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

北京新規 市屬高校教師職稱不再實行“終身制”

市屬高校教師職稱不再實行“終身制”

“評論文”改為“評成果”,制定教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不同側重的評價標準;學術不端將納入黑名單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人社局獲悉,北京近日新修訂出臺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高校教師將進行分類評價,職稱和崗位聘任實行聘期制,同時將加強職稱評審權下放後的監管。

看點1

評職稱不再“只看論文”

北京市人社局介紹,2005年,北京出臺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國率先下放高校職稱評審權,開展了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將教師崗位聘任條件和職稱評價標準合二為一,尊重用人單位的自主權,由高校根據學科特色和發展需要,制定不同層次教師崗位的聘任條件,按照規範的程式,以崗位聘用替代職稱評價,實現“想用的評得上,評得上的用得好”。

此次改革,將高校教師職稱從“一把尺子量到底”改為“幹什麼、評什麼”,強化教師以教書育人為主。在教育教學的基礎上,將高校教師按照教學為主、教學科研為主和社會服務為主等進行分類,制定側重不同的評價標準。

同時,建立高校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從“評論文”改為“評成果”,教師可從論文、論著、精品課程、教學課例、專利、研究報告等不同成果中,任選最能體現能力水準的作為職稱評審的主要內容。

看點2

職稱評定“能上能下”

完善後的新模式,進一步強化了教師職稱的“能上能下”。在實際操作中,職稱和崗位聘任均實行聘期制,期滿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高校可根據教師與崗位的適用情況,低聘崗位等級直至解除聘用。

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這一制度設計保障了高校的用人自主權,避免職稱終身制引發的惰性,使人才“評得上、用得好、留得住”。

這位負責人表示,放權不等於放任不管。在保障高校用人自主權的基礎上,市人力社保局將加強對教師聘任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管。

據悉,在高校制定本單位教師聘任管理辦法時,市人社局將進行指導和審核把關,確保高校教師評聘制度合規合理。在高校開展聘任工作時,需進行評議前公示和聘任前公示,廣泛接受教職工和社會監督。在高校完成聘任工作時,市人社局將對聘任程式和結果進行驗收,確保聘任結果的真實有效。

同時,辦法規定,高等學校教師的崗位工資“以崗定薪,崗變薪變”,根據聘用職務確定。

看點3

“聘委會”考核職業道德

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高等學校應成立教師職務聘任委員會,負責制定本校教師職務聘任工作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聘委會可按校、院(係、所)分級組建,一般由校、院(係、所)、學術委員會、人事、教學、科研等部門負責人及教師代表組成,成員不少於7人。

聘委會下設考核組和評議組。考核組負責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業操守、業務能力、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進行考核。評議組負責對教師的學術技術水準和專業能力進行評議。同時,辦法也提出了聘任教師的明確程式,包括發佈考評前公示,考核、評議,確定擬聘人選,驗收,聘任前公示,聘任結果備案等。

此外,辦法規定,高等學校應于每年3月31日前,按照管理許可權向市人社局進行聘任情況和聘任結果備案。聘任過程有關材料檔案應妥善留存至少10年,保證聘任全程可追溯。

同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過程中,如發現應聘人員存在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嚴重失信行為,取消其應聘資格和聘任結果,納入失信黑名單,按照國家及本市相關規定嚴肅處理。對於違反評審紀律的評審專家,應及時取消評審專家資格,列入“黑名單”。

講述

“論文壓力分散了教學精力”

北京某高校博士于傑畢業後從事教師工作,去年評上了副高級職稱。他告訴記者,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過去和論文直接掛鉤,做論文的壓力非常大,不僅分散了許多教學精力,也影響到自己的健康狀況。

“我經常為了一篇論文長期熬夜,如果第二天有課,還要完成備課才能睡覺。有時,晚上只有一兩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于傑説,他曾經看到媒體報道高校教師猝死的新聞,總擔心自己會猝死。“由於論文壓力大,教學成為做論文之餘的工作。”于傑説。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程德安表示,過去高校教師無論是職稱評定,還是崗位晉陞,往往只注重發表論文的數量,攬課題、發論文才是“正事”,授課認真與否只能“憑良心”。這種評價標準已不符合時代要求,甚至成為遲滯專業人員冒尖的障礙。

從“評論文”改為“評成果”,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這體現了北京市“職稱評審更注重考核履行崗位職責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的政策考慮。

于傑介紹,在職稱評定上,他所在的高校已經慢慢發生改變,由注重論文數量到重視論文的品質,同時,專利、研究報告,包括智庫成果(即為政府提供的決策貢獻),都可以在職稱評定上加分。

北京大學一位參與職稱評定工作的專家向記者表示,落實人社部相關改革精神,北大已經在教師職稱評定方面開展了多項改革舉措,教學成果完全可以作為職稱評定的加分項。

不過這位專家也表示,論文更講究創新性,也是比較客觀的評定指標。“實際上,教師應該在教學上投入更多精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引入教學方面的指標一定要建立好公正評價的機制,你的課程一定是專家和學生認可,在這方面,高校也應該思考創新評價方式的問題。”這位專家表示。

觀點

“高校不能鼓勵鐵飯碗”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過去高校在評、聘方面的問題集中表現在過多的行政手段管理,同時“能上不能下”,一旦評上教授,就一勞永逸了,産生了許多弊端。

“高校不能鼓勵鐵飯碗,北京的政策激發了高校教師的內部活力,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也是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的重要舉措。”汪玉凱説。

同時,汪玉凱認為,在教師聘用機制中提出專家介入評價,這就避免了行政領導説了算的狀況出現。“行政領導有時缺乏本專業的知識水準,專家參與顯示了聘用工作的專業性,也更容易被教師認可和接受。”

不過,汪玉凱也表示,好的政策在於實施。“過去我們也提出高校教師的評聘分開,但落到實處的地方少。北京的舉措關鍵是要執行好、實施好。北京的高校集中,高校引入競爭機制將對全國高校的職稱評定、職務聘用方面的改革産生示範效應。”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園

(原標題:北京出新規 市屬高校教師職稱不再實行“終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