統一購買優質種苗,統一技術栽培管理,統一銷售。據測算,按目前市場價扣除成本因素,愛心園第二年每畝純收入在6000元左右,第三年每畝可收入1萬元。

羅全勳説:“一開始合作社做了創新園,把職業農民帶進來。然後又搞了愛心園,把貧困戶帶進來。但是通過實際運作發現貧困戶做起來非常難,園區帶貧困戶期間搞了好多創新模式、栽種模式、滾動機制、獎勵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但都有一定的難度。”

6

今年,為有效解決部分貧困戶帶動難的問題,鎮政府在愛心園和創新園的基礎上,創新採取“一帶一,10+2”扶貧産業發展模式,通過旺全果蔬專業合作社帶動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吸收十個經營大戶,每個經營大戶帶動兩戶貧困戶經營10畝果園(大戶經營8畝,兩戶貧困戶各經營1畝)。

據了解,“一帶一,10+2”扶貧産業發展模式形成果園權屬村集體所有,專業經濟組織負責技術指導服務,産業發展資金幫助栽果建園,經營大戶和貧困戶負責日常管護,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農戶獲得收益分成。

7

賈村鎮黨委書記張小衛講解“一帶一,10+2”模式的帶動方法。

“今年提出‘一帶一,10+2’扶貧産業發展模式,一方面很好地利用了扶貧資金,完善了帶貧機制不強的問題,讓一般戶帶著貧困戶一起幹,都參與到企業運作中來。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園區發展前期國家和集體經濟組織投資一部分,職業農民和貧困戶介入,集體經濟園壯大以後,除了給一般戶、貧困戶分紅以外,還留20%作為村集體的收益。”賈村鎮黨委書記張小衛説。

“現在,職業農民和貧困戶僅僅買一把鋤頭和剪子,就把事幹完了。”羅全勳在接受採訪説,55歲以後農民在外打工就業較難,目前水蜜桃園區內除了套袋和採摘,其餘工作全部實現了機械化,55到65歲的農民的身體狀況能夠適應水蜜桃園內的工作強度。配合“一帶一,10+2”扶貧産業發展模式,一般戶和貧困戶實現增收的門檻更低、保障更大。

帶動貧困戶增收,推動鄉村産業振興不僅要“辦法好”還要“合得來”,因地制宜謀發展,“一帶一,10+2”模式是賈村鎮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調整的扶貧發展新模式。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模式已經在賈村鎮北灣村、龍尾村、簸箕莊三個貧困村進行試點,將逐步形成以點帶面、模式複製、逐步推廣、促進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壯大和群眾增收的良性迴圈。(姬文艷)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