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漢中:奮力書寫經濟高品質發展“答卷”

“漢中是國家重要的航空産業基地,‘航空智慧製造聯合研發中心’共建協議的簽訂,將為漢中民用貨機項目提供更高層次的理論和技術支援。”4月8日,漢中航空智慧新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濱洋對記者説。

當日,西安交通大學與漢中智慧新城簽訂協議,將在漢中航空智慧新城組建航空智慧製造聯合研發中心、智慧製造産業公司和鐳射強化公司等,進一步推進漢中市航空高端智慧裝備先進化、自主化研究和産業應用。而這,正是漢中市調整産業結構,培育新興業態,加速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

1月24日,2018年漢中市經濟運作情況發佈——全年實現生産總值1471.88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漢中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要求,實施‘六個超越’任務,加快‘八個追趕’,‘三市’建設藍圖進一步豐富完善,逐漸走出‘三生融合’的綠色發展道路。”漢中市委書記王建軍説。

結構調整釋放發展活力

“這是一場建造方式的革命。未來,建築將像積木一樣自由組裝而成,作為建築産業現代化突破口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正在成為趨勢。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裝配式建築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在漢中市南鄭區工業園區的樣板間,漢邦集團董事長劉志安介紹。

漢邦集團是一家有著創新精神的企業。經過兩年的市場調研,漢邦集團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採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高層裝配式建築研發技術,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漢中市持續進行傳統産業提質行動,改造提升鋼鐵、有色、建材等傳統産業,重點實施了陜飛公司擴能及大運飛機配套、萬目儀電擴産遷建、漢中鋅業渣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理等50個技改項目。

以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為發展方向,漢中市大力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著力推進航空裝備製造及配套能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産業,支援傳統機床、機械設備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智慧製造産業,努力打造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迴圈示範基地。

科技創新是産業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抓手,也見證了傳統産業的一次次變革與轉型升級。

近年來,漢中市努力打造以勉縣、略陽、寧強等縣高品質特種鋼、鋅、銅、鎳材料為依託的冶金新材料基地;以城固、洋縣、西鄉等縣鎂、鈦、鉀等輕質材料為依託的新型輕合金新材料基地;加快建設以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新型建築材料三個産業集群為重點的西部地區重要現代材料産業基地。到2020年,現代材料産業年産值力爭達到780億元,增加值有望達到210億元。

一方面,“騰籠換鳥”引入新興産業;另一方面,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捨棄“兩高”企業。漢中市主動淘汰落後産能,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努力打造現代産業集群,不斷健全優勢産業體系,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創新能力,促使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不斷升級。

新興業態孕育發展潛力

漢江濕地公園的蘆葦蕩、漢山夜明珠燈光秀、龍頭山玻璃棧道等成了元旦、國慶節等節假日人們外出旅遊的網紅打卡地。

2017年12月,隨著西成高鐵的開通,漢中迎來了巨大的客流。近年來,漢中市加快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城市品牌。全域旅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使漢中市産業結構更加優化。

西鄉縣是我省産茶大縣,但一直以來,夏秋茶無銷路、資源被浪費的問題,制約著茶産業的發展。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西鄉縣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創新引入國內最先進的茯茶生産線,引進智慧發花技術和設備,使茯茶發花的時間、溫度、濕度處於可控狀態。

“這種方式顛覆了傳統人工發花方式,使得一年四季都能進行茶葉生産。該項目建成後,每年可加工生産茯茶500噸,消化鮮葉2100余噸。”西鄉縣茶葉局副局長陳志龍説,“我們還積極延伸茶産品上下游産業鏈,探索茶文化休閒旅遊類項目開發,實現産業融合發展。”

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培育壯大綠色有機食品、生物醫藥製造等特色産業集群,漢中市積極建設國內一流的高品質食品藥品生産加工基地。

在西鄉縣錦湖電子商務孵化創業基地,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土特産引人注目。茶葉、土雞蛋、香菇、木耳、牛肉乾、糧油等,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讓貧困群眾手裏的優質農産品“敲”開了致富之門。

