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從長安到龜茲”學術交流團參訪龜茲研究院 探尋初心

1

座談會現場

中國網9月7日訊(記者 葛蕾) 9月6日下午,“從長安到龜茲”絲綢之路中國傳統文化高端學術交流團來到新疆龜茲研究院,走訪新疆克孜爾石窟,並與新疆龜茲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展開座談交流。

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執行所長張風雷,中國網副總編輯薛立勝,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夏德美,大公宗教文化事業部執行總裁、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中國網資訊中心總監詹海濤等人與新疆龜茲研究院院長徐永明,新疆龜茲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苗利輝等研究人員進行交流。

2

新疆龜茲研究院院長徐永明發言

徐永明介紹,新疆龜茲研究院成立於1985年,到現在只有33年的時間,是個非常年輕的研究院。目前對於龜茲石窟,主要採取預防性保護,並對於瀕危壁畫做搶救性的修復。這些年,新疆龜茲研究院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援下,對石窟壁畫進行數字化保護,目前先從克孜爾石窟做起。徐永明認為,其實最好的保護是對龜茲文化藝術的傳承。龜茲研究院一直致力於聯合辦學和進行相關學科建設,並積極組織開展研討會,讓龜茲文化藝術以流動的方式傳承到現代人手中。

3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發言

第一次來新疆的魏道儒説,其實對新疆並不陌生。因為接觸佛教30多年,他非常了解新疆對佛教的貢獻和影響。當下,對新疆地區包括龜茲地區的石窟文化的保護、修復、利用、研究和傳承方面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魏道儒認為,研究新疆地區的佛教文化,發掘新疆地區佛教文化的內涵,來揭示它在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比任何時候更具有現實意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佛教是作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的紐帶而存在的,佛教在新疆地區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龜茲文化藝術,從歷史的角度把龜茲文化藝術由點及面地聯繫起來非常重要,這能夠對新疆的佛教有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並能更加深入了解新疆的佛教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中國網副總編輯薛立勝發言

5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執行所長張風雷發言

張風雷覺得,這次從西安一路來到龜茲,有特別深的感觸。自己平時在學校做研究、教課,這次來到實地,親眼看到這些歷史遺存,心中的感慨與敬畏又多了一分。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對於如何為壁畫斷代、如何命名、如何研究壁畫的藝術與文化特色,這需要歷史學、考古學、圖像學等多種學科進行交叉研究。他認為,在人才培養方面,新疆龜茲研究院與高校之間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間。

6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發言

6歲開始學習刺繡的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説,古代人創造出這麼多精彩的壁畫、佛造像,這種不同的藝術樣式一直讓她非常陶醉。這次來到了世界級的藝術寶庫,希望通過觀摩頂級藝術作品,可以從傳統藝術當中提煉出最精華的部分,呈現在當代的刺繡作品當中。

7

大公宗教文化事業部執行總裁、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發言

“這次來新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發現文化的價值”,史利偉在發言中説。“文化”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競爭力,但文化不一定值錢。這次來新疆,他發現了文化的價值。“龜茲的文化內涵非常高,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遺産,保護世界文化遺産是全世界人民的義務”,史利偉建議,龜茲研究院可以在特定的城市設立“龜茲書院”,將龜茲文化、藝術對外傳播、展示,從而讓文化産生價值,真正活起來。

8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夏德美發言

研究中國佛教史的夏德美稱,目前我們看到的佛教史基本以中原地區的佛教歷史為主,其實是不全面的。在中國的佛教史上,該給新疆佛教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從研究的角度來説,對新疆佛教的脈絡進行勾勒,將新疆佛教與中原佛教進行類比,將展現出更加全面的中國佛教史面貌。這需要歷史學、文獻學、圖片考古等各個學科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

9

絲巾贈予儀式

座談會期間,中國網將原創設計的帶有龜茲壁畫元素的絲巾贈予新疆龜茲研究院。徐永明認為,絲巾圖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古為今用,是很好的龜茲藝術傳承方式,值得大家學習。

(攝影 劉迪)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