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九年募資超七千億 創業板融資能力顯著提升

截至2018年10月末,創業板公司累計募資總額達7073億元,披露重大資産重組方案537單。成立九年來,創業板不僅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直接融資平臺,吸引和調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企業成長,還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幫助企業並購重組與産業整合,成效顯著。但隨著市場形勢日益變化,業內人士建議,部分再融資制度有待完善,創業板改革仍有待深化。

企業融資能力顯著提升

長期以來,我國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比例不高,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創業板成立九年來,秉承培育戰略新興産業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歷史使命,不斷優化融資制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末,創業板734家公司募資總額為7073億元。其中IPO累計募集資金達3820億元,股權再融資累計2753億元,債券融資500億元。記者梳理髮現,創業板公司的融資主要流向科技創新企業和新興産業企業, 在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屬於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創業板公司IPO募資合計2883億元,佔板塊總體的75%;再融資募資合計2631億元,佔板塊總體的80%。

自2014年創業板設立再融資制度以來,非公開發行成為最重要的再融資手段,已有170家次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此外,創業板公司還積極利用其他多種融資手段募集經營發展所需資金。截至9月底,有8家次公司完成配股,募集金額50.34億元;84家次公司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資金323億元;15家次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177億元。2017年,“股權+債權”再融資工具備受市場關注,可轉換債券成為公司新寵,累計有54家公司推出可轉債預案,15家公司成功發行,較新規發佈前大幅增長。

為簡化程式、適應雙創企業融資需求,創業板還首推“小額快速”定向增發機制,積極幫助上市公司獲得持續發展所急需的資金。

從募集資金使用情況來看,截至2018年9月末,創業板上市公司累計實施5926個募投項目,累計使用募集資金4780億元,整體使用比例為73%,有效服務於企業日常經營發展。從資金投向來看,3847個計劃內募投項目累計投入募集資金3507億元,80%的資金用於生産建設、研發項目、行銷推廣、對子公司增資入股和産業鏈並購,僅20%的資金用於歸還銀行貸款、補充營運資金和流動資金。整體來看,創業板公司使用募集資金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末,募投項目實現經濟效益合計1322億元,累計投資收益率為27%。

善用資本促進産業整合

在融資推動內生發展的同時,創業板公司也充分發揮資本在並購重組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進行産業整合、轉型升級,並帶動更多的企業共同發展。截至2018年9月底,創業板共有351家上市公司披露537單重大資産重組方案。其中,實施完成的372單重組中有269單屬於産業整合,佔比72%。

眾多創業板公司並購重組後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17年末,連續3年完成重組業績承諾的公司共計68家,重組標的連續3年向上市公司貢獻營業收入約1281億元,凈利潤約210億元,利潤貢獻率平均為44%。

不過,隨著創業板不斷發展,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再融資制度已不適應上市公司的發展需求,有待進一步完善。

“現行規則要求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特定對象不超過五名,而主機板、中小板發行對象為不超過十名,當時主要考慮到創業板公司融資規模偏小、試行階段控制風險等因素。”華南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創業板公司的發展、融資需求的增大,限制認購對象數量增加了公司實施非公開發行的難度,導致部分融資需求大的公司受此限制無法募足資金,發行難度增加,“很多創業板公司都希望放寬對非公開發行認購對象數量的限制。”

“另外,現行規則規定創業板公司公開發行證券時須最近一期資産負債率不低於45%,這制約了大部分創業板公司通過公開發行募資。”深市一位創業板公司董秘表示,創業板公司集中于資訊技術、生物醫藥、網際網路文化傳媒等輕資産行業,固定資産佔比低,債務融資難度大,對權益融資的需求尤為迫切,呼籲取消資産負債率限制。

記者統計數據發現,2017年末,創業板資産負債率超過45%的公司佔比僅24%,這意味著近八成公司無法採用公開發行方式。

此外,小額快速再融資制度在推出時得到了公司積極響應和市場好評,但最終核準的家數不多,目前有意願使用小額快速融資的公司較少,主要原因在於實際審核週期過長,未能實現制度初衷。市場人士建議予以優化,切實發揮其作用。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