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砥礪奮進鑄輝煌跨越發展譜新篇——改革開放40年漢中印記

漢中濱江濕地公園。 本報通訊員 楊寧靜攝

漢中天漢長街。 本報通訊員 李平攝

漢中興漢新區興漢勝境景區。 本報通訊員 雷一牤攝

洋縣讜河之春。 本報通訊員 楊國紅攝

作為“陜西聯産承包到戶第一人”的李雲山老人,最近有些火。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他的家裏迎來一撥又一撥的拜訪者。

今年76歲的李雲山,1979年任紅茶人民公社(今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鐵匠街生産隊隊長。“日無鬥雞之米,夜無鼠耗之糧。”談到當時的生活,李雲山感慨地説,當聽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土地承包到戶的消息後,他有些心動了。“有群眾幹集體的活不出力,幹自家自留地裏的活卻認真負責,能不能學小崗村把土地分給村民去種呢?”李雲山不斷地思考著。他明白,在當時政策還不明朗的情況下,這樣做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然而,看到群眾每天辛苦勞作,卻依然吃不飽肚子,李雲山還是悄悄找來了36戶社員秘密商議,並下定決心將一部分土地承包到戶。同樣是那些人,同樣是那塊地,當年秋天,鐵匠街生産隊的旱地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大獲豐收,産量翻了一番。第2年,李雲山又把集體水田秘密地承包給了社員耕種,同樣大獲豐收,群眾不僅吃飽了肚子,家家戶戶還有了余糧。

“我深知過去貧窮日子的苦,更能體會今天幸福生活的甜。”李雲山説,“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越來越強大了,我們農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群眾住上了小洋樓,開上了小轎車。”

紅廟鎮紅廟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平介紹,近年來,紅廟社區大力發展茶葉、中藥材種植等産業,社區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社區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68萬元,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紅廟社區的變化,是漢中市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一個縮影。40年來,漢中市踏著時代前進的腳步,搶抓改革開放機遇,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由1978年的不足1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333.3億元。

轉型升級不斷加速

經濟結構日趨優化

無工不富。改革開放以來,漢中市工業化水準不斷加快,實現了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中後期的快速發展。從發展特點看,漢中市的工業經歷了發展、調整、超越,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過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總量快速擴張,轉型升級明顯加快,效益不斷提高。

11月10日,位於漢中市漢臺區的陜西偉志智慧製造産業園生産車間裏,自動鋪布、智慧裁床、吊挂系統三位一體的智慧服裝生産線正開足馬力生産,趕製成品。“現在生産車間服裝的裁剪都是由電腦和機器來完成的,生産週期比以往縮短了一半以上。”陜西偉志服飾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詹曉東説,“公司前3季度實現生産總值5100萬元,預計全年實現生産總值可達7100萬元。同時,公司的訂單非常充足,已經排到明年2月。”

改革開放40年來,漢中市工業總量在實現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調整工業結構以適應經濟發展的步伐也在加快,先後謀劃了無人機製造、新能源汽車産業製造基地、石墨烯産業園等一批新動能項目,工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走出一條重生態環保、重高附加值的生態産業化路子,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多贏。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漢中市累計實施迴圈經濟項目566個,帶動項目總投資額524億元,有效地拉動了全市經濟增長。目前,全市共有工業集中區21個,規劃總面積115.25平方公里。2017年21個省級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980億元,同比增長13%,規模以上企業達242家。漢中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躋身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鋪鎮工業園區成功獲批為省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迴圈經濟園區聚集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歷經多年的換擋減速、轉型升級的“陣痛”,漢中市工業披荊斬棘、爬坡上坎,在逆勢中實現較大增長。今年上半年,工業經濟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32.38億元,比上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

今日的漢中,正在“十三五”工業發展規劃的引領下,著力打造西部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綠色有機食藥基地、新材料産業基地、新能源化工基地和綠色迴圈工業基地,力爭通過5年努力,使工業經濟總量在原來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實現第3個翻番,為漢中市與全國同步夠格進入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漢中市將繼續圍繞省上提出的發展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的要求,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加速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大力實施軍民融合戰略,在要素保障和園區發展上做文章,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讓工業成為帶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漢中市委書記王建軍説。

人居環境大幅提升

美麗漢中愈發亮麗

11月10日,雖然天氣已經轉涼,但夜幕初降的漢中市中心城區一江兩岸濕地公園內,依然人頭攢動。人們一邊悠閒地鍛鍊著身體,一邊愜意地欣賞著漢江兩岸的美景。漢中一江兩岸辦公室工程師閆曉明説,依託漢江獨有的水資源,一江兩岸已經逐漸成為漢中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和地標型的城市會客廳,不僅提升了城市的人居環境,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鳥兒在這裡安家,有時甚至可以看到朱鹮的身影。

