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深海蛟龍舞(新中國的“第一”·70年)
在日前落幕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上,蛟龍號、海龍號、深海一號等深海裝備模型廣受關注。
2010年8月27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消息,宣佈我國第一台自主設計、自主整合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圖②)。當前,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標誌著我國載人深潛科考已走在世界前列。
背景故事
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成功完成7000米級海試,説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整合技術的成熟,標誌著我國載人深潛科考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2013年起,蛟龍號正式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
2017年,當地時間6月13日,蛟龍號順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後一潛,標誌著試驗性應用航次全部下潛任務圓滿完成。
親歷者説
李向陽: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副總指揮,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科技與國際合作處處長
20世紀末,隨著中國大洋協會在國際海底調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國家對載人深潛器應用需求日益迫切。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設立國家“十五”863計劃“7000米載人潛水器”重大專項。中國大洋協會作為業主,具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聲學所等國內深海裝備研發優勢單位,成為項目研製的骨幹力量。
蛟龍號選擇7000米作為設計深度,本身就是對科學和工程極限的挑戰。彼時,國外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是6000米,每一米深度的增加都意味著技術難度的上升。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蛟龍號差點回不來了。”任何科學試驗都有風險,蛟龍號海試也不例外。李向陽回憶,在一次海試任務中,按照正常流程,蛟龍號完成了下潛任務,準備被回收到母船上。然而當天,暴雨如注,能見度很低。隊員反覆尋找,都沒能確定蛟龍號在海面的位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晚一刻,蛟龍號和其中的潛航員就多一分危險。全船立刻緊急行動,全力以赴利用高清望遠鏡等設備搜尋蛟龍號。終於,人們發現了遠處一個熟悉的白色身影,迅速開船過去回收。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但説起這一幕,李向陽的語氣裏仍然充滿了緊張。此後,蛟龍號增加了定位感測器,方便母船定位,確保下潛任務的安全和順利。
從2002年蛟龍號立項開始,李向陽就參與其中。“一開始,所有項目成員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些人並不看好深潛事業,覺得下潛7000米難度太大。”但他和同伴們沒有被這些聲音擊倒。17年來,有人加入,有人離開,蛟龍號留下來的都是“鐵桿粉絲”!
蛟龍號總師徐芑南讓李向陽唸唸不忘。2009年蛟龍號第一次海試,年逾七旬的徐芑南還是堅持上船坐鎮指揮。他拖著裝滿藥品、氧氣機、血壓計等物品的拉桿箱,和科研團隊堅守在一起。他在水面的指揮調度清晰沉穩,成為試驗成功的重要保障。“徐總師的精神令人動容,鼓舞著一代又一代深潛人。”
深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藍色空間。目前,蛟龍號正在進行集中維修、保養和護理,為其量身定做的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也即將交付使用。預計今年下半年,蛟龍號將和“深海一號”進行業務磨合、互相適應,以期在接下來的業務化運作中,煥發新的活力,為我國大洋資源勘探和深海探測繼續提供強有力支撐。
知識連結:從“三龍”探海到海洋強國建設
目前,在我國的潛水器家族中,潛龍號、海龍號、蛟龍號“三龍”優勢互補,可點線面結合對作業區進行勘察。
無人無纜的潛龍號優勢在於開展區域地形測量、拍照、攝像等作業。
無人有纜的海龍號由水面船供電和操控,比較適合在相對平坦的海底長時間、長距離作業。
蛟龍號能夠定點懸停作業,科學家可以親臨海底,直接觀測、直接測繪、直接取樣,對海底某個點進行“解剖麻雀”式精細化研究。
未來,伴隨我國海洋事業進一步發展,通過發展深海鑽探的“深龍”技術、深海開發的“鯤龍”技術、海洋數據雲計算的“雲龍”技術等,我國有望形成國家級的深海裝備品牌和專業化隊伍,以有效支撐海洋強國建設。
參觀貼士
自然資源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介紹,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建立了“深海之路”科普館和成就館,是社會各界尤其中小學生了解蛟龍號等深海裝備,學習深海科技知識的“良師益友”。
展館約1000平方米,由展覽廳和多媒體影視廳兩大部分組成,採用展板、沙盤、模型、多媒體、樣品、實物及透明觸控互動等多種展示形式,回顧我國深海事業發展的光輝歷程。其中,多媒體影視廳內設大型環幕可展現豐富的海底自然資源等。同時,結合深海基地的車間、碼頭、科考船及1:1蛟龍號模型,展館構成了綜合、立體的展覽模式。
深海中心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公佈面向大、中、小學生的開放時間,屆時公眾可以進行參觀。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潛入深海蛟龍舞(新中國的“第一”·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