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靖邊縣周河鎮70歲老漢的新生活

今年70歲的高興成做夢也不曾想,自己窮了一輩子,“快入土了”還能住上新房子!

在距離靖邊縣城100多公里的周河鎮巡檢司村,這裡山連著山,溝連著溝,資訊閉塞,交通不暢,十里八村也沒有幾戶人家,高興成老兩口就是其中的一家。

與共和國同齡的他回憶起自己的一輩子,總結就一個字:窮。所以這一兩年的變化叫他始料未及,喜出望外。

圖片5

高興成兩口子在新房子裏

 高興成一家的窮光景

高興成從小就父母雙亡,跟大哥一起長大。

“八九月份(農曆)都沒鞋穿,實在凍得不行了,就在地上撒泡尿,把腳踩在尿濕的地上暖和一陣。”高興成説。

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了,左鄰右舍給他介紹了一門親事。

“她大(爸)就看上我能吃苦,才肯把女子嫁給我。”高興成看著自己的老伴兒説。

“要不是我家窮,我還不看上她,你看她醜的。”幽默的高興成調侃自己的老伴兒。

老伴兒白了他一眼,也回憶起了當年的苦日子:“他們家那會兒光景實在是不好,吃的粗糠用筷子都夾不起,只能用鏟子鏟。我嫁到他家前從沒有吃過這樣的飯。”

結婚後妻子生下兩兒一女,這可愁壞了高興成,家裏窮成這樣,拿啥給兩個兒子娶媳婦?

老丈人的眼光好,沒看錯人。高興成開始了受苦模式。

“那些年真是苦,”高興成回憶説,“家裏的飯吃不飽,在外面攔羊(放羊),我把野地裏人能吃的草都挖的吃盡了。”

高興成雖然窮,攔羊卻是一把好手。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家裏的羊群擴大到90多只。靠著近百隻羊的羊絨和羊肉,高興成愣是給兩個兒子把媳婦娶進了家門。

後來,借著國家的移民政策,高興成一家三代人舉家搬遷到了寧條梁鎮。

高興成夫婦本來想著跟兩個兒子住一起能享兩天清福,去了才知道,政府一共給了十幾畝地,兩個兒子還要供孩子上學,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的。

住了一段時間,高興成夫婦又回到大山。因為窮,老兩口蓋了幾間低矮的房子暫住,本想著過幾年有錢了蓋大一點的房子安度晚年,沒想到高興成卻不小心摔到了溝底,摔斷了三根肋骨,幾年幹不了重活,蓋房子的事兒就這麼撂下了。

“家裏窮成這樣,你能不能到村上鎮上給咱要點扶貧款?”聽説國家開始實施精準扶貧了,老伴兒攛掇高興成。

性格要強的高興成嫌丟人,梗著脖子説啥也不去。

圖片6

老兩口的新房子和旁邊的舊房子

精準扶貧的好政策

沒過幾天,鎮村幹部主動到府,把高興成一家定成了精準扶貧戶。

“你這房子是危房,下一場暴雨可能就塌了,得趕緊蓋新房。”鎮裏的黨委書記師毅幾次到他家催他蓋新房。

“國家給補助兩萬,我自己又貼了點,蓋了三間新房。”高興成指著自己的新房子説,“我以為自己會老死在那幾間舊房子裏,沒想到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

“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也吃上了自來水。”高興成的老伴兒指著房後山頭上政府給修的水窖説。以前他們要雇三輪車到溝底拉水吃,現在只要天下雨,水窖就自動完成雨水的收集、過濾、沉澱,在家裏一開水龍頭,水就流到缸裏了。

圖片7

政府給他們家修的水窖

“別看這是雨水,可比我們在山下拉的水還好吃。”高興成的老伴兒樂呵呵地説。

“政府還給我家送來了三隻羊,加上我自己的幾隻,我現在又幹起了老本行。”説起養羊,高興成眉飛色舞,“別人家的羊一年只能下一茬羊羔,我養的就能下兩茬!你看,兩年多我的羊就發展成30多只了。”

高興成嚮往的新生活

光景好了,高興成時刻不忘感謝黨的好政策,他買了一張大幅的習總書記的畫貼在家裏,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精準扶貧的政策好,但是咱自己也要往前奔達了。”説到脫貧致富,高興成滿懷信心:“政府給咱打好了底子,剩下的要靠自己努力,咱不能當扶不上樹的死貓。”

去年鎮上又給高興成家推平了十幾畝梯田,高興成今年種上了玉米、燕麥、馬鈴薯等農作物。

“後半年鎮上説免費給我們提供核桃苗,我打算栽個五六畝。”高興成説,“等過兩三年我種不動地了,我就把地都種成草,養上幾十隻羊,到時候核桃樹也能挂果了,再加上養老補助,我老漢的光景就滋潤了。”

臨別時,高興成伸出像樹皮一樣粗糙的雙手,緊緊地握住扶貧幹部的手:“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你們這些好幹部關心我,經常來看我。我到死都忘不了共産黨的恩情……”

據統計,在周河鎮,有72戶216名像高興成這樣的貧困戶享受到了各項到戶的扶貧政策,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李承林 通訊員:王笑天)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