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攻堅路上黨支部】白水縣和家卓村:支部聯建,共創集體經濟扶貧“新模式”

近年來,不少鄉村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借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大膽試點,發展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走上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白水縣杜康鎮的和家卓村可謂是渭南市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例子。

和家卓村位於杜康鎮東北方向,距白水縣城7公里,現下轄6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村民488戶2150人。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和家卓村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結合村情實際確定了“黨建+旅遊+扶貧”的工作思路,以激發貧困群眾發展內生動力為突破口,按照“強黨建、美環境、優産業、富群眾”的目標,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通過扶貧項目實現帶動創業就業,提升改造産業轉型升級,達到貧困群眾産業增收。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家卓村集體經濟資本由初始的100萬元壯大到4950萬元,預計今年完成脫貧31戶116人,退出脫貧村。

強化領導班子基礎,選好“領頭雁”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圍繞白水縣委統一部署縣委組織部包聯杜康鎮和家卓村,包聯部門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勇親自帶隊。在經過多次調研,反覆論證之後,結合村情實際確定了“黨建+旅遊+扶貧”的工作思路。

為切實發揮引領作用,保障扶貧工作落實到位,和家卓村黨總支制定了“一二三四工作法”。一是建設一個強有力的班子,二是實現産業有發展、群眾得實惠兩個目標,三是引領集體經濟發展、引領村級社會治理建設、引領新民風建設三項工作為抓手,四是發揮好四個組織作用,即四支隊伍臨時黨支部工作合力、黨總支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群團組織的助手作用。

在強化領導班子方面,和家卓村黨總支注重將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兩委後備幹部。在今年村兩委換屆中,將7名村級後備幹部充實進村兩委班子,同時新培養了3名年輕幹部。選好“領頭雁”充分激發了村兩委幹事創業的活力,破解了和家卓村以往班子軟弱渙散的難題。

因地制宜,打造産業扶貧“新模式”

和家卓村推進以“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核心的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按照“部門聯村、支部聯建、黨員結對”的模式,部機關32名幫扶幹部與全村62戶貧困家庭結成幫扶對子。村黨支部同白水縣委組織部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同心共築”,按照“支部+集體經濟組織+園區+貧困戶”的産業扶貧模式,于去年7月18日,率先組建了全市第一家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

成立後,合作社幫助村上申請産業扶貧專項資金,建造10座溫室蔬菜大棚,為村集體創收不菲,産業大棚吸納貧困勞動力40余人,務工收入達48萬元,合作社收益45萬元,為62戶貧困群眾分紅62000元,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收益目標。

以和家卓村優美的自然風光為基礎,深入挖掘白水“四聖文化”內涵,合作社通過招商引資,村企共建全市首家田園綜合體--和園,圍繞現代果業、景觀梅林特色産業和觀光創意農業,建設期間已為34名貧困戶提供崗位,累計增收45萬餘元。自今年“五一”和園試運營以來,群眾就業新增100余人,其中貧困戶就業27人,帶動30戶群眾在和園創業。

下一步,和家卓村將規劃建設和園二期,預計會帶動村裏200余人通過創業就業增收。此外,還將集創農業生態餐廳、澱粉加工廠、冷藏果庫等為一體,為白水高新蘋果産業園做好配套。(記者 白雲)

來源:陜西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攻堅路上黨支部】白水縣和家卓村:支部聯建,共創集體經濟扶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