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兩類公司”加速成立 國資運作大戲將入高潮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定位等多項核心內容。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明確,立足於“兩類公司”的加速成立,下半年,國企混改、重組將齊頭並進,降杠桿減負債有望取得新成效,國有資本A股市場投資運作將亮點紛呈,改革加速或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國企改革多方突進

“國企國資改革主要包括三大內容:一是以授權經營為核心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二是以混合所有制為核心的機制改革;三是以重組兼併和去産能、去杠桿為核心的結構改革。”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下各項改革齊頭並進,亮點頻出。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日前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傳遞出一系列未來國企國資改革新信號。會議表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重點、紮實推進。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分層分類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中央企業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資訊公開打造“陽光央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黨的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國資委日前召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中央企業高品質發展媒體通氣會。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介紹,在央企重組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完成20組38家企業重組,央企總戶數調整至現在的96戶。下一步,將在更高目標、更大範圍、更深層次謀劃和推動重組工作。

《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尤其引發各方關注。《意見》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功能定位,指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均為在國家授權範圍內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以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提升産業競爭力為目標;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主要以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為目標。

此外,意見確定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方式、授權機制、治理結構、運作模式、監督與約束機制等內容。

“以當前全市場上市公司為統計口徑,國有企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收入佔全部A股的40%,總市值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57%。隨著近兩年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勝利,這些行業的盈利以及供需結構均得到有效改善。國改和混改成為相關企業下一階段降負債、穩杠桿的重要舉措之一。加快推進國企改革有助於國有企業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並對宏觀經濟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國元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明利説。

 國企改革“綜合試驗區”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主抓的第一項重點工作,是今年國企國資改革的重點和亮點。”李錦表示。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成為國企改革的“綜合試驗區”。

“通過簡政放權,將包括國有産權流轉等決策事項的審批權、經營班子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權等授予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持股的國有控股企業中,符合條件的可優先支援同時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等其他改革試點,充分發揮各項改革工作的綜合效應。”周麗莎説。

周麗莎認為,立足於“兩類公司”改革實踐,研究推進綜合改革相關工作,在“兩類公司”試點企業開展綜合性改革。在有效落實國有資産經營責任的前提下,開展“綜合試驗區”改革,將落實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薪酬分配差異化等試點內容納入其中,授予企業更加完整的經營自主權,通過系統試、全面試、整合試,最大程度地提高效能、釋放紅利。

“隨著《意見》發佈,形成了從政府和國資部門,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再到一線經營企業的三層鏈條,進一步明確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授權經營管理體制。”李錦説。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經濟室主任文宗瑜表示,面對當下特殊的國際國內經濟大背景,新一輪國資改革不僅要就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還要考慮與全面深化改革相協調,健全新的三層次國資管理及國有資本運營體系。具體包括:第一層次為國資管理的行政層次,其主要履行國資管理的行政管理職能;第二層次為國有資本的産權層次,主要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依託市場從事國有資本的專業運營;第三層次為國有企業或國有公司的經營層次,主要是通過改革改製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而增加利潤與創造價值。三個層次以産權紐帶進行連接。

“國有企業既從事資本運營又從事産業經營,往往是産業經營被忽略,産品創新産業升級被忽視,面對國有企業大多熱衷資本運營而忽略産業經營的現狀,把國有資本運營職能從國有企業剝離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實行國有資本運營與國有企業經營的‘資企分離’除了可以實現國有資本運營的專業化,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推動國有企業專注于實體經濟,引導國有企業持續進行産品創新與科技創新。”文宗瑜説,在某種意義上,通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從國有企業剝離國有資本運營職能,可以倒逼國有企業回歸實體經濟,有利於從源頭上解決中國實體經濟競爭力削弱的問題。

文宗瑜指出,在三層次的國資管理及國有資本運營體系構建中,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國資管理機構的機構調整及職能轉變,二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被授權經營的去行政化與財務資訊公開透明,三是國有企業或國有公司通過改革改制轉變經營機制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文宗瑜表示,第三層次的國有企業或國有公司除大部分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國有股權劃轉,與第二層次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實現産權紐帶連接;少數“負面清單”領域的國有企業可以通過特殊立法形式規定其國有資本出資方式及經營模式,公共公用領域的國有公司通過特許經營的立法使其獲得特許經營權。

 資本市場捕捉良機

新一輪國資改革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和資本市場結合緊密。今年以來,國資已成為資本市場一股重要的産業資本力量,近期頻頻出現國資接盤上市公司的案例。數據顯示,今年共有18家上市公司擬接盤方具有國資背景。

7月24日,當代東方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當代控股與山東高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山高投資”)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山高投資擬對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不超過29.99%股份,成為當代東方新控股股東。

一位服務了華東地區一家國資企業“買殼”的投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企頻頻接手上市公司在意料之內,“從我們接觸的案例來看,國企改革加速的決心非常明顯,如果按照原來路徑,慢慢通過IPO、國企內部資源重組等方式,部分國有資産證券化速度會受到影響。通過‘買殼’再注入資産的方式顯然更加迅速。”此外,該投行人士表示,目前“殼”股價格低迷也是國資頻頻出手的重要原因。

“在實踐中,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發揮存量資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通過國有法人股的轉讓或減持,盤活上市公司的國有資産;二是通過資産置換等注資方式將優質資産注入上市公司;三是優化上市公司自身的産業結構,改善資源配置。”周麗莎表示,通過利用資本市場配合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也是一種處理存量資源的方式。

對於投資者而言,國企改革加速將帶來投資機會。招商證券策略研究主管張夏指出,“近期國企改革在政策層面明顯提速,體現出改革的迫切性。從主題投資角度看,近期事件催化劑較多,本主題已從制度型逐步演化成事件型。下半年政策空間值得期待,催化將持續。”

張夏認為,下半年,可通過三條主線佈局國企改革主題。一是央企混改及部分地方混改,在細分板塊選擇上,首選央企試點板塊,第二批試點企業的改革方案主要在上市公司子公司層面,第三批油氣領域的混改值得期待。油氣領域資産體量大,壟斷程度較高,混改對相關公司業績改善更具想像力。二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三是央企戰略重組。

一些機構已經在主動抓捕機會。“我們下半年主題投資的重點將放在國企改革,並且加大軍工和資源領域國企改革相關概念股的配置。”華東地區一傢俬募研究總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孫翔峰 劉麗靚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芮

(原標題:“兩類公司”加速成立 國資運作大戲將入高潮)