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鳳翔泥塑:在傳承文化中點“泥”成金

鳳翔泥塑是寶雞市鳳翔縣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主要分佈在該縣城關鎮六營村及周邊地區,當地人俗稱“泥耍貨”。如今,這些“泥耍貨”已成為村民發家致富的“金蛋蛋”。2018年,鳳翔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32萬元,而依靠泥塑致富的六營村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68萬元。目前六營村從事泥塑製作的村民有80余戶300余人。該村泥塑産業年産值達1000多萬元。

2月28日,記者來到有“中國泥塑第一村”美稱的六營村,只見寬闊的水泥路乾淨平坦,路兩旁矗立著有著強烈設計感的倣古外墻和門頭,家家戶戶的地面統一用青磚鋪就。據鳳翔縣城關鎮黨委書記王曉鋒介紹,鳳翔縣按照“彰顯泥塑,打造精品,帶動旅遊”的思路打造六營民俗村。目前,泥塑一條街改造、進村路提升、風景墻建設以及泥塑廣場、泥塑坊等工程已完成,六營民俗村已初具規模。

繼2017年泥塑“鳳尾雞”走紅央視春晚,2018年泥塑狗“福來旺”成為陜西春晚吉祥物後,農曆豬年的泥塑“福壽豬”又被作為賀年卡和郵資信封等郵品在全國發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胡新明介紹,近年來,鳳翔泥塑受到了市場熱捧,銷售額也屢創新高,特別是在春節前後,有些泥塑作品一件最高賣到2000元,線上線下都供不應求。如今,鳳翔泥塑已遠銷海外,每年還有大量的到訪者實地參觀、購買。

傳統的鳳翔泥塑有三大類型,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二是挂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等;三是立人,主要為中國民間傳説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鳳翔縣六營村的泥塑藝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把鳳翔泥塑的圖案紋飾運用到圍巾、靠枕、茶具等産品上,開發出了一系列衍生品,給鳳翔泥塑賦予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胡新明説:“要將泥塑的傳統色彩、紋飾和造型等延伸至服裝、食具、壁挂等産品的設計和製作上,讓更多的民間工藝回歸百姓生活,走向國際。” (王帥)

來源:陜西傳媒網  責任編輯:張園

(原標題:鳳翔泥塑:在傳承文化中點“泥”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