“在創業基地,企業電商創業和個人創業可以實現‘拎包入住’,享受免租金、免網費、免水電費、免物業管理費的服務。”該創業基地運營總監張恒介紹。

網際網路農業、農業電商、生鮮電商……“網際網路”理念和技術引入農業,推進農業與其他産業深度融合。2018年,漢中市著力打造十大特色農産品基地,推進小農戶深度對接大市場,京東雲倉、城市倉建成落戶,帶動綠色有機農産品暢銷全國;培育産業園區415個,龍頭企業30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731個,家庭農場、職業農民和大戶共計2萬餘家,累計輻射帶動超過9.2萬戶貧困戶受益。

讓群眾共用發展紅利

日前,記者走進勉縣新鋪鎮穆家院村。穆家院村村民主要依山而居。以往,村民外出、農資進出、糧食運送都不方便。村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有一條寬闊的大路通到家門口。2018年,勉縣新鋪鎮搶抓脫貧攻堅政策機遇,積極主動與縣上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為穆家院村爭取扶貧項目資金30萬元,實施了長700米、寬3.5米的道路硬化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胡雪華是漢中市索克斯服飾有限公司的一名女工,負責服裝加工。她欣喜地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我只是一名在家帶孩子的家庭婦女,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來到這裡後,我每個月收入超過了3000元,而且開闊了眼界,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漢中市索克斯服飾有限公司是漢中市蘇陜合作項目,公司生産的服飾大多銷往日韓。它將東南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引入勞動力富集的西鄉縣,有效解決了當地就業難題和群眾增收問題。

“這套100平方米的安置房,我們一家四口住著相當寬敞。”鎮巴縣觀音鎮大市川村村民李菊忠看著安置點的新房,笑得合不攏嘴。

住有所居是每一位老百姓最實在的願望。2018年,鎮巴縣建設易地扶貧安置點33個,搬遷貧困戶4072戶,主體竣工2829戶;啟動農村危房改造989戶,已竣工860戶。

2018年以來,漢中市從全市事業單位統一公開招聘中拿出10%的名額,專門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工作人員招聘。通過此項工作,漢中市共有468名貧困大學生進入基層事業單位工作,實現了4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

為了讓每一個人能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近年來,漢中市惠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據統計,該市2018年財政支出342.05億元,增長9.7%,其中民生類支出280.3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2%。重點領域得到較好保障,節能環保支出增長61.5%,城鄉社區支出增長44.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1.2%。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推動人民生活品質提高。住房、醫療、教育、就業……與每一位群眾息息相關,牽動著百姓的心。漢中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高品質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推進社會保障水準、公共服務水準、社會治理水準穩步提高,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讓群眾共用發展紅利。

李妮

2018年,漢中市實現生産總值1471.88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持續走在追趕超越上升通道。

是什麼成就了漢中市如此的成績?

“我們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要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切實打好高品質發展組合拳。”漢中市委書記王建軍説,“我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高品質發展與中高速增長有機統一,突出綠色迴圈、生態宜居發展定位,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在轉變發展方式、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當下,傳統産業正面臨深刻重塑,新興産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如何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實現行業的高品質發展?

在漢中,“兩高”企業得到改造升級,傳統茶業引進了新的運營模式,既保護生態又有高經濟效益的新型農業公園吸引著八方遊客觀光,農産品加工企業走出大山、做出特色、創出品牌……

漢中的實踐表明,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在於體制機制改革。改造傳統産業,發展新興産業,推動支柱産業的形成,以及發展龍頭企業和培育品牌産品,都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創新激勵機制的完善。

按照中央和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漢中市通過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漢中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背後,是市委、市政府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的努力。

無論是傳統國企,還是中小微企業,“動能轉換”的主旋律越來越響亮,創新爭優的發展態勢不斷形成,漢中高品質發展的氛圍越發濃厚,發展潛能得到充分釋放,經濟活力競相迸發。本報記者 李妮

來源:陜西傳媒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漢中:奮力書寫經濟高品質發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