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共話城市創新發展

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以“新時代、新經濟、新城市”為主題的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10月13日在西安盛大啟幕。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西安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岳華峰,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以及逾500名國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出席會議。開幕式上,梁桂和上官吉慶共同為中國(西鹹)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研究院揭牌。

當天下午,國際論壇還舉行了“未來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國際論壇”“科技創新與新經濟國際論壇”兩個平行論壇和高端智庫圓桌會等活動。通過特色展覽、主旨演講、對話交流等形式,探索未來城市創新發展新路徑,為中國和世界城市高品質發展提供西鹹樣本。論壇上還發佈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宣言》。

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聚集了眾多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他們從各自的專業出發,對城市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創新城市發展路徑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組織原負責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拉津德·帕喬裏指出,必須清醒認識到低碳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指導原則,各個城市應快速採取行動,利用可再生能源,擴大城市綠化面積。所有這些都需要更加高效的使用能源,鼓勵使用低碳或者是無碳的能源。對此,他認為西安有責任作出自己的貢獻。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指出,城市創新首先需要有創新資源,通過多樣化創新主體形成創新産出,最終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型城市。陜西要科學利用好獨特的資源優勢,深化産學研用合作,不斷構建開放式創新體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區域創新發展能力。

參與了西鹹新區城市規劃的新加坡規劃設計大師劉太格強調,做規劃主要是兩個字:“為人”。城市規劃必須照顧到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應該把城市當做一個族群來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單體,讓城市片區、衛星鎮、小區有機組合。他表示,他很在意西安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一定會繼續嚴謹明智地把規劃工作做好。

PFC與SRJ文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史蒂文·克拉克·洛克菲勒講,文化多樣性是城市成功的關鍵驅動,通過攜手PFC太平洋國際資本在西鹹新區建設美國之外第一個洛克菲勒中心,他希望未來這個項目可以像洛克菲勒家族曾經建設的協和醫院等項目一樣,成為國際文化和中國文化交流的標誌性項目。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指出,城市發展很大程度是市場選擇的過程,高品質的城市發展頂層設計很重要。他認為,西鹹新區做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探索很有優勢,應讓發展有更多的自選動作空間和創造性發揮空間,從而找到真正符合國情、省情、區情的發展方式。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城市發展需要包容,現在面臨的許多問題都亟待用彈性理念去應對解決,革命性的創新要賦予城市韌性和彈性。他指出,城市韌性基於多樣性,多樣性是創新的,也是能夠良性演變的。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央文史館員葛劍雄認為,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使城市和地區所有居民都得到文化享受和精神需求。文化建設應該打破城鄉界限,比較均衡地高水準分佈。他指出,西鹹新區應先要做好保護,然後再弘揚傳承和利用,他相信西鹹新區的文化建設一定會取得創新、取得突破。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樊綱指出,我國土地利用效率太低,在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上,怎樣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個核心問題。他認為,在發展上西鹹新區有後發優勢,一方面要學先進城市的發展經驗,另一方面也要吸取經驗教訓,減少試錯成本,從而更好更快地發展。 華商報記者 江寧

創新城市發展方式

西鹹新區做了這些事

近年來,西鹹新區堅持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通過不斷探索,追趕超越,如今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正在成為大西安的新中心、關中城市群的核心板塊和引領西部發展的新增長極。

創新城市發展理念

構建發展新格局

創新城市發展方式,首要的是做好頂層設計。西鹹新區邀請國務院研究室、國家發改委制定了《西鹹新區發展戰略報告》和《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行動計劃》,明確了頂層設計的路線圖、時間表,並邀請新加坡規劃設計大師劉太格規劃了大西安新軸線。在具體規劃上,新區杜絕城市“攤大餅”,堅持以生態紅線、水資源底線框定開發建設邊界,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從而構建出綠色生態、職住均衡、組團發展的“大開大闔”式的城市空間格局。

在關中城市群核心區建設上,新區確定了建設大西安新中心的發展定位,通過高強度開發、高水準建設、地上與地下綜合利用,將打造一條與西安古都文化傳承軸交相輝映、體現現代風貌的創新發展軸。目前,已完成核心區域設計,地下三層空間綜合利用開發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央商務區已建成面積104萬平方米。

