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陜西漢中改革開放40週年側記:七旬老人見證農村改革致富路

摘要:1979年,陜西省秦巴山脈南部的一個小村莊,幾十戶村民在隊長的帶領下分了“悄悄”分土地,成為陜南乃至全省最早實施家庭聯産承包的村子。幾十年後,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9年,陜西省秦巴山脈南部的一個小村莊,幾十戶村民在隊長的帶領下分了“悄悄”分土地,成為陜南乃至全省最早實施家庭聯産承包的村子。幾十年後,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田到戶 村民不再借糧過年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廣大農村是人民公社大集體,社員幹活實行“工分制”。1978年以前的漢中市南鄭縣紅廟鎮鐵匠街村生産隊(今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社員每人平均一個勞動日價值9分錢。紅廟社區村民李雲山回憶,那時候社員們出工不出力,莊稼收成低,大家整年勞作卻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過年都是靠借糧食。

面對這樣的困境,公社書記找到曾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後來又當過兵的李雲山,讓他當隊長,但第一次他拒絕了。李元山説:“我當時並不是不願意,是因為沒有想好該如何改變‘村民們种家裏的自留地不怕累,做自己的不要命,做集體的全是病’的現狀,要是把土地分給農民自己種多好!”

圖片1

李雲山翻看筆電,回憶當時的情形

當時李雲山私分土地的想法和國家政策不符,但他自己背負壓力,堅持提議,公社領導默許了後,他當起了鐵匠街村的隊長。

1979年,李雲山組織村民在農戶家裏拴到府秘密開會,用抓鬮的方式把土地分給農戶,每戶簽字保密。他還將種田分成了三個作業組,自己任隊長,抓組長來集體耕種,提高糧食産量。李雲山回憶説,分地後的第一個秋天,生産隊的糧食問題基本解決了,有的人家甚至開始壘倉,準備裝余糧。

40年過去了,當年的鐵匠街生産隊成了現在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的一個村民小組,村裏人靠經商、務工、搞運輸和種植茶葉等增收,早已擺脫了餓肚子的滋味。

政策推動 苗木種植帶領致富

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批放開手腳“折騰”的人成了最大受益者。南鄭區聖水鎮山口村的苗木種植大戶徐建忠今年72歲,依然精神矍鑠,因發展苗木種植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

聖水鎮位於漢中市南鄭區東北部,盛産優質糧油、苗木花卉、中藥材、蔬菜等,截止2018年9月底,全鎮農業總産值3.03億元。聖水鎮苗木花卉産業正式起步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發展于八十、九十年代,1993年,鎮黨委、政府將苗木花卉種植確定為全鎮經濟主導産業。

徐建忠説:“改革開放以前,整個生産隊的收入都低,我家年收入才1至2千元,那時候我就看準了苗木市場的前景。”加上政策支援,徐建忠苗木生意越做越好,收入越來越多。

先富起來的徐建忠對村民起到了引領示範的作用,2001年他就給家裏蓋起了小洋樓。“發展到現在我已擁有500多畝苗木,年産值過千萬,帶動村上貧困戶就業,一年發出去務工費就有20多萬。”徐建忠説,現在村民們修房、養老人、結婚等等,都靠種苗木的收入,整個山口村新建房屋多了,村民的車多了,銀行裏的存款也多了。

據了解,山口村是紅廟鎮苗木花卉生産繁育面積最大的村,苗木種植面積一千余畝。1980年前後,該地因處於漢江河灘邊,土地貧脊,村民們經常食不果腹,借力沙土適宜種植苗木花卉的優勢,徐建忠等人學習苗木繁育技術,開創了聖水苗木産業的“暖春”,改革開放後更迎來了“最佳發展期”。目前,全鎮已涌現出種植大戶50余戶,年産值8000余萬元。(劉彬)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