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習近平“三農情懷”讓人動容

楊飛 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25日下午,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剛過,習近平就深入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糧食生産和收穫情況。他邊聽介紹,邊向農場負責人詢問今年收成如何、有沒有病蟲害、能否做到連年豐收,並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一樓大廳,當地出産的米油豆奶等各類農産品擺滿展臺。習近平走上前去,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説:“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築夢中國征程中,農村、農業和農民一直以來也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唸唸在茲的情懷。在稻穀飄香、蟹肥菊黃的秋分時節,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向億萬農民祝賀“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次習近平總書記來黑龍江考察,首站關注的還是農業,再次彰顯了“三農”工作在總書記心中的分量。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一米一飯關係國家安危、人民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強調指出:“我國13億多張嘴要吃飯,不吃飯就不能生存,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已經成為了一個永恒課題,不管形勢如何變化,中國人的飯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在黑龍江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就在於此。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多農村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當前,扶貧開發已經進入到了啃硬骨頭和攻城拔寨的收官衝刺階段,只能成功,沒有退路。意味深長地強調“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三農情懷”也提醒著我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必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更多的農民綻開笑顏。

農村發展,關鍵在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鄉村振興受益者是農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讓農民做主角。貧困人口的脫貧、貧困地區的發展,需要黨和政府的幫助,需要各方面的支援,但最終還是要靠自身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也有助於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切實提高基層治理水準,激發貧困群眾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艱苦奮鬥,全面小康將一步步從夢想變成現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先前引來強烈關注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推動著古老的農耕文明在生態文明新時代被重新發現其內在價值。在習近平“三農情懷”指引下,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鬆勁,農業將越來越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農民將越來越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將越來越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進而匯聚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薄力量。(責任編輯:王鑫)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Lucky

(原標題:“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習近平“三農情懷”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