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成為全國茶葉大省 從業人員超200萬人
摘要:歷史上陜西是茶葉生産、茶文化、茶貿易的中心。陜茶作為貢茶,始於商周,茶區主要在巴山地區。作為古代茶文化的高地陜西,近幾年高度重視茶産業傳承和發展。
"陜西茶葉味道濃、品質好、耐沖泡、無污染,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研究員一席話説出了陜茶的重要特點。
陜西加快發展茶葉産業 努力培育優勢特色農業品牌新聞發佈會
歷史上陜西是茶葉生産、茶文化、茶貿易的中心。陜茶作為貢茶,始於商周,茶區主要在巴山地區。作為古代茶文化的高地陜西,近幾年高度重視茶産業傳承和發展。
"青山綠水出好茶",良好的生態條件,決定了陜茶品質高地。陜南茶區是無污染、原生態、綠色和有機茶區之一,所産茶葉品質安全,被農業部列為長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綠茶基地。近幾年,有“高山雲裳”之稱的陜茶,産業規模不斷壯大,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
陜茶逆勢掘起,已成為全國茶葉大省
在全國茶葉供需基本飽和的情況下,陜茶異軍突起,種植面積躍居全國第八位。
作為全國著名的綠茶産區,目前,綠茶佔到陜西茶葉總産量的75%以上,基本形成了以綠茶為主,茯茶、紅茶等多種類發展的格局。在2017年農業部統計的數據中,陜西2017年茶葉 面積的增幅和綜合效益增長為全國前3位。全省現有茶葉加工企業1472家,陜西蒼山秦茶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紫陽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躋身全國茶葉百強企業,品牌建設成效顯著。"鵬翔綠茶""涇渭茯茶""青 木川""涇盛裕"等企業品牌在全國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茶産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茶食品、茶藥品、茶飲品、茶保健品以及茶葉包裝、茶葉貿易、茶館茶樓、休閒觀光、交通運輸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目前全省有茶葉專業合作社288個,種茶家庭農場4968個,引領全省茶農超過100萬人,茶産業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已成為全國茶葉大省。
茶産業轉型升級,陜茶發展越來越快
記者從農業廳獲悉,為推進茶産業轉型升級,陜西省農業廳圍繞轉型升級開展技術培訓,提升茶葉生産標準化水準。2017年在杭州舉辦了全省茶産業轉型升級培訓班,培訓以標準化茶園規劃與建設,茶葉深加工技術與産品創新,茶葉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産品品牌建設,茶葉“新零售”模式及茶産業三産融合發展模式為主要內容,助力陜西省茶産業轉型升級。
在西鄉、紫陽、商南縣啟動轉型升級示範縣建設,重點用於提高單産,開展抓點示範,加大夏秋茶資源利用,補齊産業短板,提升産業競爭力,達到提質增效的目標,促進茶産業快速發展,推進茶産業轉型升級,提高産業綜合效益。
近幾年,陜茶宣傳足跡遍佈西安、北京、烏魯木齊、貴州、上海、香港、俄羅斯、哈薩克、荷蘭等地,陜茶知名度大幅提升。開展的"涇陽茯磚茶-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活動歷時一年多,從陜西省涇陽縣出發重走絲綢之路,途徑甘肅、青海、新疆,最終到達哈薩克江布爾州的陜西村,沿途宣傳涇陽茯磚茶,極大地提升了陜茶影響力。
傳承陜茶歷史,打造特色陜茶産業
陜西是歷代封建王朝"茶馬交易"國策的實施地和重要市場。盛唐時期"絲綢之路"將茶葉遠銷羅馬等,因此也有"絲茶之路"一説。茶葉在歷史上陜西具有重要的地位,西安是全國重要的茶産業集散地和交易中心,“輸京水源涵養地生態陜西出好茶”陜茶歷史在不斷地傳承發展,打造特色陜茶品牌也是茶産業工作發展的重點。
打造知名茶葉品牌,提升茶葉品質是重中之重。近幾年,陜西省加快無性係良種推廣和四大核心技術應用。在茶樹育苗、栽種、管理、採摘、加工、包裝、貯運等一系列環節推行標準化生産。制定陜西綠茶、紅茶、茯茶、白茶標準,通過嚴格執行標準,提高茶葉品質。並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陜西省農業廳逐步整合茶葉品牌,主打“漢中仙毫”、“紫陽富硒茶”、“秦嶺泉茗”、“涇陽茯茶”等區域公用品牌。
抱團開拓市場,創新品牌行銷方式是陜茶品牌推廣的又一辦法。引導大型企業集團組建茶産業品牌聯盟,實現強強聯合,涇渭茯茶的品牌打造已見成效,鵬翔綠茶等在市場品牌知名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政策扶持,高點定位。截至2018年5月30日,陜西省茶園面積達到260.1萬畝,春茶幹毛茶産量6.2萬噸,産值117.8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綠茶為主,茯茶、紅茶等多種類發展的格局。茶産業的快速發展,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絲茶之路"上的陜茶品牌越來越靚。(姬文艷)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