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構建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2020年

構建起協調聯動、運作高效的大灣區建設工作機制

2022年

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

2035年

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3月2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主戰場”,廣東正式發佈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推出大灣區建設“施工圖”與“任務書”,以大灣區建設提升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

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九市構築的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000萬,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自2017年7月1日粵港澳三地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以來,大灣區在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斷推進。目前廣東省對港澳服務業開放部門達153個,涉及世貿組織服務貿易160個類別中的95.6%;企業開辦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章、申領發票3個環節,開辦企業全鏈條辦理時限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同時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序推進,銀聯雲閃付APP落地港澳,微信香港錢包正式為香港用戶提供服務,粵澳兩地保險業在橫琴率先試點實現“兩地保險、一地購買”。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不斷深化。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落戶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共設立72個科研機構,轉化成果及技術服務近300項,廣東省同步出臺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辦法、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措施,在科研領域跨境合作上先行一步。

此外,港珠澳大橋通車並實現珠澳口岸“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並實現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大灣區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顯著提升。

粵港澳大灣區各方法律制度、標準體系、管理體制機制各不相同,打破體制障礙、創新融合機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關鍵。廣東將以連通、貫通、融通為重點,加強三地在法律服務、金融、醫療、建築等領域的規則對接,優化大灣區內地城市在市場準入、産權保護、法制保障、政務服務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推動規則相互銜接。

以開放倒逼改革,以灣區連通世界,廣東將按“三步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幅新時代全面開放的壯闊圖景呼之欲出:到2020年,大灣區構建起協調聯動、運作高效的大灣區建設工作機制;到2022年,大灣區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到2035年,大灣區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1日 17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張園

(原標題:構建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促改革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