然而,改革開放初期,漢中市中心城區一江兩岸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荒灘地。如今,站在一江兩岸放眼望去,漢江橋閘、天漢大橋、龍崗大橋3座大橋虹貫漢江;江北休閒健身公園、南鄭民俗風情園、天漢文化公園等公園廣場交相輝映;綿延5公里的天漢濕地公園仿佛給漢江披上了翡翠衣裳,摩天輪給一江兩岸注入時尚活力,大型音樂噴泉表演更是為遊人帶來了視覺盛宴……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現在的一江兩岸已呈現出“江若平湖、三橋虹貫、水映城郭、人遊畫廊”的美麗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地球上同一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之一,漢中市被譽為“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風水寶地”。改革開放40年來,漢中市始終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戰略,強化“不要污染的GDP”發展導向,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持續鐵腕治污降霾,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

保護綠水青山,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漢中市制定出臺《漢中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調研起草《漢中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通過制度規定進行剛性約束,組建生態修復公司,紮實開展秦嶺地區破壞生態環境問題“清零”、漢江生態環境保護“清澈”、土壤污染防治“清查”和“鐵腕治霾·保衛藍天”四大行動。統計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漢中市累計實施減排項目222個,關停淘汰工藝落後企業或生産線126個,拆改燃煤鍋爐960台;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生態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鎮巴、寧強、佛坪建成國家園林縣城;累計完成造林153.7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43平方公里。

村口門頭寬大漂亮,道路兩旁分類垃圾箱整齊排列,蔬菜基地裏硬化的産業路縱橫交錯……初冬時節,走進漢臺區鋪鎮獅子營村,一幅幅美麗鄉村的景象映入眼簾。

説起這40年來的變化,獅子營村黨支部書記許大慶深有感觸地説:“我們現在的每人平均純收入是40年前的300倍,可以説,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獅子營村美麗宜居的今天。”

一棟棟新建的安居房鱗次櫛比,一盞盞新裝的路燈美觀別致,新建的文化廣場上,人們愜意地下棋、健身、跳廣場舞……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居住在天漢大地的漢中人民生活越來越安逸、越來越幸福。

民生投入持續加大

幸福指數日益增強

綁扎鋼筋、邊坡支護、吊裝雨污水管……11月9日,在漢中市中心城區漢寧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數百名工人緊張忙碌著。據了解,2017年4月開工建設的漢寧路屬城市主幹道,全長8.5公里,雙向6車道,建成後將有效緩解城市東西向的交通壓力。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由於地處秦巴山腹地,交通歷來是制約漢中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西漢高速公路、西成高鐵、漢中城固機場……40年彈指一揮間,40年滄海變桑田。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漢中這個曾經的“四塞之地”,立體交通全面建成,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千里蜀道一日還已成為現實。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漢中市公路總里程達到20430公里,100%的鄉鎮和97%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瀝青路);全市鐵路總里程達654公里,陽安線、寶成線、西成高鐵形成“二橫一縱”的鐵路網格局;漢中城固機場開通漢中至北京(南苑)、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昆明、西安、蘭州、銀川、烏魯木齊、福州、海口等直達航線,通航城市達到12個,基本實現漢中與一線城市兩小時空中直達,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40萬人次以上。

變化的豈止是交通。改革開放40年來,漢中市越來越多的財力被用於改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以及社會保障領域,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2017年,漢中市民生類財政支出258.5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3%。

“提升民生共建共用水準,一要統籌城鄉發展;二要健全完善社保體系;三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漢中市市長方紅衛説,今年以來,漢中市堅持産城人融合理念,全力推進中心城區美麗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和“五個十大”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城市綠化、環境整治和公共設施完善;統籌推進縣城和省市重點鎮、文化旅遊名鎮、特色小鎮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堅持綠色打底、全域打造,做優做美生態環境;推進産城融合、城鄉一體,培育複合高端業態;注重以人為本、共建共用,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構建景秀人和、城興業旺的真美漢中。”8月6日召開的漢中市委五屆六次全會,吹響了新時代漢中市發展的新號角。可以期待,已經步入發展快車道的漢中市,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報記者 康傳義


來源:陜西傳媒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砥礪奮進鑄輝煌跨越發展譜新篇——改革開放40年漢中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