創新城市生態建設

打造綠色宜居新環境

城市離不開水,在水治理方面,西鹹新區堅持柔性治水,按照“柔性治水、引水入城、活力水岸”的理念,規劃建設大小水系45條和湖泊、濕地23處,使城市水面率達到了約6%。特別是按引漢濟渭工程部署,在漢武帝訓練水軍的昆明池遺址上,規劃建設了10.6平方公里的鬥門水利樞紐工程,將生態文明和歷史文化交匯融合,提升和優化了新區環境品質、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

同時,西鹹新區大力增綠擴綠,“多節點”佈局區域內濕地、湖泊、公園以及楔形綠地等生態綠地板塊,目前已新增城市綠化面積600多萬平方米,建設花卉苗木基地、景觀濕地、城市公園等4.5萬畝,努力實現300米見綠地、500米見公園的目標,從而構建出了“水清、岸綠、景美、城活”的生態格局。

而作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西鹹新區全域推廣海綿城市技術,構建建築區塊、道路綠化和中央雨洪系統三級雨水綜合利用體系,共建成海綿型園區240萬㎡,海綿型道路50余平方公里,這一成果曾作為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典型案例,亮相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此外,新區在國內大面積推廣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現已建成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每個採暖季可替代標準煤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萬噸。

創新城市産業體系

激發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産城融合”作為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産業體系的重要舉措,在實踐中成效顯著。通過産城融合,新區夯實了新區産業基礎、促進了就業、提升了人氣,把産業園區與城市功能同規劃、同建設,按照資源利用集約化、産業配套系列化、融資等服務便利化的要求結合起來,打造出了宜商宜業宜居的專業化園區,形成了集産業孵化、商業綜合、創業公寓、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的“5分鐘生活工作圈”。

同時,新區結合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加快並持續推進創新創業,全力打造産業聚集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和科技創新高地,系統構建“雙創”政策體系和工作平臺。在製造業方面,以“中國製造 2025”為引領,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寶能汽車、西電智慧裝備産業、西工大無人機等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的先進製造業;資訊産業方面,基於“網際網路+、機器人+、現代通信”等,發展以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主導的電子資訊産業;而在航空産業方面,大力發展以東航、海航維修基地、賽峰起落架大修等項目為主導的航空製造和航空零部件的臨空研發製造産業。

創新城市開放體系

打造向西開放重要樞紐

為加快對外開放制度創新,西鹹新區依託自貿試驗區試點,統籌推動“自貿、服貿、開放型經濟”等試點建設,“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數據平臺等17個創新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建成的陜西省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先後為陜西企業採礦、製造業等近十個項目提供“走出去”服務。

新區依託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整合“臨空+自貿+保稅”優勢,打造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構建通達世界的“空中絲綢之路”。先後吸引東航等13余家航空企業總部和普洛斯等66家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入駐,開通國際航線55條、全貨運航線14條,臨空經濟全産業鏈初步形成。

在探索跨國合作新模式方面,新區依託中俄絲路創新園,搭建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和絲路沿線國家企業“引進來”的平臺。如今,新區的中方園區和莫斯科的俄方園區已開園啟動,分別入駐了15家俄羅斯企業和6家中國企業。 華商報記者 江寧

《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行動計劃》(2018-2020)

已印發

華商報訊(記者 江寧)記者從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上獲悉,《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行動計劃》(2018-2020年)經陜西省政府同意,目前正式發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揮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綜合功能”的重要指示和國務院批復中“圍繞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努力把西鹹新區建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範例”要求,在新的起點上謀劃和推進西鹹新區規劃建設,制訂的該計劃。

根據該計劃,西鹹新區將堅持以建設大西安新中心為目標,聚焦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按照堅持創新發展、堅持高點站位、堅持先行先試、堅持生態優先的基本原則,制定了該行動計劃。

其行動目標是圍繞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主題,通過實施城市發展理念、城市規劃佈局等“十大創新行動”,建設“大西安新中心”,實現地方財政、地區生産總值“兩突破”,構築産業聚集、內陸開放、科技創新“三高地”。   

來源:華商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共話城市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