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外媒看陜西·延安市】外媒記者舞起安塞腰鼓 見證延安人民紅火日子

外媒記者體驗安塞腰鼓 攝影 張紅雨

6月29日,“壯麗70年·見證新陜西’”——“一帶一路”主流媒體聚焦延安大型採訪活動走進革命聖地延安,參觀安塞文化藝術館,看馮家營千人腰鼓表演,領略新中國70年來的“老區新貌”。

外媒記者參觀安塞文化藝術館 攝影 張紅雨

在安塞文化藝術館,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外媒記者們對安塞的歷史沿革、文化藝術種類以及表現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得知安塞腰鼓、剪紙、農民畫、民歌、曲藝已成為安塞區對外交流的文化名片時,外媒記者們既被當地人民創造出這些藝術的智慧所折服,也對這些藝術仍煥發生機而感到敬佩。

阿根廷《金融界報》國際部副主編瑪利亞·埃米莉亞·雷沃略接受國際線上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李瑩

“剪紙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對這種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保護,對展示中國名片、樹立中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阿根廷《金融界報》國際部副主編瑪利亞·埃米莉亞·雷沃略接受國際線上陜西頻道採訪時説道。

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編輯索納利斯·博雷加萊斯接受國際線上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李瑩

“我在這裡看見了非常美的風景,也體驗了剪紙。剪紙非常難,用剪子剪要非常小心,但是最後出來的形象卻很漂亮,這樣的傳統文化非常值得去體驗。”來自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的編輯索納利斯·博雷加萊斯體驗完剪紙後説。

在馮家營“千人腰鼓”表演村,外媒記者們聽民歌、打腰鼓,在欣賞中體驗,在交流中了解。悠長的嗩吶響起,仿佛在訴説著這片土地的久遠;鏗鏘的腰鼓打起,猶如在講述著人們內心的聲音。

《今日巴基斯坦報》記者比拉爾·艾哈邁德·薩博利接受國際線上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馮妍

“延安是一個很漂亮的城市,腰鼓表演也很有氣勢。巴基斯坦也有類似的表演,在觀看腰鼓表演時我好像回到了巴基斯坦,很高興有這樣的體驗。”來自《今日巴基斯坦報》的記者比拉爾·艾哈邁德·薩博利説。

外媒記者體驗剪紙 攝影 張紅雨

安塞區的文化底蘊深厚,黃土風情文化和紅色歷史基因在這裡重疊交織,為當地實現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基礎。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底,安塞區累計接待遊客239.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56億元人民幣,直接帶動貧困群眾660人實現增收,間接帶動貧困群眾2920人實現增收。

按照“文化輸出、旅遊導入”的思路,除了馮家營“千人腰鼓”表演村,安塞區還打造了魏塔“東方畢加索”繪畫村、西營“陜北信天遊”大舞臺演唱村。“文化+農業”“文化+旅遊”“文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已成為安塞區特色扶貧的新路徑,在促進當地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助力農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柳洪華 劉君慧)

來源:國際線上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外媒看陜西·延安市】外媒記者舞起安塞腰鼓 見證延安人民紅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