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路上黨支部:志智雙扶的藍田扶貧實踐
摘要:8月6日,“為了莊嚴的承諾:攻堅路上黨支部”網路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西安市藍田縣簸箕掌村、馮家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一線採訪。
“只要黨支部起好引領作用,黨員發揮好帶頭作用,咱村上的事就能越辦越好。”西安市藍田縣簸箕掌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在介紹村黨支部和扶貧攻堅情況時對記者説。8月6日,“為了莊嚴的承諾:攻堅路上黨支部”網路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西安市藍田縣簸箕掌村、馮家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一線採訪。
藍田縣簸箕掌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左二)介紹村黨支部建設和扶貧發展情況
黨支部制定幫扶作戰圖 建設“美麗休閒鄉村”
簸箕掌村位於驪山南麓,藍田縣嶺區,村內自然環境幽美,空氣清新。水泥坡路的邊上有一塊平地,“簸箕掌村大舞臺”在正午的陽光下格外引人注目。村裏寬闊的水泥道路,寬敞的村民住房,配合乾淨整潔的村莊環境更顯“美麗休閒鄉村”的魅力。
藍田縣簸箕掌整潔寬敞的街道和文化展板
“咱這個新房都是15年就搬過來的,一院就是個185個平方,現在牡丹園、薰衣草園、滑雪場什麼的也都建設起來了,確實是村幹部能把事情發展成這一步也不容易,大家都在齊心協力搞村上的事情。”簸箕掌村支部委員段雅順説。
段雅順既是一名村民也是一名支部委員,這幾年來一步步看著家鄉在支部的帶領下越變越好。用他的話説,這幾年來,村幹部們也是一直積極地掙著頭搞建設,要把扶貧工作和群眾工作做好。
簸箕掌全村共301戶1071人,在冊貧困戶10戶。從13年開始,如何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就是村支部最想解決的問題。為此,村支部以“123”脫貧工作思路為指導,制定精準幫扶作戰圖,時間表,簽訂任務書。投入開展三園建設、養老中心建設、家居養老建設、東方伊甸園建設和農副産品加工建設。截至目前,村內旅遊産業、核桃種植産業已經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2017年,全村農民純收入13500元,村集體資産近400萬元。
村支部委員段雅順向記者介紹扶貧發展情況
黨支部書記帶頭、黨員幹部一對一幫扶、落實脫貧責任、“村民説事”民主發展……黨支部和村委會配合,千方百計為貧困戶和村子解難事找路子。“村民議事制度商量和村民相關的事情,村黨報一月兩期,我們必須要讓村民們知道黨支部在幹什麼,發展方向是什麼。”支部書記李志剛説。
簸箕掌村村民正在“村民議事”
志智雙扶,不是一就而就,必須久久而為。“為了脫貧致富,不能光掙不搞精神文明建設,村裏集體經濟收入的22.4%都用於精神文明建設”,支部自身建設也要時刻跟進。
隨著近幾年村裏旅遊産業配套設施的建設完善,簸箕掌村的“脫貧”也正在朝“致富”前進。
支部書記帶頭 致富“種養合作社”
同在洩湖鎮的馮家村是簸箕掌村的“鄰居”。扶貧攻堅路上,馮家村黨支部也有好辦法。
2017年,馮家村黨支部為響應脫貧攻堅政策,增加貧困戶收入,由支部書記馮永濤帶頭成立藍田縣永濤種養專業合作社,採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幫扶模式,以蔬果種植為主體,聯合村集體、貧困戶等三方以土地、資金等方式按一定的結構比例入股,開展股份制合作經營。
合作社的成立解決了2戶貧困戶的土地入股,10戶貧困戶的扶貧資金入股,幫助貧困戶獲得穩定的産業收益的同時解決一部分貧困戶就業問題。
馮家村黨支部書記馮永濤、西安文理學院老師胡永鋒、西安文理學院駐村第一書記童潤濤介紹大棚種植情況
“去年一畝地的産值就是一萬五,搞農業有時候就是投入大、回報慢、風險大。去年行情不好,我也是新手。去年到山東農家政學習種植技術,只種了七畝多地,首先能保證帶領這些貧困戶脫貧致富。有的貧困戶一年在合作社就可以分三四千塊錢,來合作社打工的貧困戶也有優惠政策。”馮永濤帶頭成立的合作社經過一年來的運營,與西安文理學院進行合作,貧困戶收益已經達到退出標準,貧困戶退出後繼續享受分紅直到2020年。
“貧困戶可以享受固定分紅,和合作社的經營沒有關係。村裏的貧困戶也是通過支部開會評議,合作社決議也是大家在一起商量。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合作社的發展方向,一起做決定。”馮永濤對記者説。
于紅剛的奶山羊養殖場
走進村民于紅剛的羊圈,看到二百多只奶山羊就是他家致富的“寶貝”。
“2012年我從西安打工回來,13年開始養羊。當時搞基建這方面困難比較大,我的資金也有限。從剛開始的十幾隻到現在的二百多只,從土地協調到基礎設施建設,黨支部的幫扶解決了不少問題。那幾年都沒有收入,現在靠著鮮奶才有了收益。”于紅剛開心的告訴記者。
合作社要實現長期增收致富,還存在一些問題。農業大棚的種植技術需要專業人員改進,于紅剛的養殖場還存在基建不足,羊種改良的需求,合作社産業規模小等問題都有待研究解決。
“現在正在建設中,我們打算用三兩年的時間辦的更正規,先有效益有投資,保證貧困戶分紅,再繼續投資致富。”對於未來的發展,馮永濤信心滿滿。(姬文艷)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